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孔明表示:老子要北伐皇上你看著辦
具體內容:先皇死得早,老子要繼承他未盡的遺志,有很多人幫你搞定各種事情,你一定要做個好皇帝,我很愛劉備,我很辛苦,我一定要北伐,我走了
2樓:刻意保留
」禪「你這傻x。自從趙雲救汝於長阪坡,被汝父執於黃土之上後。汝智商明顯偏低。
吾要事纏身,分身乏術,不能時刻叮囑汝於左右,汝能否長點心,看看這江山社稷,給你爹掙點氣。唄跟小人在一起鬼混。多接近賢能之人!!
《出師表》的主旨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前出師表》出自《三國志·蜀志》本傳。當時為建興五年,蜀漢已從劉備殂亡的**中恢復過來,外結孫吳,內定南中,勵清吏政,兵精糧足;諸葛亮認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實現劉備匡復漢室的遺願。於是,決意率軍北進,準備征伐曹魏。
臨行上書後主劉禪,強調自己為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臨終託咐,以「討賊興復」作為自己的職責,並規勸後主採納忠言,和輯臣吏,勵志自振,使他能專心一致於北伐大業。
「表」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專為臣下對君王進行陳述求請時使用,類似的還有「章」、「奏」、「議」等。本文表達了作者審慎勤懇、以伐魏興漢為己任的忠貞之志和誨誡後主不忘先帝遺願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摯,文筆酣暢,是古代散文中的傑出作品。
《後出師表》是《前出師表》的姊妹篇,寫於建興六年(228)。由於《三國志》本傳中不載,《文選》裡也不見選錄,而是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在註文中引自張儼《默記》,所以,有人認為此表是偽作。但也有人認為,從體例文風來看,後表與前表並無二致;而且《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中,諸葛恪說:
「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嘆息也。」所指可能即系後表。
《後出師表》作於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大臣們對再次北出征伐頗有異議。諸葛亮立論於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後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為了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正因為本表涉及軍事態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表。
表中「鞠躬盡力,死而後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令人讀來肅然起敬。
4樓:匿名使用者
告誡後主劉禪要親賢遠佞
5樓:匿名使用者
一、主旨概述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後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後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後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對後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決心。
二、結構內容
本文分三部分,全都著眼於「出師」二字。第一部分談治國的大計,是為了消除出師的後顧之憂。諸葛亮這次出師時,劉禪才20歲,又昏庸無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受壞人蠱惑,必將導致國內政局不穩,對前方產生重大影響。
正因為如此,諸葛亮在這個部分裡不僅向劉禪反覆闡明開張聖聽、嚴明賞罰和親賢遠佞的道理,而且薦舉人才來管理「宮中之事」和「營中之事」。消除了這個後顧之憂,諸葛亮才能專力伐魏。第二部分是關於出師這一決策的說明。
這種說明不同於奏議,不是反覆陳說出師的利弊得失,而是陳情式的,就是陳述作者的心願。為此,諸葛亮歷敘身世,從「躬耕」說到「遂許先帝以驅馳」,又從劉備臨崩寄大事說到自己的決心,其間五次提到「先帝」,極力表達自己「感激」和「憂嘆」的心情;最後集中到一點,將出師伐魏視為「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這樣來說明出師的決策既能打動君主,又有利於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
第三部分歸結全篇主旨。由此可見,本文結構具有重點突出、邏輯嚴密的特點。
《出師表》
三、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
由於本文是秦章,是作者出師前向後主劉禪一地的恩主先帝劉備的兒子,現今的蜀國皇帝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興復雙室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在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以做到對劉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達到勸諫的目的。論述切中要害,分析透闢,針對性強,寓情於議,值理交融,言詞懇切,說服力強。敘事寓情於事,委婉動人,感情真摯。
所敘之事,如推薦賢才,講身世,談經歷,都是為議論服務,使他對劉禪提的建議與要求,有理有據,更能使人信服。
由於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託付國家大事之任,此文全篇為他的「報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貫穿。在文中,他滿懷深情念先帝(提到先帝之處13次),滿腔摯愛諫後主(7次提及陛下),他對劉彈的反覆幼諫,諄諄叮嚀,言辭懇切,語重心長。忠義之理,殷切之情,處處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現了他這位元老重臣對劉氏父子的忠肝義膽。
統觀全文,開篇論及形勢以警其(劉禪)心,繼之以進諫舉賢以正其治,轉而自述平生以動其情,結尾點明興漢之主旨以勵其志。文中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更增加哀婉懇切之情。全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理至情濃,情理交融,使文章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從而成為千古「至文」,歷來為忠良義上推崇和傳誦。
四、質樸、懇切而精練的語言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劉禪著想,殷切期望他繼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復漢室」之大業。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質樸、懇切的語言風格。他心之所想,筆之所寫,請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
全文不用典,無比喻,去華麗,重真情實感,處處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長輩的口吻。
本文語言精煉,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對偶句式,如『特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上忘身於外」、「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這體現了東漢末年駢體文流行的時代風尚。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詞,是出於諸葛亮的首創,不少詞經過他的提煉,後來成為富有生命力的成語,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出師表》表達了什麼主題
6樓:凡空
出師表通過對後主劉禪提出開張聖聽,賞罰分明,親賢遠佞的建議,又追述了自己的身世,表明了對蜀漢的忠貞之情,兼用議論,敘事,抒情的表達方式.
字裡行間流露出對蜀漢大業的忠心及請命興師北上的雄渾壯志,抒發了對後主治世的殷切期望和渴望一統中原的決心.
《出師表》這一課文的主旨或中心思想是什麼?
7樓:溪邊影行
主旨概述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後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後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後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對後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決心
諸葛亮 《出師表》 主旨句,中心思想
8樓:匿名使用者
主旨概述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後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後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後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對後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決心
《出師表》的主旨是什麼?
9樓:千決決決決
《出師表》的主旨是:希望後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對後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決心。
寫作背景: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
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評價這篇文章說:「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
南宋詩人陸游評價表文,說道:「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舟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作者簡介:
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早年避亂於荊州,隱居隴畝,藏器待時。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劉備三顧茅廬,始出。
參考資料
360問答
10樓:沉浮繁華
1、主旨概述: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後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後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後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對後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決心。
2、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從當前形勢出發,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並向他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項建議.分三層:
第一層(1自然段)分析當前形勢,提出廣開言路的建議.
第二層(2自然段),提出嚴明賞罰的建議.
第三層(3、4、5自然段)提出親賢遠佞的建議,3自然段,說明出師前在內政上所作的安排.為下文說「親賢」張本.
4自然段,說明出師前在軍政上所作的安排.為下文說「親賢」張本.
5自然段,提出親賢遠佞的建議.承前兩段「薦賢」的內容而來.
第二部分(6、7自然段),以自敘經歷為縱線,以劉備「三顧茅廬」和白帝城託孤為重點,表達作者忠於劉備父子的真摯情感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
6自然段,自敘本志及先帝「三顧茅廬」之恩.
7自然段,追憶白帝城託孤,表示興復漢室的決心.
第三部分(8、9自然段),點明全篇主旨.
8自然段,歸納各方面的責任.
9自然段,表文結束語.
出師表中心思想是什麼,告訴我們什麼,,, 5
11樓:守株待兔的兔寶
中心思想,勸劉禪要廣開言路,親賢臣,遠小人,告訴我們人要經常聽別人勸諫
12樓:徐家百合
闡述自己的衷心及對少主的囑咐與希望,,,整體也就這些
後出師表的全文及主旨內容是什麼,《出師表》的主旨是什麼?
原文 後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 賊,才弱敵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 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
出師表的段意,主旨,中心,急啊,出師表的中心思想
第一部分 1 5自然段 從當前形勢出發,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並向他提出廣開言路 嚴明賞罰 親賢遠佞三項建議。分三層 第一層 1自然段 分析當前形勢,提出廣開言路的建議。第二層 2自然段 提出嚴明賞罰的建議。第三層 3 4 5自然段 提出親賢遠佞的建議,3自然段,說明出師前在內政上所作的安排。為下文...
《出師表》原文
出師表 原文如下 臣亮言 先帝 1 創業 2 未半而中道 3 崩殂 4 今 5 天下三分 6 益州疲弊 7 此 8 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 9 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 10 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 11 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 13 先帝遺德,恢弘 15 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