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入侵東南亞,發起太平洋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樓:老貳刺螈
太平洋戰爭的本身意義就是一場能源戰,我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資源就是石油,如果沒有了石油,那麼日軍的戰鬥裝備就無法行駛,艦艇拋錨等於直接認輸,得為了繼續侵略,為了保證正常的戰爭需求,日本方決定冒險採取極端措施,在1939年的時候,日本擬定了兩個作戰取向,乙個是北上搶奪蘇聯的戰爭資源,另乙個是南下入侵東南亞奪取石油。<>
但是在日本北上入侵蘇聯吃了一大敗仗之後,考慮到自身的軍事思想和戰術技術落後,於是就把戰事目標掉頭南下轉為東南亞,因為當時南洋有英國、荷蘭、美國的殖民地,這就給日本南下的搶奪計劃增加了困難,同時由於日美兩國奉行完全對立的東亞政策,日本和美國在東亞就必然會發生利益碰撞,從而直接導致了1941年底的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究其原因,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就主要取決於戰爭中各個國家對能源的需求和搶奪。在戰爭中,哪乙個地方的能源最豐富,哪乙個地方就會成為戰爭的主要戰場,日本當時看見各個國家對能源豐富地的掌握而眼紅,不得已發動能源的爭奪戰,因為在其他國家能源豐富的時候自己沒有能源的**,那麼此消彼長之下,遲早會在軍事技術上落後。日本的國土又本身是乙個能源缺乏地,要想發展,那麼就只能從入侵方面著手,由於當時的日本在戰爭中的信心極度膨脹下,沒有什麼國家可以使日方感到忌憚,所以才有了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結果就因為如此才引得美國給日本來了兩發原子彈,從此太平洋戰爭拉開序幕
任何時候能源都是戰爭的根本目的,任何一場戰爭,沒有任何」能源「是無辜的。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為何能佔領東南亞
2樓:網友
當時東南亞主要是英國和美國的勢力範圍,先說英國,歐戰爆發,英法在歐洲自顧不暇,英國的最主要殖民利益在印度,當時英國主動收縮勢力範圍,死保本土和印度,其在東南亞其他地方的控制力下降,實力不足。再說美國,美國在東南亞主要的勢力範圍是菲律賓,但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對菲律賓未實行嚴格的軍事管控;也可以從某種角度講,美國當權者在當時在菲律賓故意收縮,引日本來攻,就有了參戰的藉口,借日本的手掃掉歐洲在東南亞的勢力,再幹掉日本,美國的勢力就能得到擴張(當時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今天的日本一樣尷尬,是經濟巨人,政治侏儒,一戰出兵上百萬,貸款給了英美幾百億,戰後什麼都沒得到)。再從具體的戰爭來講,偷襲珍珠港,美國海軍損失慘重,最重要的是珍珠港這個海軍基地算是半廢了,一時半會兒奈何不了日本。
而對英國的戰爭,日本利用空軍優勢幹掉了英國東方艦隊主力「威爾斯親王」號和「卻敵」號兩艘戰列艦,獲得了制海權和制空權。
其實當時日本進攻東南亞的時候自己怕的要死,舉國徵兵,做出玉碎十萬的打算,根本沒想到會打的那麼順利。
3樓:宿命的反抗
東南亞地區當時主要屬於美英的勢力範圍,先說英國,當時大英帝國在歐洲已經被德國打的自顧不暇,甚至連本土安全都受到了威脅實在沒多大力氣保住亞洲了。後來喘口氣派出了強大的z艦隊,但是被日本聯合艦隊打的航空母艦打的全軍覆沒。至於美國,珍珠港一戰,太平洋艦隊主力大殘,半血狀態,整個東太平洋日本聯合艦隊稱王稱霸,沒有制空權制海權的菲律賓的美軍輸就很正常了。
其實這裡最關鍵的是聯合艦隊率先改變了戰爭歷史,對航母的創新運用走到了世界前列,才能一舉獲得整個東南亞弟弟制海權制空權。
4樓:網友
英國在歐洲正被德軍打得本土都快丟了,**有保衛殖民地的力量。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主要是bai為了掠奪發 du動戰爭及國內發展需要所須的 zhi戰略資源dao.我們知專道,日本是個經濟大國屬,同時也是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當時美國在南太平洋封鎖了大部分海上路線 由於日本發動戰爭,美國等國家都與日本斷交,日美關係緊張 使得日本沒有足夠的鐵,石油,橡膠等戰爭所須資源去進行戰略擴張,所以...
二戰期間,為什麼日本敢發動太平洋戰爭向美國宣戰
日本在整個二戰時期最為瘋狂的舉動,便是在後來冒然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雖然軍部的這一行為,得到了日本 的讚歎,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但這一舉措,帶給日本的是一系列空前的打擊。日方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和打擊,由美國造成的對日本,在爭奪海上霸權上的威脅,因為在當時的日軍大本營中,有很多人對於美方的...
太平洋戰爭開始時美國為什麼打不過日本
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確實被日軍大懵了,首先是珍珠港被襲,然後又丟了菲律賓,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有心算無心,老鼠咬大象。美國就是那頭大象,而日本就是那隻小老鼠。一開始大象根本沒有把老鼠放在眼裡,老鼠哆哆嗦嗦的小動作也影響不了大象前進的腳步。但是大象平時看不上眼的那點資源對於老鼠來說卻是關鍵的生存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