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郵件的詩句,關於郵寄的詩句

2025-04-21 18:45:51 字數 2027 閱讀 3974

含郵的詩句

1樓:新左右

蜀道難·其一。

南北朝 · 蕭綱。

建平督郵道,魚復永安宮。

若奏巴渝曲,時當君思中。

答轉運王工部到壽陽卻乘流東下以詩見寄。

宋 · 宋祁。

聞到清淮上,還乘清溜回。

緣持使者節,難把故人杯。

曙蓋星銜柳,昏郵雨亞梅。

愴離並感昔,都向句中來。

是曰既醉,不知其郵。--賓之初筵。

先秦 · 佚名。

關於郵寄的詩句

2樓:汐裡三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溼琅玕影。閒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願寄一書謝麻姑。李白。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向子諲。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陸游。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香箋小字寄行雲。纖腰非學楚,寬頻為思君。晁補之慾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雲中尺素書。李白。

描寫郵寄的詩句

3樓:網友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掘洞,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溼琅玕影。閒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願寄一書謝麻姑。李白。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判廳枯。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向子諲。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伏餘。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陸游。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雲。纖腰非學楚,寬頻為思君。晁補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雲中尺素書。李白。

詩郵的解釋

4樓:手機使用者

詩郵的解釋寄詩酬和的信函。 元 戴表元 《題蕭子西詩卷後》 :每兵休事定,輒一會合,必有詩郵。

清 查慎行 《送陳秋田宰荔浦》 詩:「真羨 楊蘧 挈家去,王銀雹程如砥接詩郵。」

詞語分解 詩的解釋 詩 (詩) ī文學體栽的一種,通過有 節奏 和韻律的語言 反映 生活 ,抒 * 感:詩歌。詩話(a.評論詩人、詩歌、詩派以及記錄詩人 議論 、行事的 著作 ;b.古代說唱藝術的一種)。

詩集。詩劇。詩篇。

詩人。公升行詩章。詩史 郵的解釋 郵 (郵) ó由 國家 專設的機構傳遞信件、款項、物件等:

郵遞。郵包。通郵。

有關郵務的:郵政。郵購。

郵船。 特指「郵票」:郵展。

郵壇(鋒笑帆集郵界)。集郵。 古代傳遞文書的驛站:

郵吏。 筆畫數:; 部首 :

關於儒雅的詩句,關於博雅的詩句

詠懷古蹟 五首其二 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驀山溪 傅自得 洪鈞轉處,都在薰陶內。瑞世得奇才,贊化工,協調和氣。雄詞健筆,談笑斡千鈞,餘閒手,尹王畿,治行稱尤異。雍容儒雅,早合登高位。天路踏...

關於風沙的詩句,關於沙子的詩句

1秋日bai送河北從事 北風沙漠地,吾子遠du從軍。官路雖非遠zhi,詩dao 名要且聞。專 蟬悲欲落日,雕 屬下擬陰雲。此去難相戀,前山摻袂分。2橫吹曲辭.雨雪曲 邊聲四合殷河流,雨雪飛來遍隴頭。鐵嶺探人迷鳥道,陰山飛將溼貂裘。斜飄旌旆過戎帳,半雜風沙入戍樓。一自塞垣無李蔡,何人為解北門憂。關於沙...

關於釣魚的詩句關於釣魚的詩句

這麼多,到裡面選吧 釣魚詩詞大全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 山 鳥 飛 絕,萬 徑 人 蹤 滅。孤 舟 蓑 笠 翁,獨 釣 寒 江 雪。題秋江獨釣圖 清 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雨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漁 歌 子 晚唐 張志和 西寨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