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拼音化不一定是拉丁字母,也不一定完全拼音化。日語就是成功的例子。
漢字同音字太多,但漢語有譽茄大量助詞、語氣詞、嘆詞、擬聲詞和外來語,這部分詞完全可以寫成拼音文字。日本就是這麼幹的。
最合適的就是注音符號和漢字混合。
注音符號的問題在於:注音符號是線性書寫,顯得冗長且不協調。
四十幾個注音字母總比上千個漢字易於學習。大陸搶回注音字母,然後模仿韓文把注音符號組成方塊(不再線性書寫),就可以實現拼音化:
1、語氣詞、助詞(「的地得」暫時用同乙個拼音字前後加撇區分,如同英語處理s)、嘆詞、擬聲詞和外來語一律改成拼音字。
常用字中剩餘的字(刪除擬聲詞等後剩餘的字)保留,作為當用漢字制限。必要時,當用漢字慶裂察可以繼續簡化。
3、創立新的拉丁化轉寫方案,僅用於對外轉寫。語法方面鬆動規範,允許進一步歐化(時態字尾、定語後置源褲、狀語後置等,非強制)。
2樓:子車憶晴
漢字是否能夠實現拼音化,是乙個備受爭議棗帆的話題。
一方面,漢字作為漢語書寫的主體,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其表意特性是拼音文字所無法替代的。同時,漢字的讀音和拼寫之間存在著複雜的關係,這也是漢字拼音化的難點之一。
另一方面,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語言交流的需要,漢字的拼音化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通過拼音化,漢字的發音可以得到更加準確的標註和傳播,有助於漢語的語音教學和口語交流。此外,拼音化還可以提高漢字的輸入速度和凳祥雹識讀效率,有利於漢字在資訊化時代的普及和應用。
因此,是否要實現漢字拼音化,是乙個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和利弊得失的問題。目前,雖然有一些拼音化的嘗試和實踐,但並沒有在主流的漢字書寫和文宴困化傳承中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應用。同時,隨著漢字的研究和發展,我們也可以探索更加靈活和多樣化的漢字書寫方式,以適應不同領域和場景的需求。
3樓:卡爾
拼音不能帶替漢字。舉例:下面是我國語言學家,**家趙元任。
先生寫的小文章:《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
虧畢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
氏拾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銷源芹石裂公升室。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
試釋是事。這篇文章雖然是「遊戲文」,但它說明我國文字中同音字之多,上文就是用「shi」這個音節的四聲共32個詞寫成。如果只寫拼音,聽者不僅聽不懂,可能都會跑向洗手間了。
談談漢字拼音化
4樓:華源網路
剛剛搞清楚,漢字拼音化(即用拼音文字取代方塊漢字),直到1986年1月才結束官方推動。
下面是相關說明。
貼出兩篇**的全文(含一篇文章的摘要,因為其正文無刊名),另一篇文章中的3頁(作者是時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劉導生),共16頁。
文章有頁碼。擇其要者介紹,用頁碼指稱原文位置。
1 重要術語(僅說明在列舉文章中使用的意義)
漢字拼音化 用拉丁文字取代漢字(160頁)。在節選的文章中使用漢字拉丁化,意思相同。
拼音漢字 用字母表達出來的漢字(118)
表意漢字 現行漢字(118)
文字改革 用拼音漢字取代表意漢字(118)
2 官方推動到1986年才結束(原文是「拼音化運動才逐漸淡出中國語文現代化工作範疇」,若在工作範疇之內,當然是作為工作佈置下去。逐漸淡出這個用語可能說明不是馬上停止)(162頁)
3 118-121是一篇文章,1983年的,作者的觀點是要儘快廢除表意漢字。注意文章在官方推動期間發表。發出此文用以佐證當時的氛圍。
4 節選兩頁的文章是86年時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劉導生寫的,他說當了三年,上任是1985年3月。
他是1986年1月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的報告人,這次會議決定在乙個時期保持漢字形體的穩定,從而暫時結束對廢除方塊漢字的官方推動。發出來是說明這個史實。
26頁說明作者的身份,另外他文中提到1933年接觸到的拉丁化拼音文字,這是一種廢除了漢字的拉丁字母文字,在一些地方一直使用到1955年(一說58年,有不同說法是可能的,因為一種語言的停止不可能立即傳導到所有人,會有乙個過程)。它叫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出版有報紙書籍。
此處不敘述,感興趣的可,可以找到報紙和書籍的一些**。
27頁說明他剛上任時的情況,可以看出當時漢字拼音化的勢頭很足,但他持謹慎態度,因而受到指責。他指出當時文字改革委員會中反對漢字拉丁化的幹部只是少數,意見不佔主導。說明官方推動漢字拉丁化是事實。
注意當時至少已經是1985年3月了。
29頁介紹1986年1月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他的報告中第一點要求文字改革不能急於求成,應該主要指漢字拼音化,第二點更明確相當長的時期不能用拼音文字代替漢字。這兩點結束了對漢字拼音化的官方推動。第三點是保持漢字形體在乙個時期穩定,應該是指不繼續簡化字。
第四點是推廣普通話。
漢字的拼音化問題
5樓:科技阿胡
問:我想研究漢字的拼音化問題,您認為是否妥當?
答:20世紀50年代曾經將漢字的拼音化作為文字改滾豎物革的方向。1986年召開的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不再提拼音化方向。
當前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是促進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使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大液更好地發揮作用。
至於漢字拼音化,不屬於當前語言文字工作的任務。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纖仔。"漢字作為國家的法定文字,還要繼續發揮作用。
個人當然可以研究漢字拼音化問題,但是作為國家的語言文字政策,則是推行規範漢字,促進全社會的用字規範化。漢字規範化方面,當前的任務是研究和整理現,行漢字,制訂各項有關標準。
因此,我個人建議,您最好進行語言文字的本體研究或應用研究。
在古代,漢字為什麼未能實現拼音化
6樓:牧羊
漢字拼音化的爭論自五四運動至今就沒有停止過,正反雙方各持己見,沒有結論。
在中國古代,由於沒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認識漢字、讀出漢字,只好用漢字來注音。這樣便先後產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反對漢字拼音化的最大理由是同音詞,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是字,單音節,突出語義,現行的漢字型系基本上符合漢語的結構特點,因而幾千年來一直沿用下來而沒有進行體系性的改革。漢語的音節結構比較簡單,數量有限,而字數很多,要比音節多好幾十倍,因而語言中的同音字特別多,例如漢字「吃」對應乙個唯一的拼音就是「chi」,但拼音字「吃」可能是「吃翅持尺池齒馳」。眾所周知,漢語中的同音字相當多,而如果大多數乙個拼音字包含的意義太多,則將在拼音中文的記憶和使用過程中造成巨大的困難。
這也是許多人反對拼音化最有力的理由。再如,「dan」這個音節所表達的漢字就有13個,而「yi」這個音節,字竟有91個之多,一旦實現拼音化,這些原來由字形來區別的字就無法識別,勢必會給語言文字的使用帶來麻煩和混亂。
漢字的實際情況來看,漢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短長。從文字的穩固性來看,漢字反而比拼音文字優越,它跨時間、貫穿古今;跨地域,溝通方言間的聯絡,有利於民族間的團結。如果漢字實行拼音化,就會嚴重妨礙各地區人民的交往,破壞國家的統一。
我國是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其中優秀的文化歷史傳統通過漢字記載下來的。如果 廢棄漢字,就會中斷我們的文化歷史傳統。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即使其它的條件已經具備,漢字也無法進行拼音化的改革。
其實,如果說拼音化,漢字到現在都沒有拼音化,只是能用拼音來註解讀音而已。拼音化是指不再用我們的漢字書寫方式來書寫,只用字母來書寫。
參考資料。
7樓:班瀅渟
保守豬!漢字多病害!是個老牛車夾腳破鞋!不合時代發展,用電車共同語拼音字是必須的,是科學完善的!保守反改革成拼音字是豬螳螂擋車!
8樓:日白天青
火候未到,任何事物都有乙個自然的發展過程。就像蘋果在春天不會結出果子;小孩子挑不動百斤重擔;玩遊戲時沒到那個分數就公升不了級,道理都是一樣的。
漢字型系能不能改革,實現拼音化
9樓:網友
漢字型系還不能改革實現拼音化,原因有五個:
1)漢字漢語的語素。
基本上是單音節。
的,漢字的語素-音節文字型系基本上符合漢語的結構特點。
2)漢字具備較好的區別同音語素或同音詞的功能。
3)和拼音文字相比,漢字具有更強的超方言的功能。目前普通話還不普及,漢字能起到溝通各方言地區交際、有利於民族團結。
的重要作用。
4)和拼音文字相比,漢字具有更強的超時間性。
5)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漢字已經記錄了豐富的文字,漢字對於文化遺產的繼承是必不可少的。實現拼音化,會中斷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
所以,從漢語的實際情況,還難以實現拼音化;從文字本身的狀態來看,漢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長短,漢字穩固性強,可以超越時間、貫通古今;還有基於文化繼承方面的考慮,漢字都無法進行拼音化。因此,沒有對漢字型系進行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什麼是漢語拼音化?儘量詳細!
10樓:網友
漢語拼音化是用拼音文字書寫漢語,創造一種新的漢語書寫體系。這種漢語書寫方式可以與漢字共存、與漢字混用,也可以代替漢字。
這裡的拼音文字不僅指拉丁字母,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記音符號。
在20世紀初,近代科技文明傳入中國之後,中國人發現漢字學習困難,學習時間長,同時漢字難以使用電報和打字機等方式進行傳遞,鉛字印刷書刊也很困難。因此當時的有識之士認為,為解決這一問題就要簡化漢字甚至改革漢語的書寫體系。
在白話文代替了文言文之後,漢語書寫的改革也逐漸。學者們提供出過一些方案,也曾經出版過完全用拼音拼寫的書,但都沒有試行。
新中國成立後,***主席指出漢語拼音化改革要分為兩步走,第一步研究出輔助漢語拼讀的方案,第二步再考慮拼音化。
漢語拼音方案」1955~1957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 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訂,1958年2月1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佈,完成了第一步。
在這一時期,也先後為一些少數民族創制了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
漢語拼音化並非是中國獨有的改革,在二戰後,日本和南韓相繼頒佈檔案,減少了通用漢字的數量,且進行了完全採用拼音的試驗;朝鮮則廢除了漢字;越南廢除了喃字而改用拼音。這一切說明漢字拼音化是當時世界的趨勢。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人們開始研究用計算機進行文書處理。我們要感謝漢字編碼方法,感謝王碼五筆代表的漢語輸入法和雷射照排技術,正是他們使得我們的漢字能適應在計算機時代並且發揚光大;同時教育的普及,也使得漢字拼音化不再那麼必要了。
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同時漢語的詞語常用詞語是單音節或雙音節的。這決定了漢語完全用語音分辨難度較大。正是因為漢字,漢語的表達更加簡潔,漢字已深深植入我們的漢語中,難以和語音分離。
拼音翻譯成漢字,拼音線上翻譯為漢字
是ch u寫出漢子嗎?漢語裡ch u有很多個,下面這些填上都可以。仇籌愁綢稠酬惆 要翻譯的是chou嗎?有愁,籌,仇,稠,酬,綢。選一個就行了 ch u,愁 發愁 籌 籌款 仇 仇人 稠 綢緞 酬 報酬 惆 惆悵 ch u 仇 愁 綢 chou二聲 愁 組詞 鄉愁,憂愁,愁思 抽,臭,愁,仇,酬,酬...
拼音翻譯成漢字,拼音翻譯漢字線上翻譯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卜運算元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我好喜歡這首詩!只願軍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拼音翻譯成漢字 ji r w sh y zh baini o,假 如我...
php中有漢字轉拼音,那如果用拼音去找漢字怎麼弄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宋瞳鎮宋疃村餘家組 漢字轉拼音原理是從自定義的字型檔查詢漢字取拼音,要實現拼音轉漢字也是同理。但我粗略考慮了下,覺得實現的成本太高,基本沒有去實現的價值。因為漢字轉拼音即使有多音字,那也有限,但是拼音轉漢字你得想想字型檔的規模得多大,首先得有類似這樣的陣列字型檔 array 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