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鉁樻倳鎳
眾所周之,儒家思想跟法家思想可以說是對立的,不過他們雙方都是以維護社會秩序為目的的,他們之間的差別在於他們對調整社會秩序和達到這種秩序的方法不同罷了。下面就從禮與法 德,出禮入法兩個角度分別闡述些儒法之間的異同。
1、儒家是從根本上否認社會齊平的,認為人既有智叟又有愚公,所以有高低貴賤之分.拿孟子來說,孟子主張的是一個由天子,諸侯,大夫,士所組成的金字塔式的社會, 他最相信的是「勞力者治人,勞心者治於人。」 的階級統治,所以法律應該調整的是社會上大多數的低階民眾,而大夫君子負道,義上的責任即可。
而法家倡導的是同.也就是單獨使用法律來約束整個社會成員,重視法治,反對因貴賤,尊卑而異的禮。
2、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教化的力量,變化人心的方式,達到心理上的改造。使人良善,無奸邪之心,而達到徹底改造,這斷然是法律制裁所達不到的。而法家是根本和儒家完全對立的立場,否認社會可以通過道德教化的方式來維持,更不相信一兩個人的力量足以轉移社會風氣。
儒法之爭在戰國時期達到頂峰,西漢以後儒法之爭逐漸消失。漢武帝后,儒家逐漸成為正統思想,法家逐漸失勢。制度方面,法律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地方官司法權行政權合一,由此可看,儒法之爭雖已在漢代不存在了,而且作為正統學術思想的儒家學派也承認了法律作為治世工具的重要意義。
已不再排斥法治,在禮治為主,法治為輔的原則下,禮治與法治思想已經逐漸趨於折衷調和狀態。正如《漢書》中所云: 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禮則入刑,相為表裡者也。
比較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的異同
2樓:課文你來說
1、歷史背景相同:先秦儒家和法家所產生的歷史背景基本相同。春秋和戰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四分五裂,無論是儒家思想還是法家思想終極目的都是維持社會秩序。
2、作用相同:兩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具有歷史進步性。
二、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的不同點
1、兩者的思想不同
(1)所謂儒家思想,是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作為傳統中國正統思想。可以概括為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同時不否認刑罰的輔助作用。儒家堅持傳統的治道,認為治理百姓應該以禮以德,不應該以法去刑。
而法家認為應該以法治國,人性是好利惡害的,從歷史進化的角度來推行法治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2)所謂法家思想是戰國時期主張「以法治國」的一個學派。法家往往講究亂世要重典,著重強調法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管仲、子產、鄧析、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韓非子。
2、兩者的理論依據不同
儒家思想產生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這也是作為「仁政」之所以可能實行的依據。法家思想產生的理論依據是「性惡論」,認為人性本惡,而且人的惡性是不可能改變的。
3、兩者所維護的社會制度不同
儒家所維護的是特權的禮治,是貴賤有序,儒家所維護的就是貴族的利益即分封世襲制度。法家法律觀就是要充分認識法的重要性和揮發的作用,維護的是新興地主階級建立的封建****集權制度。
4、儒家和法家在統治方面不同
儒家主張的是禮治、德治、人治,所以他重禮和德,而輕法。法家重視法制,甚至會誇大極端法律的作用,以重刑重法來預防犯罪。
3樓:我是龍的傳人
一、儒家
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異同點如下:
(一)相同點
先秦儒家和法家所產生的歷史背景基本相同,他們的思想裡都閃爍著民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具有歷史進步性。
(二)不同點
1. 在對待當時社會的現實方面:儒家堅持傳統的治道,認為治理百姓應該以禮以德,不應該以法以刑。儒家在治國之時沒有認識當初的實行此道的環境已經變了,在這點上看來,儒家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是保守消極的。
而法家認為,應該以法治國,人性是「好利惡善」的,從歷史進化的角度來推行法治的必要性。所以,法家當時對待社會現實是積極的。
2. 儒家思想產生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這也是作為「仁政「之所以可能實行的依據。法家思想產生的理論基礎是性惡論,認為人性本惡,而且人的惡性是不可改變的。
3. 他們兩者所維護的制度不同。儒家所維護的是特權的禮治,是貴賤有序,是法律面前的不平等。儒家所維護的也就是貴族利益的制度即分封世襲制度。
法家的法律觀就是要充分認識法的重要性和發揮法的作用,維護的是新興地主階級建立的封建****集權制度。
4. 儒家和法家在統治方法上面不同。儒家主張的是禮治、德治、人治,所以他重禮和德而輕法。主張恤刑甚殺的刑罰觀,在預防犯罪上用教育的手段為主。
法家注重的是法治,甚至會誇大極端法律的作用。主張「禁奸止過,莫若重刑」,以重法重刑來預防犯罪。
儘管孔孟關於德治的思想反映的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特徵和要求,有其歷史侷限性,但是,他們強調道德教化,重視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卻是值得借鑑的。法家的思想觀點,雖然有其過激的地方,但是依法治國,體現的法律上的平等的觀點也是當時社會進步的一個表現。所以儒家和法家隨有相通之處,也有思想上截然不同的地方。
但是這兩種思想的存在,對當時的社會進步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延伸介紹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
(一)所謂的儒家,是以「興經」為理論經,以「仁義」作為理論核心,以堯舜作為祖先,以周文王周武王作為聖君,以孔子作為創始人,最注重道德的學派。
儒家的法律思想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推崇禮治,主張「為國以禮」。
先秦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孔子-以人入理,突出禮的倫理性和強制性。他的思想主要包括等級法律觀;重德輕刑觀;「為政在人」論;犯罪預防觀;用刑適中論;「父子相隱」論。
孟子-倡導「仁政」,使禮成為國家意志的體現。他的思想主要有養民富民的經濟立法主張;省刑慎刑的法刑觀;輔賢伐暴的君臣關係論;賢人和良法並重的人法關係論。荀子-溝通禮法,使禮理論化,系統化,制度化。
荀子的思想主要包括禮**,德刑論,人治論。
2. 德禮為主、法刑相輔的禮治觀。
主要內容:德禮優於行政;注重教化,恤刑慎刑;為政在人,賢人治國。
3. 強調人治,主張「為政在人」。
認為人治是由德治和禮治派生的。
(二)所謂的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
法家的法律思想特點主要表現在:
1. 關於法的概念法家認為法是由國家制定和公佈的成文規範,包括賞與罰兩種手段,是規範人們行為的準則。
2. 關於法的性質法家認為法具有強制制裁性,法具有客觀公平性,法具有嚴格等級性,法具有時代民情性。
3. 法的起源是與國家的起源聯絡在一起,是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4. 法的作用主要有定分止爭,禁惡止亂,制民勝民和尊君、**。
4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點:
一、從產生背景來看,儒、法家的思想都是在社會動盪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戰國時期產生的;
二、從內容來看,這些思想無疑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和韓非子的對治理國家的各自的態度;
三、從產生的作用來看,都是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
不同點:
一、具體的思想不同:
儒家: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他的所提倡的社會規範思想是「禮」,其核心是「仁」;孟子是孔子之道的忠實捍衛者,他提出了「性善論」,包括「仁」、「義」、「禮」「智」四個「善端」;而荀子則主張人性惡,認為人的惡性本身是無法根本改變的,但是可以用「偽」來抑制人的惡性而使之歸於善;荀子和孟子的人性論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他們都是對孔子「性相近,習相遠」之人性論的發展
法家:法家的集大成者就是韓非,他支援性惡論,提出人際關係的本質是「自力自為」,與孔子的「克己復禮」相反,韓非提倡「不期修古」並且要「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以法用人、以法制定社會契約的法制社會。
二、結果影響不同:
(1) 儒家思想在四分五裂的春秋戰國時期,不適用於具體社會的情況,因而沒有被各個 國家的君王所重用。但是到了社會安定、國家穩定發展的時期,如漢代等,儒家的思想就得到統治者的重視,並且在統治者的大力提倡下,使社會得到空前的發展,國家繁榮昌盛。並且到了後期,董仲舒將儒家與道家相結合,產生出新的社會思想,更加促進社會的發展。
(2) 韓非的法家思想在戰國時期受到的秦統治者的重用,秦始皇利用韓非的法家思想統一了四分五裂的中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國的人,這與韓非的法家的以法治國的思想有重要的關係,也充分體現了韓非的法家思想的重要作用以及適應當時代的發展。
(3) 我們國家現在充分將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也是對儒家和法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5樓:灰驢大仙兒
二者之異:①儒家主張「禮治」,即要求統治者以「禮」(按照先代尤其是西周的禮樂制度)治國;法家主張「法治」,實際上是主張實行君主集權的人治統治,具體來說商鞅主張「法」,申不害主張「術」,慎到主張「勢」,韓非主張「法」、「術」、「勢」合一。②儒家提倡「法先王」,即要求統治者效法古代的聖王(三皇五帝、商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不要輕易變革舊的社會制度;法家提倡「法后王」,即希望統治者勇於改革,為後世君主做出大膽改革的榜樣,認為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五蠹》),不能拘泥於古禮。
③儒家有民本思想,要求統治者推行「仁政」,善待人民,孟子還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荀子認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哀公》);法家完全認同絕對君主**制度,把天下看作君主的私產,把天下臣民都看作君主的奴隸,不允許任何人有獨立思想和人格尊嚴,強調人民對君主的絕對服從。④儒家內部對人性論有不同看法,孔子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 ·陽貨》),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至少可能向善,荀子主張人性本惡而「善」是一種「偽」(後天教育形成的);法家無論何人,全部贊成性惡論,只不過他們所謂的「惡」大多數時候是指不服從君王,蔑視君王權威,挑戰君主**,所以君主本人一般不在「惡」人範疇內。⑤儒家(尤其是孟子)主張依靠推行「仁政」來實現「大一統」,反對兼併戰爭;法家主張依靠強有力的君主推行變法,富國強兵,依靠強大的武力、輔之以血腥的戰爭完成國家「大一統」。
⑥儒家時時刻刻都在講「仁義」,要求提升個人道德修養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法家棄絕仁義道德,主張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公開贊成權術和陰謀詭計。
二者之同:①儒家和法家都主張君主制,都要求建立一種有秩序的社會;②他們都反對諸侯割據混戰,都主張「大一統」,不同之處如前所述是實現手段不同;③二者都主張「有為」,反對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④二者都反對墨家、陰陽家、縱橫家的思想;⑤二者本質上都是集體主義價值觀,都贊成富國強兵,都認為為了國家強盛人民需要做出一定犧牲,不過儒家還能兼顧人民利益,法家完全反對民權;⑥二者都代表了正處於上升階段的新興士人階級的利益,要求一定程度的社會改革,不過儒家只贊成改良,法家要求根本變革,用新制度取代舊制度。
關於道家和儒家的作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有什麼不同
儒家和道家的區別 1 孔老比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師和代表,老子莊子是道家的宗師和代表。孔孟作為儒家 的聖賢,給後世樹立了道德 在倫理意義上 大師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 為己任,富於理想,諄諄教人,死而後已。老莊作為道家的至人,給後世樹立了智慧大師 老 子 和藝術大師 莊子 的形象,...
為什麼儒家思想墨家思想不受重視,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區別,及相同點?
什麼時期。春秋 中國時期是非常盛行的。有 非儒即墨的說法 但是墨家思想是平民的思想,所以不受統治者的重視,最後逐漸衰弱。算了,就說一句,墨家思想狠侷限,一個能與墨家思想進行比較的學說,能強到哪去!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區別,及相同點?儒家的仁愛的意思是說愛是不是說愛有等級有層次的!應該愛自己所屬的小團...
儒家思想主張有什麼影響,儒家思想的影響都有哪些方面
儒家思想的積極影響 1.儒家提出一系列道德範疇 命題 思想豐富了中國傳統道德寶庫。2.衝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對人們思想的侵蝕。3.民為邦本 的民本主義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4.天人合一 的生態倫理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廣闊的思想文化基礎。5.注重理想信念的鼓舞和凝聚作用,成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