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劇的發展有什麼歷史背景?

2025-03-30 09:10:25 字數 1586 閱讀 5556

湘劇是湖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為什麼近幾年很難看見了?

1樓:我姓空山

湘劇是湖南省最主要的地方聲腔劇種,流行於湘南東部17個縣市及贛南西部和廣東的坪石、岐門、樂昌、桂頭、犁市、韶關等地。湘劇腳色行當分工細緻,包括大靠把、二靠把、唱工、小生、大花臉、二花臉、紫臉、三花臉、正旦、做工旦等12行,小生又有文巾、羅帽、雉尾、蟒靠之分,且有窮、文、富、武四種做派。

如果說,花鼓戲相當於流行**的話,那麼湘劇絕對可以算作是美聲名樂。」國家一級湘劇演員曾金貴老師這樣描述湘劇。湘劇因它曾以長沙、湘潭為活動中心,故又稱長沙湘戲。

輝煌了千年的戲曲文化,在現在社會反而越來越不吃香,喜歡聽戲的人越來越少,這傳承千年的戲曲文化究竟該何去何從呢。

原因一:娛樂活動多了。

那時候的人們,沒有手機和電腦,人們對於消遣時間沒有好的去處,等聽說**有唱戲的時候,就會約幾個老友一起前去解悶,現在科技發達了,手機和電腦普及率非常的高,人們可玩的非常多,也就很少去戲院聽戲了。

原因二:環境因素。

戲班子通常都是在室外舉行的,無論是春夏秋冬,他們都非常辛苦,但是生活好了以後,現在的人也變得嬌貴起來的了,吃飯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看戲不僅要好看還得舒適,加上現在的人都很懶,遇上點風吹雨打就懶得出門了,慢慢的唱戲的也就少了。

原因三:錢的問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以前條件差,都是村裡出錢請這些戲班子,有時候還得排隊等著,但是隨著現在人們娛樂的選擇多了,村裡就算出錢請戲班子來唱戲,也沒多少人看,久而久之村裡也懶得出錢豐富大家生活了,唱戲的「生意」少了,自然戲子們要自謀生路去賺錢養家,這慢慢的也就成了一種惡性迴圈,所以導致戲曲文化的傳承越來越少。

2樓:我想重來一次

因為戲曲比較古老,現在大部分人已經不喜歡看戲曲了。

3樓:網友

現在出現了很多的節目電視電影之類的替代品,而且戲劇也不太受年輕人歡迎。

4樓:海的味道有味道

現在因為網路發達,明星盛行,人們逐漸將傳統戲劇遺忘了。

5樓:愛吃麥片

當下社會傳統文化關注的人少了,自然就很難看見。

6樓:網友

地方戲的觀眾流失的太多,演出團體不掙錢,恐怕都改行了,自然你很難看到了。

7樓:網友

觀眾越來越少,資金流動問題很大。所以慢慢就消失了。

8樓:香香甜甜的

因為作為現代人,接受的新文化很多,喜歡聽戲的人在變少。

9樓:網友

戲曲不景氣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就連大家耳熟能詳的京劇,評劇,越劇,豫劇和黃梅戲,都不是很景氣,更別說地方戲曲劇種更是極端不景氣,每況愈下。

原因是受到電視劇集電影和網路平臺的強烈衝擊,原來的觀眾群也越來越少。

這些,就是為什麼近幾年很難看見湘劇的原因。

10樓:網友

因為現在人們的目光什麼的都沒在這方面。

11樓:卡爾斯特沃

娛樂活動多了,現在人們可玩的非常多,也就很少去聽戲了。

穆桂英掛帥的歷史背景,《穆桂英掛帥》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北宋時期,遼東安王興兵造反,邊關緊急。宋王命令王強彙集京師武將,在校場比武點帥。但奸臣王強囑他的兒子王倫奪帥,以便將來共掌兵權,篡奪朝政。楊家將自破了天門陣,保住宋王以後,只剩下了佘太君 楊宗保 穆桂英 楊思鄉 文廣和金花等人。佘太君因宋王無道,攜子孫辭官回河東已二十餘年。一天,楊宗保將安王造反 邊...

投名狀的歷史背景,電影 投名狀 的歷史背景???

該片的故事大綱是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所以歷史背景版可以參考這個。事情權發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返回督署的路上,為刺客張汶祥所殺。這個案子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后為了維繫她搖搖...

埃及藝術的歷史背景,埃及的歷史背景和服裝特點分別是什麼?

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統一的 王朝。此後埃及經歷了三個統一時期 其餘時間為亂世 古王國時代,約公元前2686 2181年,第三至第六王朝。藝術上以金字塔建築和雕刻最為突出,壁畫尚處在初期階段。中王國時代,約公元前2133 1786年,第十 一 十二王朝。政權崩潰,地方貴族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