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7世紀中西近代化的對比,

2025-04-07 06:35:30 字數 1656 閱讀 3998

1樓:匿名使用者

呃 這個是高考歷史第二輪複習!我有個教程 就是專門複習14-17世紀中西碧睜物近代化的對比的專題 我直接給你鏈結 **了就悔液能看了。

結合16世紀~17世紀中國與歐洲的時代特點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

2樓:聖殿戰象

怎麼問到我這裡來了,瞎說吧,明末清初?異族入侵,野蠻消滅文明,女真應該是短短幾十年完成了從奴隸到封建的轉化吧,最後就是落後統一了中國,大大延緩甚至消滅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發展。

反觀歐洲各個國家好像一直在戰爭,但是制度上沒有那麼大差別,戰爭的過程一直是革命的過程,促進社會進步的過程,喚醒民主自由的過程,生產力要求解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大削弱了各個國家的封建統治基礎。

如果這個時候,再有一次蒙古入侵,肯定統一歐洲,可惜了反觀中國,封建制度出現的太早,持續時間太長,制度太完善,本來出了資本主義萌芽了,可惜出了個女真,結果把封建制度發揮到了極致。

我是理科的,大概就只能白活這麼多了。

15世紀前後到19世紀中葉,試從政治經濟思想方面說明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如何崛起

3樓:末嶼暖

思想 ,歐洲文明以古希臘為源泉是海洋文明,地理環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類。地中海是亞、非、歐的**場所,各個不同的國家民族在這一片海洋中相互往來。海洋文明培育了人們敢於冒險,積極進取的思想,還賦於向外求生之本能。

歐洲的歷史是一部競爭史,古羅馬統一後衰落又分為多國各國之間站爭不斷沒有統一的文化,民族大家個自為自由而戰,互相學習,積極上進。歐洲的民族統一形成晚於中國,他們形成多個國家一國幾乎乙個民族。海洋文明,國家競爭是歐洲強大的因素。

歐洲國家的思想就是在競爭中創新,創新後再競爭中循壞往復,其文明不具有同化性著與起地理環境有關。歐洲大陸不比亞洲土地平坦處於低地荷蘭有"千窪之國"之稱。大陸少,大多是靠海的平原丘嶺其土地山川沒有亞洲之雄偉,物產不豐富,泊來品教多。

經濟,西方大國的崛起就在於其重視工商也的發展,有一套完整的法制建設。開明的制度人們的自由發展幾個性張揚也是重要原因。鼓勵商業發展,進行工業革命,殖民擴張,注重發展社會生產力,重視科技用先進的生產技術解放人力。

促進社會發展,政治,西方的政治制度與中國不同他們強調法制而中國則是禮制,人制認為皇帝至高無上。歐洲的皇室享樂是有限度的不能隨意剝奪,國王可以通過法律宣判有罪,這是東西方最大的區別。原因在於西方是商業社會重視工商**,所以人與人是一種契約關係建立在法制基礎上。

西方今日的崛起,今日的領先,固然有其科技發展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其在17——19世紀的時候對其他國家地區所採取的血腥的掠奪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地球上還窮困愚昧的地區,可以說是全部拜西方所賜,因為他們在掠奪其財富的時候還對其精神智力實施了殘忍的摧殘。

至今,大英博物館已經成為了世界是各個民族文物的積聚地便是最強有力的證明。

《中西方哲學之比較》一書中指出:「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

4樓:撒旦

a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與西方近代啟蒙思想的異同的理解,回顧已學知識可知造成中西思想文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水平與社會形態的差異,黃宗羲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 不可能脫離封建的範疇,且沒有發生質變,而孟德斯鳩是資產階級的代表,其思想與封建時期的思想截然不同,據此①②③的表述均符合題意,故選a。

19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初,中國的近代化探索艱難起步,曲折

1 洋務運動。創辦江南製造總局 電報局 上海輪船招商局 開平礦務局,建立北洋海軍等 回答一項即可 2 發展農工商業。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3 民主與科學 維護封建統治的孔教。4 推翻清王朝統治,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6分 材料一 19世紀六十年代至20世...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近代化在政治經濟什麼業有了較大發展

19世紀末期bai 經濟方面 造船運動du,江南製造廠等方zhi面的改革.沒什麼dao大影響.政治方面回 百日維新是政治趨於變答革的開始.20世紀初 政治方面 當數孫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封建社會.經濟方面 過渡到資本主義和半封建官僚性質的社會變革.曾經興起的晉商和徽商都是那時候的代表.1...

16世紀中國未能產生近代科學的原因

當時中國的士大夫階層以及統治階層,受儒家思想的毒害,認為所有的科技創新都是 奇技淫巧 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而且中國社會按照 士農工商 來給老百姓分級的,擁有技術的工匠被認定是卑賤的人.遭到社會的歧視,沒有國外科技人員所享受的寬鬆的科研環境和條件.而且中國提拔人才是科舉制度,即使你有先進的技術和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