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矛與盾》的生活例子,矛盾的例子有哪些

2025-04-27 06:00:06 字數 4925 閱讀 4707

1樓:網友

1、乙個年輕人對大發明家愛迪生說:"我有乙個偉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發明一種萬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愛迪生聽罷,驚奇地問:"什麼!那你想用什麼器皿來放置這種萬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嗎?"

2、某村子裡有個理髮師,他規定:在本村我只給而且一定要給那些自己不刮鬍子的人刮鬍子。信雀請問:這個理髮師給不給自己刮鬍子?

這是數學史上著名的"理髮師悖論",請分析這裡麵包含的邏輯矛盾。

分析:理髮師給不給自己刮鬍子呢?只有兩種情況:不給自己刮,或者給自己刮。

如果理髮師不給自己刮鬍子,那麼按照他的規定(我一定要給那些自己不刮鬍子的人刮鬍子),他就應該給自己刮鬍子。這就是說,從理髮師不給自己刮鬍子出發,必然推出理髮師應該給自己刮鬍子的結論,這本身就構成邏輯矛盾。

如果理髮師給自己刮鬍子,那麼按照他的規定(我只給那些自己不刮鬍吵鋒子的人刮鬍子),他就應該不給自己刮鬍子。這就是說,從理髮師給自己刮鬍子出發,必然推出理髮師應該不給自己刮鬍子的結論,這本身也是乙個邏輯矛盾。

3、乙個賣「生髮靈」的藥販正在繪聲繪色地推銷產品「生髮靈」:「我的『生髮靈』無論怎樣的禿頭都可以使其長出頭髮來,半個月見效!」正當他將自己的產品吹捧得天花亂墜之時,突然一陣風將他的帽子吹掉了,原來他本人就是個禿頭!

顧客便問:「你的生髮靈那麼靈,你為什麼不讓自己的頭上長出頭髮來呢?」一番話,把藥販問得啞口無言,瞠目結舌。

4、某領導信誓旦旦地說要廉政,一日,有人送他禮物,他不收,於是別人又拿出一萬元現金出來,他接了下來,說:「我怎麼能收你的禮物呢,下不為例呀!」

5、最著名的是廣公升坦晌告詞: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6、某局長自稱對愛情忠貞,反對婚外情,那天他自己在二奶家裡接到單位裡乙個同事因搞婚外戀而鬧離婚的**,他說:我們單位絕對不允許有這種情況出現。

7、有人說,我從來不信迷信,不信邪,不怕鬼,一身正氣,也不怕什麼壞人,可是晚上回家時,他還要乙個朋友送他回去。

2樓:網友

古時鄭國有乙個人想買一雙鞋,就在家裡把自己腳的大小量好了尺寸。他來到了集市上賣鞋的店鋪裡,看好了一雙鞋,正準備買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量好的尺寸放在家裡忘了帶來了,就說忘了帶尺寸,回家拿來尺寸再買,所以就往回走。旁邊的人問他,你給自己買鞋,為啥不直接試試大小,非按原本的尺寸幹啥?

鄭國的那人就說,我寧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適,腳卻不一定準確。後來人們就用「鄭人買履」來形容和譏笑那些不顧客觀實際,搞教條主義的人。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

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

寧信度,無自信也。」

鄭國有乙個人想去買一雙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畫了乙個底樣的尺碼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買鞋子時,忘記把量好的尺碼帶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說:

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碼來了。」於是,趕緊跑回去拿底樣。等他趕回來時,集市已經散脊亂棗了,鞋子也就沒有買成。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鞋子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評點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陪檔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連鞋子也買不到。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櫻拆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也許是不會有的吧?

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本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本本上寫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本本上寫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

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3樓:蕭曦

1)某藥販正在繪聲繪色地推銷產品「去斑靈」:「我的『去斑靈』無論怎樣頑固的疤痕都可以使其褪去,半個月馬上見效!」正當他將自己的產品吹捧得天花亂墜之時,有個顧客突然發問了:

你的藥療效那麼好,為什麼你耳根的那條難看的傷疤沒有被褪去呢?」真是乙個聰明的顧客,一番話,把卜尺藥販問得啞口無言,瞠目純燃結舌。

2)有一次,我去理髮店剃頭。剃完頭,我要求店主給我洗個頭,店主很不樂意。她振振有辭地說:

小弟弟,可要節約水資源呀!..就這樣她嘰裡呱啦地講了許久,終於把我打發走了。可是,我剛剛跨出店門一步,就聽見「嘩啦啦」的流水聲。

回頭一看,店主自己卻在那兒浪費水,嗨!做弊虛真是自相矛盾!

3)甲某赴宴。請客的人點菜,點了一盤水果。那種水果是青綠色的,翠生生的,十分惹人喜愛。

其他人吃得津津有味,惟獨甲某一動不動。有人問:「你怎麼不吃呀?

你沒看到麼?這種果子表面呈青綠色,按照書本上所說,一定是又苦又澀,我不吃。」「不,不,不,這種水果原本就是綠色的,吃乙個,沒關係。

不,我不吃。」甲某態度十分堅定。可是每種事物,不去嘗試,怎能知道它的特性呢?

4樓:閃亮逍遙

鄭人買履》的譯文:鄭國有個想買鞋的人兄談辯,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腳,然後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卻忘了帶尺碼。已經拿到了鞋,就說:

我忘了拿尺碼。」便返回家中取尺碼。再返回集市時羨缺,集市已經散了,於是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用腳試試鞋呢?」他說:

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鄭人買履》則借乙個寧可相信自己腳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的人,譏諷墨守成規、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侍旦的人。兩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言簡意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從反面給人啟迪,耐人尋味。

矛盾的例子有哪些

5樓:十二指哥

矛盾可以分為對立矛盾和非對立矛盾,下面分別舉例:

1. 對立矛盾。

對立粗緩矛盾是指矛盾雙方之間的關係是互相排斥、互相對立大薯的。例如:

資本與勞動的矛盾。

自由與平等的矛盾。

自由和平等是人們普遍追求的目標,但有時候追求自由會影響平等,追求平等會影響自由,這就形成了自由與平等的對立矛盾。

2. 非對立矛盾。

非對立矛盾是指矛盾雙方滾凳者之間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例如:

太陽與地球的矛盾。

太陽和地球之間存在引力,太陽提供能量,地球依靠太陽的能量生存,這是一種非對立的矛盾。

外貿和國內貿的矛盾。

外貿和國內貿可以互相補充,通過互相依存和合作使得經濟秩序井然,這是一種非對立的矛盾。

6樓:九九

說話自相矛漏液盾的例子就是像《矛與盾》一樣,要簡要,舉個例子:電視上腦白金的廣告 ..

再舉乙個例子: 乙個年輕人對大發明家愛迪生說:"我有乙個偉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發明一種。

舉例三: 會場上人聲鼎沸,笑聲轟鳴。主持者振臂高呼:「都不要講話!」懊,他忘掉了自己也在。

比如:今天我好忙啊,睡了一整天的覺。 一兆罩個警察叫乙個人不要動,那個人不動 ,警返猜物察說手舉起。

生活中處處充滿矛盾,所謂矛盾就是一種辯證的對立統一關係。 列如,上網與學習的關係,兩者就。

矛盾的例子有哪些?

7樓:生活對對碰

明明知道吸菸有害健康,有人卻還吸菸。明知真愛無價,卻有人選擇錢多的物件。

1、矛和盾,比喻言行自相牴觸。

2、辯證法上指客觀事物和人類思維內部各個對立面之間互相依賴又互相排斥的關係。

簡介

有個賣矛和盾的人,稱讚他的盾的堅固:「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一會兒又讚美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

有人問他:「用你的矛來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刺不破的盾和什麼都刺得破的矛,這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所以這就是自相矛盾。

生活中矛盾的例子有哪些?

8樓:潔白又精練的喜鵲

1、明明知道吸菸有害健康,有人卻還吸菸。

2、明知真愛無價,卻有人選擇錢多的物件。

3、明知道德標準,卻有人做二奶、三奶。

4、明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人卻樂於做丁克家庭,老來卻又恨膝下無兒。

5、教育孩子要誠實,可生活中我們圓物多多少少編著善意或非善意的謊言。

6、明做慧知顧客享用了自己橘胡液的產品有一定風險危險,有商家卻昧著良心生產毒害消費者的產品。

7、明知有些東西多吃無益,可我們卻管不了自己的嘴,吃得不亦樂乎。

8、天天吹噓要環保,用起一次性產品卻連眉毛都不皺一下。

9、明知用了某些產品也不會回到二八妙齡,女士們卻毫不猶豫拋灑自己的money!

矛與盾的故事利與弊

9樓:

摘要。故事:有一天,乙個人問另乙個人:

如果用一把能刺破任何盾的矛,攻擊一面無法被刺穿的盾,那會發生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的,如果有一把能刺穿一切盾的矛,那麼再配上一面無法被刺穿的盾,這兩個條件形成了一種悖論:如果矛可以刺透這個盾,那麼這個盾就不是無法被刺透的;如果這個盾不被矛刺穿,那麼這把矛就不是可以刺透任何盾的。

兩者一起在邏輯上構成了一種悖論哦。

親親請看看以下

故事:有一天,乙個人問另乙個人:「如果用一把能刺破任何盾的指漏矛,攻擊一面無法被刺穿的盾,那會發生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的,如果有一把能刺穿一切盾的矛,那麼再配帶逗好上一面無法被刺穿的盾,這兩個條件形成了一種悖論:如果矛可以刺透這個盾,那麼這個盾就不是無法被刺透的;如果這個盾不被矛刺穿,那麼這把矛就不是可以刺透任何盾的。兩者一起在邏輯上蠢鉛構成了一種悖論哦。

故事的利:這個傳說中茄野御的問題本身展示了邏輯學中關於「類比推理」和「命題的內涵和外延」的問題。矛和盾都是事物顫巖,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內涵的,而這個謎題的學術價值在於強調了內涵和外延之間的關脊告系。

故事的弊:有人認為這個遲歲故事是無聊的因為它沒有實際的應用。此外,有些人認為這個故事的問題是無法解決談旦態的,因此這種故事引發了一些哲學上的問題,例如當沒有答案時,我們該如何追求真理。

由於這個含源問題是「造物主」問題的乙個變體,因此人們也開始研究這個故事是否與神論和宗教問題相關。

生活中比的應用例子,生活中比的例子。

範圍大。說的不清楚。混凝土中沙石 水泥 水的比是2 1 1 某單位男女職工人數的比是2 1 糖水中糖和水的比是1 10等。比為1 水的是1 1,比例是1 手和心臟的比是1 1,脖子和手腕的周長比是2 1 都是生活中的比。你說的是事物的比。化學成分的比。還是社會之間人與人的比。生活中比的例子 1 混凝...

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有例子嗎

首先,主次矛盾前提是多個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是在一個矛盾中。看到這裡應該覺得滿簡單的了吧,但是到這裡還是有很多同學會出錯,因為在做題中有時很難分清到底是在講一個矛盾還是多個。然後,你只要知道主要矛盾是什麼,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麼就可以了。有個便捷的方式,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決定事物的性質的,比...

生活中比的例子

生活中比的例子有 1,比為1 0.618。2,身高和體重 5 1。3,某單位男女職工人數的比是2 1。4,中國國旗 3 2。5,脖子和手腕的周長比是2 1 混凝土中沙石 水泥 水的比是2 1 糖水中糖和水的比是1 10 比為1 0.618 身高和體重 5 1 某單位男女職工人數的比是2 1 中國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