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柯秀榮張申
1)為了確定凸透鏡的焦距,小捷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側,改變凸透鏡與光屏的距離,直到光屏上出現乙個。
填「亮點」或「亮環」)為止,測茄孝拍得它與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10cm,確定出焦距f=
填「5cm」或「10cm」)。
2)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線上,小捷將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處後,再移動光屏,至到如圖所示顫羨位置,光屏上會出現清晰。
填「放大」、慎蘆「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如果她將光源再遠離凸透鏡一些,這時光屏應向。
填「左」或「右」)移動,以獲得清晰的實像。
3)如果將光源移至7cm處,凸透鏡此時成的是放大的。
填「虛像」或「實像」)。
答案】(1)亮點。
10cm2)縮小。
左。3)虛像。
2樓:受萱滑嫣
因為太陽光近似與平行光,根據凸透鏡的特殊光線: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後,經過焦點。即每條光線均通過焦點,因此,我們應該尋找那個最亮的點。
而這個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即為凸透鏡的焦弊肢點,這也正是凸透手孝鏡焦點的定義。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處時,物距u=30cm,而f=10cm,因此,u>2f,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第乙個括號應該填上「縮小」。
如果她將光源再遠離凸透鏡一些,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物遠像近像變小」的順口溜,因為物距增大,像距就應該變小,一次,第二個括號應該填上「左」,因為,向左移動,像距變小。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將光源移至7cm處時,物距u=7cm,而f=10cm,因畢卜稿此,u<f,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因此,括號內應該填「虛像」
在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時,小華將凸透鏡正對陽光,再把一張白紙放在它的下方,如圖所示,當在紙上
3樓:大家的豬哥
如果凸透鏡遠離白紙,此時光斑變大,說明光斑在焦點之後,焦距小於l.
如果凸透鏡遠離白紙,此時光斑變小,說明光斑在焦點之前,焦距大於l.
故答案為:(1)可能大於;(2)小於.
如圖9所示,是小明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4樓:低調項羽
小明做「**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焦距為10cm,實驗過程中,小明將透鏡放在如圖所示的位置,這時在右側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乙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
放大的(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生活中。
投影儀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製成的(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5樓:網友
圖呢,還有是什麼問題。
在**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如圖1所示,小明同學為了測出凸透鏡的焦距,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
6樓:捉摸不透男人侁
(1)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個最小最亮的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3)根據過光心不改變方向,圖中蠟燭的像成在光屏的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位置,蠟燭向下移動.
4)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下半部,經凸透鏡折射後,照樣能會聚成像,像的大小不發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所以像還是完整的.
5)凸透鏡成虛像時,物像在凸透鏡的同側,所以要從光屏一側觀察物體,才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
6)發光二極體比燭焰的亮度更大、更環保,更容易看出倒立實像不僅是上下相反、而且是左右相反.
同時蠟燭燃燒有火焰,不如發光二極體安全.
火焰在有風的時候會晃動,同時蠟燭會越燒越短,而二極體不會.
因此,優點很多,如:可以增加物體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便於觀察凸透鏡成像的性質;所成的像不會晃動,更加穩定;跟燃燒蠟燭相比,led發光體更安全、環保….
故答案為:(1)10;(2)b;a;(3)下;(4)完整;(5)光屏;(6)可以增加物體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學完凸透鏡成像規律後,小明選擇了一塊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對凸透鏡成像特點作了進一步**.(1)為了測
7樓:華惠然
(1)讓一束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後,在光屏上形成了乙個最小、最亮的光斑,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由圖甲可知: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25cm-15cm=1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2)由圖乙可知,此時u=2f,在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當物距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v=2f,但光屏的位置就不符合v=2f;
當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v>2f,同樣光屏的位置也不符合v>2f;因此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像,就得將光屏遠離透鏡,因此造成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的原因是蠟燭和光屏間距離較小.
3)由圖丙可知,物距小於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可在b處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為倒立、放大的實像;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向左移動,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光屏向左移動才能接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為:(1)10;(2)蠟燭和光屏間距離較小;(3)左.
有兩個小組的同學們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選用的透鏡的焦距分別為
8樓:初中物理水邊人
1、物體放在了1倍焦距處(此時不成像)或是放在1倍焦距內(成返巨集孝的是虛像,在光屏上當然找不到了)
2、蠟燭、凸透鏡、光絕前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不漏稿明可追問。
9樓:d·斯佩多
1.物體在一倍焦距處或一倍焦距之內,未能成像。
2.是物體,光屏,凸透鏡未在同一高度。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鏡**透鏡的成像規律,進行了如下操作並得到了相關結論.請你將空缺部分補充完
10樓:豬月月
(1)如圖所示,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和光心之間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2)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①已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根據表中序號為2的資料可知,25cm>2f,2f>,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光屏上仍然得到清晰的像說明凸透鏡成實像,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所以當燭焰從遠處向透鏡靠近時,光屏應向遠離凸透鏡的位置移動.
根據表中序號為1的實驗資料可知,當物距為30cm時,像距為15cm,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光路是可逆的,所以當物距為15cm時,像距為30cm,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4)由圖可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偏高,因為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可以使蠟燭的高度公升高,使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5)把蠟燭移到b點處,u<f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光屏上承接不到像,需要透過凸透鏡觀察蠟燭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故需從c箭頭所示的方向去觀察.
6)根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方向,可以判斷a處燭焰的像在d點,用厚紙板擋住a處的燭焰,d處燭焰的像不見了,c處還能看到b處燭焰的像.
故答案為:1)10;(2)同一高度;(3)①倒立;縮小的;實像;②遠離;③30;(4)公升高蠟燭的高度;(5)虛像;c;(6)c.
11樓:教育匠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小明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並「**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蠟燭、透鏡、光屏位置如圖乙時,
12樓:率土之濱
a、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將匯聚於點f,點f即為此透鏡的焦點,從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即為焦距,則透鏡的焦距為40cm-30cm=10cm,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圖乙中,物距u=62cm-50cm=12cm,此時f<u<2f,因此燭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該選項說法正確;
c、圖乙中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根據這個原理製成了幻燈機或投影儀,而不是照相機,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所以將蠟燭遠離凸透鏡,保持凸透鏡、光屏位置不變,則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則光屏應向左移動,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小明在**「凸透鏡成像規律」時,選取了乙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並將蠟燭、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
13樓:牛牛
1)在做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首先要調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使燭焰的像能夠成在光屏上,所以當調整光屏的位置始終光屏上沒有像時,首先要想到這種可能.其次利用實像與虛像的區別,再考慮成的是虛像這種可能.
2)燭焰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此時的物距應該是大於二倍焦距.由於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釐公尺,所以,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一定大於20釐公尺.當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時,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利用這個原理製成了照相機.
故答案為:(1)燭焰、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蠟燭在透鏡的焦點以內或在焦點上);
2)大於20;照相機.
如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如何測凸透鏡的焦距
1 公式法 利用光具座做凸透鏡成實像的實驗,測量並記錄成像時的物距u和像距v,根據透鏡成像公式,計算出透鏡焦距f,多次測量後取平均值。2 共軛法 利用光具座固定好光源和光屏位置,測量出它們的間距l。將待測焦距的凸透鏡放在其間,沿主軸移動凸透鏡,使光屏上兩次呈現出光源倒立的像。記錄兩次成像時透鏡的位置...
凸透鏡成像焦距怎麼算,凸透鏡的焦距怎麼計算
1公式法 利用光具座做凸透鏡成實像的實驗,測量並記錄成像時的物距u和像距v,根據透鏡成像公式,計算出透鏡焦距f,多次測量後取平均值。2共軛法 利用光具座固定好光源和光屏位置,測量出它們的間距l。將待測焦距的凸透鏡放在其間,沿主軸移動凸透鏡,使光屏上兩次呈現出光源倒立的像。記錄兩次成像時透鏡的位置,由...
凸透鏡成像口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口訣
記憶口訣 1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點物像等。實像總是異側倒。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虛像總是同側正。物遠像遠像變大,物近像近像變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追著物體跑,物距像距和在變。2 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注 這裡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