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對善本的看法

2025-04-18 09:40:29 字數 1068 閱讀 2211

1樓:祝福友友幸福安康

在穗頌蘆元代是最先對善本的開發與推廣,「善本」原指那些版刻古籍中的校刊好、裝幀好,時代久、流傳少,具有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書籍。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世對善本的概念不斷完善,最後形成了現在通用的「三性」、「九條」說。善本的「三性」指書籍應具備較高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

善本的「九條」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寫的圖書;明代刻、抄寫的圖書;清代乾隆以前流傳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國及歷代農民革命政權所刊印的圖書;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學者批校、題跋或過錄前人批校而有參考價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術上能反映古代印刷術發展的各種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畫、插畫的刻本;明代的印譜、清代的集古印譜、名家篆刻印譜的鈐印本,有特色的親筆題記等。善本的時代下限,現在一般確定在清乾隆六十年(西元1795年)。

孤本」指的是僅存一本的圖書,也包括僅存乙份的某書的某種碑刻的舊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現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唐代印刷的《金剛經》,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明末清初**《後水滸傳》,都是孤本,因而身價極高。由於孤本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所以為人所重。

正因為此,有的人不惜假造「孤本」以欺世盜利。《世載堂雜憶》中載:楊守敬住武昌時,藏有宋刻大觀年間《本草》一部,因此書為孤本,價值昂貴,引得時人覬覦。

鄰人柯逢時以**代售為名,將此書借櫻缺看一晝夜。書借到手後,柯逢時全家上陣,一夜之間把書全抄了下來,次日還書時,柯說「這書並不珍貴,市場上已有刻本可見。」幾個月後,書肆上果然有《本草》**,楊守敬方悟被騙,於是「恨之刺骨,至移家避道,終身不相見」。

珍本」指的是比較稀見或比較珍貴的書籍或文學資料。如罕猜帶見的革命文獻、極有價值的古舊圖書資料等。珍本貴在「難得」,所以國內所存較早較稀有的原拓版本,就是稀世珍本。

孤本屬於珍本的範疇。祝您生活愉快,謝謝提問

對錢的看法,談談你對錢的看法

很多看法 一 代表價值的交易工具,可以買東西 二 很髒,上面有很多細菌,但不妨礙絕大多數人喜歡它 三 經常會換回與面值不相稱的東西,通常是東西實際價值 更低 四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但不排除有人想把它帶進棺材的 五 確實是萬能的,但一萬零一之後就基本沒轍,比如 時間 六 錢是最忠誠的,不管它現在的主...

如何評判古籍善本的價值,怎麼判斷古籍善本優劣

看她值多少就是多少?知道了嗎?古書價值 光緒二十七年 辛丑春日張之洞觀 1本 品相 好的一般在300元左右 歷代通鑑輯覽28本,品相好的一般在8000元左右。漢文字典 子醜集 寅卯辰集 6本 品相好的一般在1600元左右。運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知識分析如何實現優秀古籍善本價值的雙贏?依託科技手段創新傳...

對陶淵明出世入世的看法,對陶淵明隱居的看法

出世與入世最初 於儒家跟道家兩派的學說觀念,儒家提倡積極入世,幫助世人,貢獻社會 而道家則提倡隱居山林,譬如老子的 老死不相往來 後來,這種觀念被引申到了其它人身上,代表著不同的兩種人生觀,入世是積極向上的融入社會的人生觀世界觀,出世則是消極的逃避社會的人生觀與世界觀,譬如,陶淵明的 桃花源記 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