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三回人物形象分析是什麼?

2025-04-15 03:55:28 字數 2308 閱讀 6660

《儒林外史》每回人物形象分析是什麼?

1樓:鯊魚星小遊戲

《儒林外史》每回人物形象分析是如下:

1、王冕。王冕作為乙個士人作為乙個「名流」,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士人的精神。

2、周進。周進原本是個教書先生,對科舉考試。

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

3、范進。是乙個熱衷科舉,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他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全耗在科舉上,將中舉取得功名利祿當作唯一的奮鬥目標,幾十年屢試不第,也不願從事勞動養家餬口,其靈魂完全被科舉的鎖鏈縛住了。

4、嚴致和:嚴監生。

就是書沒讀過太多,他這個監生也是花錢捐來的監生。

5、嚴致中:作者筆下的嚴貢生。

是乙個十足的衣冠禽獸。

6、匡超人:他巧妙周旋其間,一步步走向墮落。他吹牛撒謊,鑽取功名,賣友求榮,忘恩負義,變成乙個衣冠禽獸。

《儒林外史》第二回人物形象分析是什麼?

2樓:98聊教育

《儒林外史》第二回中王舉人在庵裡避雨,大吃大喝,周進只能吃老菜葉、喝白開水,王舉人避雨路過村塾,同樣輕視周進,也講了夢見與周進的學生荀玫共同中了舉人故弄玄虛。

王舉人做的這些事情正面說明了他是乙個目光短淺跟風的俗人罷了,對於別人沒有同情心,也反映了文人相輕(學位高的看不起學位低的)、文人們故弄玄虛的現象。

周進和王舉人。

山東兗州府汶上縣老書生周進,出場序為《外史》第二位,在儒林混了一輩子,什麼功名沒掙到,六十多歲只好在鄉里教幾個蒙童,受盡戲弄,其中一次清明時分,一位三十多歲的王舉人(即王惠,時未表其名),上墳遭雨,進周進的館中坐坐,王舉人功名在身,居高臨下,與周進閒聊,所談城鄉之人,不是相熟,就是拜把世交。

周進、范進這兩個人物,他們是作者在第。

二、三回中分別著力塑造的兩個年紀老大而沒有考中科舉的可憐蟲,這是兩個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舉之前都是很窮困的,受盡別人的白眼和嘲諷。

《儒林外史》第四回人物形象分析是怎麼樣的?

3樓:鯊魚星小遊戲

《儒林外史》第四回人物形象分析是如下:

1、王冕。王冕出身貧苦,從小給人家放牛,後來一直自食其力,靠繪畫為生,而且是個「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的用他來「敷陳大義」「隱括全文」,正面表明著書的宗旨。

2、杜少卿。

他反對科舉制度。

瞧不起作八股文。

的儒生,認為「這學裡的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他極端蔑視功名富貴,甚至不喜歡人在他跟前說人做官,說人有錢。

3、莊紹光。

南京累世讀書人,即書香門第。為書中的正面人物,乃真儒也。書中的莊紹光及杜少卿、王冕等人畢老友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及思想精神。悠然是莊紹光最大的特點。

4、遲衡山。

虞育德是平凡中的真儒,莊紹光是難以出世的「隱士」,手槐遲衡山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中賢人們祭泰伯祠的盛大禮樂活動,雖然以虞博士為首,但首倡、策劃和執行的都是遲衡山。他的言行無一不體現著他的「正」。

5、虞育德。

虞博士沒有奇言異含兆行,他的生活環境並不比其他士人特殊,但是虞育德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詮釋著自己不平凡的觀念。

《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物形象分析是什麼?

4樓:小林愛生活

《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物形象分析是:

1、王冕。王冕作為乙個士人作為乙個「名流」,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士人的精神,是乙個典型的理想人物。

2、周進。周進對科舉考試。

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他來到省城開科取士的考場貢院,觸景生情,傷心欲絕,竟一頭撞到木板上,暈了過去。幾個商人出於憐憫,湊錢幫他捐了個監生。

後來,藉著監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舉人,接著又中了進士,到廣東為官。

3、范進。范進時年五十餘歲,連秀才都沒考中,家中窮困不堪。周進見到他,便想起了自己當年的慘狀,在惺惺相惜之下,將他錄取為舉人,因此上演了一齣「范進中舉。

的癲狂鬧劇。

4、嚴致和。

他是乙個極其吝嗇的守財奴,臨死前兩根手指遲遲放不下,原來是燈中有兩莖燈草,嚴監生。

怕它費油才使得嚴監生難以閤眼,待趙氏。

挑去一根,嚴監生便一口嚥了氣。

5、匡超人。

匡超人,原本質樸孝順,後來黑化泯滅人性。他巧妙周旋各方勢力,逐步走向墮落。他擅長吹牛撒謊,沽名釣譽,賣友求榮,忘恩負義,最終變成了乙個衣冠禽獸。

誰知道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介紹,儒林外史典型人物介紹

元朝末年,諸暨縣的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 朱元璋授他 諮議參軍 的職務,他也不接受,心甘情願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儒林外史中56回的每一回主要內容是什麼

荀秀榮貝春 儒林外史 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 儒林外史 原本僅55回。根據程晉芳 懷人詩 可以證明在吳敬梓49歲的時候已經脫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後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給他刻了出來。這個刻本,今已失傳。現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後人偽作。吳敬梓 1701 1754 字敏軒,清...

水滸傳第三回概括,水滸傳第三回概括200字

史進與朱武三人設宴喝酒,不想王四走漏訊息李吉告密,官兵前來。史進殺了王四,與三人殺出滅了李吉和兩個都頭,官兵四散。之後史進婉拒朱武入夥的邀請,而去找師傅王進,半月後到渭州,沒找到王進,卻遇到魯達和另一個師傅李忠。三人喝酒,卻被一陣啼哭聲打斷。魯達大怒,找酒保論理。酒保告知原委,叫出啼哭的金翠蓮 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