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造紙專家是誰?歷史上的造紙專家是誰?

2025-04-24 08:32:20 字數 3010 閱讀 5998

1樓:遊戲人生說遊戲

造紙專家是蔡倫,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制造麻紙技術的經驗並進行技術革新,組織冊閉生產了一批質量更好的麻紙。不僅如此,他還突破了木本韌皮纖維的造紙技術,主持研製成功楮皮紙,使得造紙原料更為廣泛,推動了造紙術與造紙業的發展。

慶雲大學畢業後曾赴美,1951年從美國回來赴臺就職臺灣紙業公司,後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任教授。許慶雲對家人的關懷被許倬雲記錄在案:「至二哥慶盯納雲由美國遄返臺灣,配得眷舍迎養父母。

造紙術的傳承

很長一段時間裡,許氏後人都無法互通音訊,隨著時代的發展,骨肉分離的親人再次有了聯絡。據悉,2003年,許鳳藻。

與夫人的靈骨安葬在故鄉馬山。

華僑公墓,自此魂歸故里,與許氏先人相伴。許慶雲沒有子女,據他的堂妹許女士介紹,許慶雲出生在無錫。

許倬雲在回憶文章中也提到,他的大哥早逝,曾是輔仁中學的學生,「二哥許慶雲也是輔仁中學學生,他是抗戰時期成都的金陵大學。

畢業的」。據悉,抗戰期間,位於南京的金陵大學西遷,在四川成都華西壩艱苦辦學,許慶雲1946年畢業於該校。

許慶雲大學畢業後曾赴美,1951年從美國回來赴臺就職臺灣紙業公司,後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任教授。許慶雲對家人的關懷被許倬雲記錄在案:「至二哥慶雲由美國遄返臺灣,配得眷舍迎養父母,始覺安頓。

我們最幼數人出國時,二哥每次竭盡乙個月薪資補助我州則裂們旅費,俾得成行,我等幼妹弱弟四人,得兄姊庇護,始能完成學業,分別成家。在臺數十年,兄弟姊妹量力分擔家用,仰事俯育,不分彼此」在許倬雲看來,這是既翕家訓的又一次實踐。

2樓:江南有紅衣

金瀚(1896年10月-1989年 5月),男,中國造紙專家,生於浙江象山,洞塌1919 年讓臘畢業於北京大學,1922 年畢業於美國緬因州大學化工系,獲製漿製造工程專業碩士納滑圓,此後任職於美國大北造紙公司,乾色勃穆艾造紙公司。

1927年回國擔任溫溪造紙公司副總經理,1944年生產產出中國第一張新聞紙,為紙業開闢新途徑,1949年擔任福建南平紙廠,福建省輕工業廳總工程師。

1896年10月生於浙江象山,1989年 5月卒於上海,1919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 ,1922 年畢業於美國緬因州大學化工系,獲製漿製造工程專業碩士。

此後任職於美國大北造紙公司和乾色勃穆艾造紙公司,1927年回國後,歷任廣西省建設廳及實業部技正,溫溪造紙公司副總經理,四川泉山正中紙廠及宜賓中國紙廠總經理,1943年3月1日,中國紙廠成立,金瀚擔任總經理。

3樓:惠企百科

造紙專家楊裕民四處奔波。楊裕民(1889年一1939年7月21日),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第1路政治部主任。抗日民族英雄,留美博士,大學教授,我國著名造紙專家。

名埋隱彥倫,因在堂彎如廳兄弟中排行十三,故名楊十三,字燦如,河北省(直隸省)遷安市(縣)楊團堡村人。

2014年9月,楊裕民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1916年,首創蘆葦製漿造紙,併為上海大中華和江南造紙廠首先採用,到30年代被普遍推廣,工藝和產品不斷有所創新,為中國開拓造紙工業新原料、新工藝作出了可貴橡茄的貢獻。

1923年,楊十三在天津積極幫助遷安人李顯庭購買造紙機械裝置,在三里河建立了乙個半機械造紙廠,名「顯記紙廠」(今華豐紙廠),是為遷安機械造紙之始,投產以後,質美價廉,暢銷國外。

歷史上的造紙專家是誰?

4樓:不千秋愛旅遊

歷史上的造紙專家是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飢啟章和二年(西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公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旅肢擾卿。

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改進了造紙術。

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

元興元年(西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

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西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程序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美國《時代》週刊公佈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改進的造拆旦紙術。

關於造紙術的爭議

史書上關於蔡倫造紙的記載十分簡略,只說他「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作為一項偉大的發明,材料的選取、工藝的改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過程必然艱難曲折,涉及的技術問題也很複雜。

擱在現代,寫幾十篇**、幾部書都沒有問題,但史官卻十分吝嗇,只用了不足20個字全部交代完了。不過,這個記載雖簡略,卻很確切,認定紙的發明人是蔡倫,長期以來,成為定論。但近些年來,頗有人提出異議。

人們認為紙是蔡倫發明的主要是根據《後漢書》

的記載。《後漢書》的大部分原始史料,來自東漢官修史書《東觀漢記》

東觀漢記》是東漢漢明帝劉莊。

在位時期(西元58年-西元75年),由大學士劉珍、班固等人執筆編寫的國史。

其中蔡倫傳這一篇,又是後來崔寔、曹壽和延篤等三人奉東漢漢桓帝。

之命在西元151年補寫的。這時距離蔡倫去世才30年。作者跟蔡倫是同時代人,因此有學者認為,《東觀漢記》記述的內容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造紙術的發明者是誰?

5樓:忻燁華

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經過蔡倫的改進,讓紙張得到了很大的提公升,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蔡倫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

蔡倫為何要改進造紙術,歷史上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改進造紙術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蔡倫本人善於賦詩作書,需用大量的紙張。他深知缺紙的苦處和書寫上的困難。他決心克服困難,攻克難關,改進造紙術,提高紙張質量。歷史上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改進造紙術的真實目的是什麼?蔡倫改進造紙術對我們後代的影響巨大,然而他改進造紙術的真實目的有很多。第一點,也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討好當時在位的鄧皇后,...

誰發明了造紙技術,造紙術是誰發明的

這是個具有歷史爭議的問題,最標準的說法是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 灞橋紙 的實物,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年代約比東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年至200年。據范曄的 後漢書 記載 蔡倫 ...

是誰發明造紙術的,是誰發明了造紙術

是誰發明了造紙術?造紙術是由東漢時代的蔡倫發明的,但有考古證據表明,造紙術早就存在,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相傳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表面不平滑,一般只用來包裝。到東漢時期,經過蔡倫的改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造紙體系。第一原料分離,用漚浸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