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水調歌頭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的人間指什麼 並對該句加以賞析

2025-04-14 04:55:19 字數 3243 閱讀 5727

蘇軾的《水調歌頭》的起舞弄清影的「弄」和「舞」的賞析。

1樓:網友

起舞弄清影的「弄」和「舞」的賞析如下:

1、「弄」的鑑賞。

弄」是「欣賞」的意思。

2、「舞」的鑑賞。

月下起舞:詩人喝醉了酒,迷迷糊糊跳舞,文中「恐」是「怕」的意思,寫出詩人矛盾的心理,「清影」表現詩人月下起舞孤單冷清的心理。

想象月宮中起舞: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蘇軾遙望月宮,似與嫦娥共舞,身處瑤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飄逸中帶著幾分酒後的輕狂。

蘇軾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己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

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的「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裡脫胎出來。

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裡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乙個「我欲」、乙個「又恐」、乙個「何似」,這中間的轉折開闔,顯示了蘇軾感情的波瀾起伏。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他終於讓入世的思想戰勝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與陶潛桃花源詩所說:「凡聖無異居,清濁共此世。心閒偶自見,念起忽已逝」諸句約略同意,就是說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有凡境、聖域、清境、濁境。

當乙個人思想開朗、胸懷坦蕩的時候,就是在聖域、清境裡,反之,清境、聖域便都不見了。

同時這也就是儒家「無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確對待事物的思想,那麼無論在**都可以有所作為,心安理得,在人間也可以得到快樂,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樣可以做一番事業,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

水調歌頭裡蘇軾為什麼說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2樓:小青清愛娛樂

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比得上在人世間?

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己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

高處不勝寒」並非作者不願歸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

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裡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

蘇軾在《水調歌頭》中用「,」兩句表達出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

3樓:姬覓晴

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表達出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的是:「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原文節選如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譯文: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4樓:網友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5樓:最帥的人

詩詞賞析蘇軾《水調歌頭》,最全面的講解。

水調歌頭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兩句的字面意思和深層含義,你是怎樣理解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既描寫出舞姿的優美,又表現出作者在抑鬱寂寞中的自我排遣的大觀情懷。弄字是自我欣賞的意思!!!

字面意思就是:「在月光下跳舞自己的影子舞動散亂,好像不是人間景象。」

深層含義賞析:其實我是很喜歡這句詩裡的「清」的,讓詩句顯得很清新,給人感覺就像夜裡的露珠,或者月光下乾淨的雪,給人一種很明淨的感覺,而作者當時對社會的感覺是黑暗的,是消極的,是對它很失望的,這就和月光下乾淨的景象形成了乙個對比,就寫出了作者的心情,後一句何似在人間更寫出了作者心中的鬱悶,和對人間的失望,都是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寫這麼多累死我了。

《水調歌頭》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的「弄」字用的妙,試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

7樓:網友

尤其是該句中的「弄」字,匠心獨運,是該詞意韻幽深的「詩眼」。

起舞,本應是乙個歡快愉悅的活動,多為人們開懷時的一種陶醉之態,而清影則是一種淒涼的意緒,一種清冷的寂寞,二者通過乙個「弄」字,形成鮮明的對照。同時,「弄」字處於二字中間,本身也賦予了極大的內涵和審美張力。從這個「弄」字,我們可以設想當時的情形:

蘇軾微醺薄醉,意態痴迷,朦朧之中彷彿到了雕欄玉砌的瓊宮玉殿裡,滿目星光,月華如水,詞人長袖舞向曠遠的天宇,明亮的月光一瀉而下,投下清淡的陰影,舉目四顧,孤零曠寂,對著冷月清輝,詞人只能與自己相隨的身影共舞,影隨人動,意緒翩翩,心似陰影,愈舞愈沉……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緒也從心底油然而生。我們可以從中管窺到詞人的迷惘和孤獨,感受詞人內心深處鬱結已久的惆悵,從而為下片的抒情和最後對天下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作了感情的鋪墊。乙個「弄」字,給我們的遐想是無限的。

8樓:hb硬黑的芯

此字用得通俗生動,最重要的是它是蘇軾寫的!

9樓:網友

自己是看客,又是主客,身臨其境。

《水調歌頭》這首詞是蘇軾給誰寫的?當時他的處境如何

10樓:

《水調歌頭》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西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

當時的蘇軾壯志難酬,在月圓夜看見月亮想起了遠在他鄉的弟弟,飲酒後寫下了這首詩,以表達對弟弟的思念之情,和希望天下家人團圓,共享美好月色的心願。

這一時期,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展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

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轉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這就是蘇軾當年的處境。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唯(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1樓:千莊利

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兩人處境不同,不能相見。

12樓:網友

寫給他弟蘇轍的,當時兩人都被貶,不能相見。

李白的「起舞弄青梅」是哪首詩的,「起舞弄青梅」是李白的哪首詩

不對吧?應該是 起舞弄清影 是蘇軾的 水調歌頭 裡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上片望月,既懷逸興...

關於蘇軾《水調歌頭》的蘇軾《水調歌頭中秋》詩句全文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 版釋,表明權作者由於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 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 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體現了作者對永恆的宇宙和複雜多變的人類社會...

蘇軾的水調歌頭是寫中秋的嗎,蘇軾的《水調歌頭 中秋》的全詩內容是什麼?

此詞雖是通篇詠月,但深藏著詞人政治上失意情緒和對兄弟的殷切懷念。其中涵蘊著不少人生的哲理。詞人將寫景 抒情和說理緊密結合在一起,處處顯示出他駕御創作的嫻熟技巧和熱愛人生的積極精神。他以豁達的襟懷表現出天真情趣,用清醒的頭腦 酒醉心明 進行著深邃思考。從藝術方面說,他想象瑰奇,寫作手法又饒有變化,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