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是怎麼死的 蘇軾怎麼去世的?

2025-04-21 17:05:37 字數 2782 閱讀 4349

蘇軾怎麼去世的?

1樓:小小小聊生活

蘇軾是病死的。

宋徽宗。即位後,蘇軾相繼被調為廉州安置、舒州。

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朝廷頒行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

北歸途中,蘇軾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病逝,享年六十五歲。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

郟城縣鈞臺鄉上瑞裡。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宋高宗。

即位後,追贈蘇軾為太師;宋孝宗。

時,追諡「文忠」。

蘇軾的藝術成就: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侷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

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正規化:進退自如,寵辱不驚。

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

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當然,這種正規化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蘇軾是怎樣死的?

2樓:筱鴨娛樂

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於眉州眉山。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雀則1057年)進京應試。

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授大理評事。治平三年(1066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

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

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

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蘇軾得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頃塌棚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於西湖長期沒有疏浚衫雹,淤塞過半,「崶臺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湖水逐漸乾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

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率眾疏浚西湖,動用民工二十餘萬,開除葑田,恢復舊觀,並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標誌。

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六橋相接,以便行人,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

宋徽宗即位後,蘇軾相繼被調為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頒行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

北歸途中,蘇軾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享年六十五歲。

3樓:阜寧縣碩集鎮

關於蘇東坡的死因,歷來的傳聞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說法就是中暑。

中暑一般表現為發熱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螞槐腹瀉,汗水增多等症狀。輕度中暑不至於危及生命,而重度中暑則可致命,這就是所謂的「熱射病」了。

熱射病通常以發高熱、意識糊塗為特徵。在高溫高熱天氣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賣物伍失調,引發體內熱平衡錯亂,散熱減少,體內的熱量聚集。患者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高熱、頭腦不清、不出汗。

由於患者頭部受陽光的直接暴曬,熱射病又稱為「日射病」。

症狀發作時,患者全身虛弱、頭暈痛、噁心,隨著出汗的減少,體溫會迅速上公升,出現嗜睡、昏迷的情況。病情危急嚴重時,患者脈搏加快、血壓公升高、心律不齊,隨後出現肌肉抽搐、休克、心肺衰竭而死亡。

西元1101年8月,蘇東坡卒於江蘇常州,終年66歲。

在臨死之前的兩個月時間裡,蘇東坡「病暑暴下」、「疲病加乏」,已經到了「虛乏不能食,口殆不能言」,困臥不起的地步。發燒、拉肚子、呼吸困難、全身乏力。這些表現都是典型的中暑症狀。

蘇東坡略懂醫藥,他認為自己的病症是「瘴毒大作」,是積年瘴毒造成的。在古代,南方炎熱潮溼,霧霾水氣被稱為「瘴氣」。瘴氣有毒,水土不服的人遇上了瘴氣容易生病,這些病又被統稱為「瘴病」。

這當然是古人想當然的結果,沒有科學依據。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從蘇東坡的病歷看,中暑是誘發疾病的主因,但拖垮蘇東坡生命的元兇還是慢性病,即蘇東坡所謂的「積年瘴毒」。熱射病是重度中暑,來勢迅猛,應該不是導致蘇東中或坡病亡的主因。

根據蘇東坡的自述,他的病症表現,主要是「 夜間發熱,不可言, 齒間出血,如蚯蚓者無數」。蘇轍稱他的兄長是「上燥下寒,氣不能支。」呼吸困難,走路都要人扶,也走不了幾步,更無法久坐。

可以想象,飽受病痛折磨的暮年蘇東坡是多麼的艱難和無助。

蘇東坡的病症表現即所謂「瘴毒」、「燥寒」都是中醫的說法,西醫則認為蘇東坡死於多種併發症。

從他的病程和病症分析推測,應該屬於是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由於多種**導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病人出現貧血、出血、感染綜合併發症,最終導致死亡。

蘇東坡《海棠》蘇軾《海棠》的賞析

海棠 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 照紅妝。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 公元1080年 蘇軾被貶黃州 今湖北黃岡 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 海棠 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嫋嫋 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 楚辭 九歌 湘夫人 中的 ...

請問蘇東坡的妻子是誰蘇軾的妻子是誰

蘇東坡有三個妻子,一個最愛的人。三個妻子都姓王,最愛的一個人的姓蘇。他的妻子的名字依次是 王弗 王潤之 王朝雲。他最愛的人的名字,不可考。每個神氣完足的人物的心底縈繞的那些甜蜜,總是那麼隱晦而迷濛,叫人望眼欲穿也捉摸不透 看視不清。只知道那位女子是他的堂妹。正因如此,東坡才未能娶此伊人。設若那個女孩...

蘇東坡 蘇軾 與百姓的故事,關於蘇軾的故事?

宋朝蘇東坡 1036 1101年 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 作詞與辛棄疾併為雙絕 書法與繪畫也都獨步一時。就是在烹調藝術上,他也有一手。當他觸犯皇帝被貶到黃州時,常常親自燒菜與友人品味,蘇東坡的烹調,以紅燒肉最為拿手。他曾作詩介紹他的烹調經驗是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不過,燒製出被人們用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