《范仲淹有志於天下》古文的答案

2025-03-29 17:30:18 字數 2152 閱讀 3469

1樓:網友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銷祥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1為文中加點字芹姿注音並解釋。

輒( )啖( )讒( )謫 (

2.下面兩組句子中加括號字的意義。

1)(以)天下為己任 (以)力主革除弊政。

2)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 先天下之憂(而)憂。

a.第一組相同,第二組不同 b. 第一組不同,第二組相同。

c.兩組都相同 d.兩組都不同。

3.翻譯下列句子。

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4.概括文章內容概括范仲淹的精神品格。

答案:1為文中加點字注音並解釋。

輒( zhe 第二聲)( 就 ) 啖( dan 第四聲 )(喝 ) 讒( chan 第二聲 ) 讒言 ) 謫 ( zhe 第二聲) (貶官 )

2.下面兩組句子中加括號字的意義。

1)(以)天下為己任 把。

以)力主革除弊政 憑藉。

2)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 但是 錶轉折先天下之憂(而)憂 再 表順承。

d.兩組都不同。

3.翻譯下列句子。

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

他死的那天,四面八方的人聽說的人都為他嘆息哀婉。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

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成了孤兒,家裡貧窮嫌斗絕無依無靠。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大丈夫應該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就憂愁,在天下人享福之後才享福。

4.概括文章內容概括范仲淹的精神品格。

1、本文主要是介紹范仲淹的背景和狀況,並從他的生活特點突出他的人品。

2、范仲淹具有一種為天下人謀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精神。

2樓:徐菁

范仲淹兩歲的橋虧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脊培向,常常用冷水衝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

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敏野神,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鍊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

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希望您能笑納。

范仲淹有志於天下怎麼解釋?

3樓:貝貝愛教育

《范仲淹有志於天下》翻譯:

范仲淹二歲時死了父親,母親貧窮無依無靠,又嫁給長山姓朱的人。芹枝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感動得流了淚,離開母親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

五年裡睡覺幾乎都沒有解開衣服,有時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臉。

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太陽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精通了六部經典著作的要意,情緒憤慨激昂地樹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壯志。他常常自己吟誦說:

大丈夫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

范仲淹有志於天下》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

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數首搏曰:

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此文出自北宋歐陽修《宋名人言行錄》。

范仲淹在天下大事上的成就:

明道二年(1033年)七月,天下大旱,蝗災蔓延,江淮和京東一帶災情尤其嚴重。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應詔賑災,開倉濟民,並將災民充飢的野草帶回朝廷,以警示六宮貴戚,戒除驕奢之風。

皇祐二年(1050年),吳中發生大饑荒。此時主管浙西的范仲淹,一面調集糧食賑災,一面大規模興建土木工程,招募百姓服役,由官府每日負責飲食。通過這種方法,「日無慮數萬人」,使杭州局勢穩定,沒有出現災民流徙的情況。

皇祐三年(1051年)知青州時,逢河朔饑荒,范仲淹又成功地運用在浙西之策,既平抑糧價,又幫助青州百姓渡過青黃不接的艱難時光。薯祥後因冬寒病重,求至潁州。

文言文 概然有志於天下,范仲淹的《有志於天下》的譯文是什麼?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旅巖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陪鎮臘,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翻譯 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母親很窮沒有...

子曰 吾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要有自己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孔子的這段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答案都不對。古文經常有省略,加上省略的字意思就很明白了。全文是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 而志於 而立,四十而 而志於 不惑,五十而 而志於 知。所以,孔子的意思並不是說,年輕時候好好學,三十就能立,四十就能不惑了。而是說三十致力於立,四...

書法朋友們,本人有志於學習自學書法,請問書法入門選擇「歐陽詢

當然好,因為我初學就是學他的,用九成宮醴泉銘吧,因為是九宮格,雖說紙難折一些,但是九宮格,效果會好一點。如果覺得很難,也可以換隸書試試。歐陽詢 的楷書沒有田英章的好,最好練一個人,堅持下去不要放棄!就能寫一手好字。你是初學者,最好買好學的字帖再深入化!不能一下走那麼高!不好,我建議你還是從 顏勤禮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