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漢語動詞與趨向動詞

2025-04-05 13:35:07 字數 1854 閱讀 6706

趨向動詞

1樓:小王老師教育解答

趨向的意盯派者思:(名)趨勢;事物朝著某個方面發展。

拼音】[ qū xiàng ]

例句】惡補之風似有死羨鬧灰復燃的趨勢,教育部正密切注意中。

近義詞】趨勢、走向。

反義詞】反向。

趨向的近義詞趨勢。拼音】[ qū shì ]

例句】洪水的水位已經超過了警戒線,而且還有繼續凱薯**的趨勢,情勢危如累卵。

解釋】(名)事物發展的傾向。[近]趨向。

近義詞】趨向、走向。

走向。拼音】[ zǒu xiàng ]

例句】看問題要全面,不能從乙個極端走向另乙個極端。

解釋】(動)朝一定方向發展:~富強|局勢~緩和;(名)(岩石、礦層、山脈等)延伸的方向:南北~。

近義詞】趨勢。

趨向動詞是什麼意思

2樓:nainai綠色的餅乾

趨向動詞就是表示移動的趨向的動橘畢明詞,是動作行為趨向的動詞。

例如:圓告單音節趨向動詞:上,下,進,出,過,開,起,回,來等動詞。

多音節趨向動詞:上來,下來,進來,出來,過來,回來,起來,上去,下去,進去,出去,過去,回去等動詞。

回去。趨向動詞的性質多半和數洞它所表示的意義有關。趨向動詞主要是從語義的角度來命名的。

然而,語義本身是乙個相當模糊、抽象、包容性較大的概念,所以認為不應該把」趨向」意義理解得過於實在、過於狹窄。

趨向」不僅表示人或事物在空間上位移的方向,而且還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以及狀態的帀始、持續等等。可見,這種種」趨向」意義實際上表現了其語義從空間領域到時間領域的轉變,涵蓋了趨向動詞由實到虛的用法。

空間領域。儘管趨向動詞的」趨向」有實在的趨向意義、虛化的趨向意義等多種不同的理解,但其各種意義、用法之間卻存在著無法割斷的關係。

因此,比較同意趨向動詞的」多重性」的說法,把趨向動詞看作能夠表達各種」趨向」意義的動詞。

上來是趨向動詞嗎

3樓:網友

上來是趨向動詞。

關於如何學好語文的方法如下:

1、語文成績好的孩子都特別喜歡課外書。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方法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等。

這樣的孩子在寫作上往往有巧妙的構思、出新的用詞,在閱讀理解方面有獨特的見解,在說話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亂芹亂。

2、堅持閱讀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可以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巨集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比如《唐宋八大家文集》《諾貝爾獎獲得者文集》《讀者》《人民文學》《詩刊》等對培養這些能力和素養都很有幫助。

3、背誦經典文章、名篇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的基本功之一,小學畢業的孩子如果能背誦100首古今詩詞,25首白話詩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5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1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麼,他的語文基本功就有些本錢了。

4、寫日記。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首基、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

5、開拓眼界譁檔。要孩子懂得: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

語文學習應該在課堂上,但絕對不是隻靠課堂就能學好的,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語文學習還要在廣闊的天地中,引導孩子睜開驚奇的眼睛面對世界,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6、寫作。作文是需要靈性的,是需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世界各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例如美國從小學開始,寫作就是孩子們的必修課,到博士畢業都是如此。

系動詞與一般動詞怎麼區分,系動詞與謂語動詞的區別?

給你一個 因為我複製不下來 不好意思 系動詞與謂語動詞的區別?系動詞也是謂語動詞的一類 謂語動詞是可以充當謂語動詞的一類詞。其實除了is,am,are以及它們的過去式之外還有一些詞可以作系動詞,比如seem,prove等,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在一個句子中可以把謂語動詞替換成is,am,are之類...

非謂語動詞問題,求助 非謂語動詞問題

9,作表語,作系動詞seem 的表語。1,working 和 sailing 由as as連線,都是省略掉的介詞in的賓語。求助 非謂語動詞問題 按個人理解,在起名詞作用的時候,to do表示的動作往往是一次性的 具體的動作 而doing 表示的動作往往是抽象的 籠統 的動作。比如 i like f...

情態動詞跟be動詞的關係,be動詞與情態動詞的區別???

be動詞從語法上說在主系表結構的句子中,am is are的時態是變化的。但情態動詞後面加動詞原形。情態動詞與be動詞一起用時,情態動詞直接加動詞原形be就可以。當謂語是表狀態時,用be動詞 表語一起作謂語,這時be動詞可變形。情態動詞不能單獨作謂語,後須接行為動詞或be動詞的原形一起作謂語。僅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