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預防小知識,野生菌的搭配與禁忌

2025-04-25 15:40:45 字數 1666 閱讀 3827

野生菌的搭配與禁忌

1樓:網友

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原因。

1、誤食有毒菌類。有關部門曾作過統計,常見的野生菌有上百種,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種。比如有一種極像青頭菌的有毒菌,就常混雜在能食用的青頭菌中,讓採菌人毫無察覺地將其採回來,人如果吃了,悲劇自然就不可避免地發生。

2、加工環節出現失誤。如果沒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鍋鏟沾上了沒有炒熟的菌子,誰吃到這些菌子,就可能發生中毒。

3、一些野生菌雖屬無毒菌類,但是,如果其所生長的地方發生了汙染,或者地層下含有磷之類有毒的礦物。誤食這種地方採來的菌子,很容易導致中毒。

如何辨別有毒野生菌。

一般來說,毒菌的顏色比較鮮豔,有疣,毒菌的帽子上會有疙瘩,還有的有紅斑、溝託、溝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環,一般的毒菌摘斷以後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毒菌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識別:

1、觀外形。一般毒菌的顏色較可食用菌鮮豔,菌傘上多呈紅紫、黃色或雜色斑點,柄上有環和託。

2、聞氣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惡臭及苦味,可食菌則有菌固有的香味,無異味。

3、變色試驗。用蔥白在菌蓋上擦一下,如果蔥白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毒菌煮熟後遇上銀器往往變黑色,遇蒜丁變藍色或褐色。

4、牛奶試驗。將少量新鮮牛奶灑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發生結塊現象,則可能有毒。

吃野生菌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採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豔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雜,最好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

2、採來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沒毒的菌子也變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減低,以減少中毒發生的可能性。

3、去市場買菌時,最好買曾吃過的,沒發生任何危險的菌子,買來後應炒熟炒透後再吃。

4、吃菌時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時最好不要飲酒。

5、吃完菌後如感不適,有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萬一來不及就醫,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藥物,進行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等處理,儘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從而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經過這些處理後,還要儘快轉送醫院診治。

野生菌的注意事項

2樓:塗靜白

雲南被稱成為植物王國,又到了吃野生菌的時候了,許多吃貨開始蠢蠢欲動,為了滿足自己的胃,開始四處尋找野生菌的蹤跡,本期老鐵就分享一下,食用野生菌的5個注意事項,希望各位老鐵安全食用,避免中毒,

吃野生菌有哪些注意事項?

3樓:網友

菌子雖然好吃,但是也存在著危險。

吃野生菌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採自己不熟悉的菌子,尤其是顏色鮮豔的菌子,食用野生菌時,種類不要太過複雜,最好每次吃一種菌子。

2.採來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菌子混在一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沒毒的菌子也變成有毒的了。

3.吃菌子的時候,一定要把菌子炒熟,炒菌子的時候放上幾粒大蒜,如果在炒的時候大蒜的顏色發生了變化,就不要在進行食用。

4.吃菌子的時候不要喝酒。

5.如果吃完菌子感覺不適,如有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有幻視,幻聽症狀應立即來醫院**。

安全使用野生菌手抄報,預防野生蘑菇中毒手抄報內容

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大家都在談論安全,都在注意著各種安全,但安全問題出現在各個領域,有時候我們防不勝防。所以,談安全,一直沒有過時。正是如此,父母常常給我講 安全知識 當我看到一姿罩巨集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於車輪之下,當我發現一陣陣歡聲笑語湮沒在尖銳的汽笛聲中,當我面對那些觸目驚心的場景時,...

野生菌的名字,野生蘑菇種類名稱大全

世界上野生蘑菇大約有抄1200多種,但是目前能夠人工栽培的不過七,八十種,例如。平菇,姬菇,草菇,香菇,猴頭,金針菇,雙孢菇,黑木耳,銀耳,榆耳,金耳,毛木耳,姬松茸,舞茸,滑子菇,杏鮑菇,白靈菇,茶樹菇,真姬菇,竹蓀,靈芝,等。平菇,香菇,草菇,猴頭菇,金針菇。野生菌一般生長於雲南鬆 高山鬆 佔風...

你吃過最棒的野生菌是什麼樣的,野生菌是什麼?對身體有什麼好處麼?

這是雲南人吃的最多的菌子,比其他菌子吃著安全。和雞樅一樣,青頭菌在傘蓋還沒有開啟,也就是還是骨朵形狀的時候,香氣最濃,也比開啟的要貴一些。當然這也純是個人口味的問題,有的人就喜歡傘已經全撐開的青頭菌,拿來熬湯吃。銅綠菌彷彿是滇中人吃的比較多,炒著吃。宴席上吃的比較多,特別是城中村的宴席,會有晒乾的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