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神気多田
之」是個多義詞,但究讓辯襪竟有幾個意義,幾種用法,各家說法卻不一致。劉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種,裴學海的《古書虛字集釋》列出二十九種,楊樹達的《詞詮》舉出十二種,呂叔湘的《文言虛字》指出七種。對於文句中「之」的解釋,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對同一情況下的「之」也會作出前後矛盾的解釋。
例如「華則榮矣,實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說是連詞,相當於「則」(見《經傳釋詞》),有的說是句中助詞,「賓語倒置於外動詞之前時用之」(見《詞詮灶扒》)。又例如「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有的釋「之」為「到」(見王力《古代漢語》),有的釋為「是,這樣」(見《歷代文選》,中國青年出版社)。產生這些差別和對立的原因,除研究者所涉及的材料有多有少外,主要是:
1)所用的分析方法不同;(2)分析時未遵循一貫性原則;(3)對坦激複雜的語法現象未作全面考慮,不注意協調性原則。
2樓:泰雅容
文言虛詞160個。
文言虛詞》研究著作 作改態胡者呂淑湘,近代漢語學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書中選取最常見的29個文言虛詞,詳細分析,附加練習。該書中體例有編核攔年閉晌體 紀傳體 紀事體 政制體 學案體等。
3樓:腦默血蝶
2014年中考備考之十四個文言虛詞。
一、之。1.用作代詞。
1)常用於代指人或事或物,相當於「他(她、它)們」、「它」、「這」 等。一般用在動詞後面,作賓語。
例句:問所從來,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如早型人,相當於「他們」。(桃花源記》)
例渣猜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代詞,指學過的知識)(《論語》)睜液。
4樓:太陽也是會累的
文言虛詞160個讓鋒臘碧。
文言虛詞》研究著作 作者呂淑湘,近代漢坦局晌語學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書中選取最常見的29個文言虛詞,詳細分析,附加練習。該書中體例有編年體 紀傳體 紀事體 政制體 學案體等。
5樓:陽陽
補充虛詞襲埋工具書的體例是:楊伯峻《古漢語虛詞》,呂叔湘《文言虛字》,裴學前瞎海《古漢語虛詞集釋》,楊樹達《詞詮》。
盧以緯《語助》,劉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經傳釋詞》。作為中學層次的學習參考,用《古漢語虛詞》《拍悔螞文言虛字》就足夠了。
6樓:阿布都沙拉木
2021年11月3日專著《文言虛詞例解》,署名呂叔兄穗改湘、徐羨判仲華,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1966至族皮1976年 62歲至72歲 文革時期,十年動亂,不得不被迫放下自己所傾心熱愛的。
古文中文言虛字<之>有幾種用法?
7樓:匿名使用者
(一)方 法。
本文主要採用結構。
分析的方法來確定「之」的意義和和用法。專人們常說,在一定的上下屬文,詞的意義和用法是確定的。這也是說,我們可以憑藉上下文來區分多義詞和同形異義詞。
在這裡,首先要確定上下文的界限。上下文的說法是過於籠統了,它既可以指文章的段,也可以指文句或短語。
顯然,區別語言中的不同要素需要不同的上下文。例如,區別多義語素,只要知道該語素參與構造的詞或熟語就行了;而要區分多義詞,則要知道含有該詞的短語或句子。這種具有區分能力的上下文,稱為區別性語段。
之」的區別性語段就是由與「之」相關的語言要素構成的。例如在。
1)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老子》
2)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史記。
8樓:匿名使用者
代詞,人物皆可。
動詞,到,往。
介詞,的。
「之」的用法
9樓:果實課堂
的地得 的用法之「地」的用法。
10樓:泰輔導
加音軌 275722 +1080「之」的用法和意思 吳雅琪。
關於古代漢語方面一些的問題
11樓:匿名使用者
● 間(間)
jiān 兩段時間相接的地方,或介於兩樁事物當中及其相互關係:中~。~距。
奏。天地之~。
在一定空間或時間內:田~。人~。
房子內隔成的部分:裡~。衣帽~。~量。
量詞,房屋的最小單位:一~房。
一會兒,頃刻:瞬~。
近來。其它字義。
漢 典 網】
間(間)jiànㄐㄧㄢ
空隙:~隙。當~兒。親密無~。
隔開,不連線:~隔。~斷。~接。~日。~歇。黑白相~。
挑撥使人不和:離~。~諜。反~計。
拔去,除去:~苗。
偏僻的小路:~道。~行(從小路走)。
發(發)fā◎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發)。
放,射:~射。百~百中。煥~。
表達,闡述:~表。~凡(陳述某一學科或一本書的要旨)。闡~。
散開,分散:~散。
開展,張大,擴大:~展。~揚。
開啟,揭露:~現。~掘。
產生,出現:~生。~憤。奮~。
食物因發酵或水浸而澎漲:~面。
顯現,顯出:~病。~抖。~憷。
開始動作:~動。
引起,開啟:啟~。~人深省。
公佈,宣佈:~布。~號施令。
量詞,用於槍彈、炮彈。
其它字義。漢 典 網。
發(發)fàˋ◎人的前額、雙耳和頭頸部以上生長的毛:頭~。鬢~。怒~衝冠◎ 參與:「肉食者謀之,又何~焉」。
古代漢語《文言文虛詞》編排方式
12樓:朋瀾
在文言文的學習中,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握伏悄不能單獨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段渣問題),只能配合實詞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種種語法關係。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兼詞七類。文言虛詞在整個文言詞語中雖然只佔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語法作用卻很大。
文言文中的許多句式是以虛詞為標廳逗志的,如判斷句「……者……也」、被動句「為……所……」等虛詞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頻繁,而且它們的解釋也相當靈活。
文言虛詞而的意義和用法有哪些
而 一 用作連詞.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 又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勸學 2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蜀道難 3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 並且 或 而且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2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 屈...
文言裡,虛詞「而」有哪些意思,怎樣判斷的
而 1.用作連詞。可抄連線詞 短語和分bai句,du表示多種關係。一 表zhi示並列關係。一dao般不譯,有時可譯為 又 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 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 並且 或 而且 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 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 就 接著 或不譯。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
文言文的虛詞和實詞有什麼區別,實詞和虛詞有哪些主要區別
實詞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 動詞 形容詞 數詞 量詞 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 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虛詞 虛詞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