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樓:小楓帶你看生活
淞滬會戰的歷史意義如下:
從中國方面來說這場戰爭將日本原來囂張的氣焰打擊的蕩然無存,曾經叫囂著三散租個月將中國全面佔領也成了一句空話,中國雖然說損失巨大,但是對日軍也帶來了很大打擊,日軍肯定沒有想到中國可以如此頑強,所以也是始料不及的進入惡戰。
之中,不得不再次增加兵力。
淞滬會戰的結果淞滬會戰對中國來說是一場浩大的災難,從戰爭開始的時候算起,中方投入了相當大的兵力,而且過程也是充滿了曲折和磨難。在淞滬會戰顫慧中中方損失是非常嚴重的,不僅讓上海最終還是衝洞兆淪落到日軍手中,而且還損失了很大的財力和兵力,其實這一點在淞滬會戰死亡人數中就可以看出來。
2樓:塔湛軍凡巧
淞滬會戰,抗日戰爭時期的戰役之一。淞滬會戰,使日軍被迫轉移戰略主攻方向態銷帆,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鬥裂亡中國」的帆雹計劃。
淞滬會戰的時間和地點?以及他的意義??
3樓:乾萊資訊諮詢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地爛裂點在中國上海凱宴。
意義如下:1、這次淞滬會戰,中國雖然戰敗了,但為中國民族。
工業內遷爭取了時間。同時它讓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國**。
的立場: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將其領土一塊一塊地征服侵吞,也證明了中國絕不會向日本投降。
2、在淞滬會戰驚心動魄的三個月當中,全中國上下凝聚出了乙個共識,就是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國「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這是中華民族。
歷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整個民族決心以全面的犧牲來面對歷史危機的挑戰。
4樓:漫閱科技
1937年7月日軍侵佔北平、天津後,即調集30萬大軍對黃河以北地區戰略進攻。8月13日,日軍以駐滬日海軍陸戰隊官兵兩人驅車闖入虹橋機場武裝挑釁被擊斃為由,製造八一三事變,在上海燃起戰火,企圖迅速奪取上海、南京,迫使中國**屈服。中國第9集團軍在張治中率領下奮起抵抗。
這場戰役歷時3個月,中國方面陸續調集6個集團軍70多萬人參加會戰,日軍也逐次增兵,總兵力達9個師團22萬多人。
從8月23日起,日軍多次在長江口登陸,攻擊守軍左翼,均遭頑強抵抗。11月5日,日軍從杭州灣登陸,迂迴守軍側後,合圍上海。守軍被迫撤退。
12日上海失守,戰役結束。淞滬會戰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迫使日軍改變了戰略主攻方向。
喬治亞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縱觀在高加索地區發生的眾多恐怖襲擊,絕非偶然,而具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喬治亞試圖將南奧塞梯與阿布哈茲留在自己的版圖內,而後者顯然不願從命,畢竟俄羅斯人佔了 這兩地居民的絕大多數。一旦喬治亞挑起戰爭,俄羅斯自然會牽扯進去。因為它多次鄭重宣告,本國公民的權利不容玷汙。另一個問題是,...
穆桂英掛帥的歷史背景,《穆桂英掛帥》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北宋時期,遼東安王興兵造反,邊關緊急。宋王命令王強彙集京師武將,在校場比武點帥。但奸臣王強囑他的兒子王倫奪帥,以便將來共掌兵權,篡奪朝政。楊家將自破了天門陣,保住宋王以後,只剩下了佘太君 楊宗保 穆桂英 楊思鄉 文廣和金花等人。佘太君因宋王無道,攜子孫辭官回河東已二十餘年。一天,楊宗保將安王造反 邊...
投名狀的歷史背景,電影 投名狀 的歷史背景???
該片的故事大綱是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所以歷史背景版可以參考這個。事情權發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返回督署的路上,為刺客張汶祥所殺。這個案子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后為了維繫她搖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