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是如何稱象的,曹衝是怎樣稱象的

2021-03-04 01:48:34 字數 4460 閱讀 4990

1樓:手機使用者

(起床了嗎,那就開始聽故事吧~)

小古文第23、24課.***

01:56

來自網路

小古文100課

第23課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輕重。不能稱。操之幼子名衝。告操曰:「置象於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複稱他物,則象重可知矣。」

第24課

道邊李苦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編者按:《小古文100課》簡介

《小學生小古文一百課(套裝共2冊)》是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精選了100課最好讀、最有趣的文言誦讀篇目,有對文言字詞的淺顯解釋,每篇文後還精心創設了最好玩、最輕鬆的學習方法,給小學生最純正也最受用的文言啟蒙。《小學生小古文一百課(套裝共2冊)》是國家級課題"新經典"實驗課題的重點課程專案。

小古文怎麼學?粗知大意,背下來再說!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

讀小古文,我們所積累的,難道僅是文言詞彙和語言嗎?當然不是,因為讀、因為誦、因為熟、因為化,隨同小古文一起生長為我們精神血肉的,是中國思維、中國智慧、中國情懷、中國美感、中國氣派、中國意識,那便是中國人之為中國人的中國靈魂。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

學小古文能讓我們明白許多深刻的哲理和基本的為人處世的禮儀,還能懂得許多歷史人物、史實、風俗、典故等文化知識。這樣,就能做到「知書達理」,言談舉止就會顯得溫文儒雅。

――全國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吳忠豪

有聽子涵?

曹衝是怎樣稱象的

2樓:番茄爸爸的夫君

1、把象拉到船上,看船沉下了多深,在與水平面接觸的地方作個記號。

2、把象拉上來,往船上加石頭,一直加到船沉到記號處為止。

3、稱一下船上的石頭有多重。

曹衝稱象的原理

1、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

2、聰明的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

3樓:匿名使用者

利用水的浮力,用石頭代替大象,把同水位的石頭重量合成大象的重量。

曹衝是怎樣稱象的?請用簡潔的話寫下來

4樓:神射sss手

你好朋友,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

5樓:匿名使用者

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

6樓:匿名使用者

把大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沒過船痕跡的地方刻上記號,再把實物裝到船上,讓船一點點再次沉下去,當沉到記號處時,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這個主要是等量交換的意思吧?用一樣重的物品,然後分割成很多小部分,然後再慢慢撐

7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曹衝的話夠簡潔了,還要怎麼簡潔啊?大象裝船上留下水紋記號,化成石頭到記號處,再稱石頭重量,就得出大象重量了。

8樓:神靈物合一

先用船載大象,畫出吃水線,再把石頭放入船中,直到船下沉到吃水線為止,然後再稱石頭的重量。

「曹衝稱象」的典故是講的什麼故事,曹衝是如何稱大象的?

9樓:半程馬拉

曹衝是曹操眾多兒子中比較傑出的一位,小小年紀卻聰明過人,奈何曹衝太過聰明,

雖然深得曹操喜歡,但是也防不住明槍暗箭,還未等他立功建業,年紀輕輕便死掉了。雖然曹衝英年早逝,但是「曹衝稱象」的典故卻流傳下來了。下面我們來大略看看「曹衝稱象」這個典故的始末。

話說東漢末年時期,曹操得了一頭大象,大象體型巨大,人們想要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大象太重了,他們難以移動大象來方便自己稱量。一群人圍著大象轉了好幾圈也沒想到合適的辦法。稱大象看似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卻讓古人琢磨了半天還找不到法子。

但是曹操的小兒子天資聰穎,瞭解到眾人在為稱象苦思冥想後哈哈一笑,心中生出一計,拍拍小手便開始巧妙稱象。

小小年紀的他首先要人幫忙把大象趕到船上,等到大象到船上以後,曹衝便沿著船體側面與水面齊平的地方畫了一條線。接下來,曹衝又讓人把大象趕下船,然後往船裡放入石頭,船因此向下沉,直到水面與曹衝先前畫的那條線重合的時候,曹衝便命人不再放石頭。

眾人看到這裡大致就明白了,皆拍手稱讚曹衝的機智頭腦。曹衝此舉不就是將大象的重量通過船的升降換算成石頭的重量嗎?大象不好稱,而一塊一塊的石頭卻很好稱。

一個小小孩童居然想到這樣巧妙的辦法,曹衝確實是個小天才。

10樓:嫣然

「曹衝稱象」的故事講的是曹衝利用小船來稱大象,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11樓:肉嘟嘟肉嘟

曹衝稱象講的是曹衝將大象放在大船上,標記水沒過船的地方,之後再用一些石頭放在大船上讓水沒過之前大象在船上標記過的地方,再稱這些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12樓:匿名使用者

曹衝稱象中曹衝是用船和石頭的方法來稱出一隻大象的體重的,可以看出曹衝十分的聰明和有創造力。

13樓:餘溫

曹衝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就能知道了。

14樓:叨叨

曹衝稱象是曹衝讓象先站在船上,然後刻下標記再將石塊放到船上到達標記處,然後通過稱量石塊的重量來得出象的重量。

15樓:水掌櫃是我

講的是怎麼能夠知道大象的體重,他用的是等量轉換的

概念,讓大象在船上,看船下沉多少,然後用同樣的石頭放到船上去,在船下沉到與大象在船上同樣的位置時,這個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而石頭的是可以分開稱的,這樣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16樓:藺七柒

發生在三國時期,曹衝將大象趕到一條船上,記錄船沉在哪個地方,然後往那條船上放石頭,直到船沉到大象在的時候沉的地方,最後稱出石頭重量。

17樓:時薄涼年

先把大象趕到船上,在沿著船體側面與水面齊平的地方畫了一條線。接下來,把大象趕下船後往船裡放入石頭,直到水面與曹衝先前畫的那條線重合的時候,在通過稱量石塊的重量來得出象的重量。

18樓:窮加布

在三國時代,一次吳國送來一頭大象,大家都在商議如何能將大象的體重秤出來,曹衝想到,記錄大象在船裡水的位置,再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19樓:溫晴cc丶

三國時期,曹衝是個非常聰明的少年,有一次吳國送來大象,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不知道怎麼給他稱重的時候,曹衝說可以讓它上船,測量水位線的差異來稱重。

曹衝是怎樣稱象的?

20樓:番茄爸爸的夫君

1、把象拉到船上,看船沉下了多深,在與水平面接觸的地方作個記號。

2、把象拉上來,往船上加石頭,一直加到船沉到記號處為止。

3、稱一下船上的石頭有多重。

曹衝稱象的原理

1、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

2、聰明的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

曹衝如何稱象,請用自己的語言簡潔說一說其是道理。

21樓:匿名使用者

1.把象拉到船上,看船沉下了多深,在與水平面接觸的地方作個記號.

2.把象拉上來,往船上加石頭,一直加到船沉到記號處為止.

3.稱一下船上的石頭有多重

曹衝稱象的故事說明了如何以小求大和證明了密度決定沉浮的道理,而與所謂『浮力定律』則無關。

22樓:匿名使用者

曹衝說:「把大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沒過船痕跡的地方刻上記號,再把實物裝到船上,讓船一點點再次沉下去,當沉到記號處時,大象的重量就可以知道了」

23樓:e落櫻凝

先把大象拉到一條放在河中的船上,在水平面上做記號。在把象拉上來,往船裡放石頭,直到船沉到記號處為止。再把船上的石頭稱一下有多重 。稱出來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這個故事說明了如何以小求大和證明了密度決定沉浮的道理,而與所謂『浮力定律』則無關。

24樓:實踐第一

曹衝稱象的故事說明了如何以小求大和證明了密度決定沉浮的道理,而與所謂『浮力定律』則無關。

曹充是怎樣稱象,曹衝是怎樣稱象的

講一個小孩子稱大象的故事。這小孩子名叫曹衝。曹衝的父親曹操是個大官,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隻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 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麼稱法呢?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們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秤象的辦法。正...

曹衝稱象裡面的主要人物是誰,在《曹衝稱象》的故事中說曹衝是曹操的兒子,可在《三國演義》中為什麼沒有曹衝這個人物呢?

曹衝曹衝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 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嘿!這...

比曹衝稱象更好的辦法,比曹衝稱象更好的辦法有嗎?

我想出題的意圖是 在現在時代吧 就是用電子稱 或磅 趕到滿的池水中漫出的水就是他的質量 直接把大象趕上大的電子稱!比曹衝稱象更好的辦法有嗎?古代的 找一像天平或翹翹板之類東西讓大象在天平的一端,而在另一端放石頭,待兩邊平衡時稱石頭重量,也就得出了大象重量。拓展 1 原理 曹衝稱象 2 在中國幾乎是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