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手機使用者
[**摘要]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感受到臨終關懷存在著混亂的局面,解決這一問題不應該缺少死亡教育,而死亡教育不光應該求助於宗教,還可以通過討論生命的意義等來解決,同時解決臨終關懷混亂的介面還應該實現醫療的公平,尊重患者本身的決定以及醫生的專業知識。
作為一名有過**甲等醫院急症工作經歷的臨床醫生,應該都能看到急症室內種種瀕死的病人,有的是突發的傷害事件,如車禍引起的腦外傷,有的是突發的烈性疾病,如急性大面積心急梗塞,但更多的則是慢性疾病終末期的病人,如惡性腫瘤中晚期,肺心病晚期等,在這些醫療行為或者說是臨終關懷中,病患、家屬以及醫生往往都顯得無所適從,身心上都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應該和我國大陸目前死亡教育的嚴重缺乏時有著密切關係的。
從醫學角度上講,人的一生中所佔用的醫療資源很大的一部分都將花費在臨終的數月內。在臨終的那數月內,病患往往承受著面對死亡的巨大恐懼,疾病終末期以及化療、檢查、搶救等醫療行為做帶來的巨大痛苦,而卻很少能得到有效的精神安撫與支撐。作為病患家屬,如何與患者交流,如何接受即將失去親屬的現實,如何在繼續與放棄之間選擇,如何承受心理和經濟等各方面的壓力等都顯得十分的茫然。
就算是接受過專業教育的醫生,再如何給予臨終患者及家屬以支援,尤其是心理支援方面也明顯缺乏系統培訓,大多數經驗都是來自於自身的臨床工作,既不繫統也未必有效。而單單的藥物支援對於臨終患者來說的確是很不夠的。由於患者、家屬及醫生三方面對於臨終關懷認識的不到位,往往就導致了該放棄的不放棄,該**的不**,或者有時還存在著過度**,但是結果卻是患者及家屬的痛苦並未得到很好的減少,而醫生也常常被之束縛手腳,不能很好的行使醫療行為。
要解決這一矛盾,不光要從臨終的那幾個月下手,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死亡教育。人的一生不過百歲,生老病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已經開始面對死亡了,所以死亡教育原本應該貫穿人的一生。
但是在目前,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社會上人們對於「死亡」尤其是仍在世的親人的死亡總是諱莫如深,逢年過節更是如此,總認為死亡是不應該被談及的事物,即使要談也不知道應該談些什麼。死亡到底意味著什麼,到底會帶來些什麼,又會帶走些什麼呢。我們要為死亡準備些什麼,又應該去**尋找死亡的心理寄託呢?
中國古代就有「魂魄」一說,死後「魂」即人的精神就和「魄」即人的肉體分離了,這也就是死亡。在古代各種宗教也許就充當了進行死亡教育的角色,告訴人們死亡或許是羽化成仙,或許是六道輪迴,死亡之後或許可以去一個更好的地方過極樂的生活,或許要去一個地方為自己今生所犯下的罪惡付出代價。在世的親人也可以通過祭祀,禱告,超度等各種方法與死者取得某種聯絡。
**藏傳佛教地區的人們就相信,人是在不斷的輪迴的,和佛、神、妖、畜生等都處在六道輪迴中,死亡只是重新進入輪迴的一個過程,通過死亡,今生的修行可以得到一次總結,或許就可以成佛而跳出輪迴,過上極樂的生活了。因此他們對於死亡並未絲毫的恐懼,也不迴避,一些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喪葬習俗,如**在他們心中也只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一種途徑而已。雖然我們不可能也不會因此而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藏傳佛教的死亡觀,但是由此可見,對於死亡教育,宗教是有著它獨特的優勢的。
但是在如今的漢族居住區域內,宗教的影響力遠沒有到可以規範人們的死亡觀的地步。大多數人只會焚香拜佛,而對於佛家、道家或者**教對於死亡的觀念都不能瞭解也無處瞭解。這也許和我國的宗教帶有很強的實用主義色彩有關,也和宗教出現過很長時間的斷裂期有關,解放後出生的人,都不大可能在一個宗教的環境下成長,而如今他們正是那些正在或者是即將面對死亡的人們,即使他們信奉佛教或者道家的學說,那也多是半路出家,宗教予其作為祈求保佑的途徑的可能性大,而要用宗教規範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進而影響他們對於死亡的看法,往往是不可行的。
而改革開放後至今,雖然佛堂道觀的香火是旺盛了,但是從學校到廟觀,又有誰會去講述如何用宗教來解釋死亡呢,再說,宗教本來就是應該為人們自由選擇的,大範圍的使用宗教來進行死亡教育是否與中國的國情相符合還有待商榷。
還有一種死亡觀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回想革命先烈,董存瑞、黃繼光他們都是在死亡面前顯示出了大無畏精神的人,勇敢的面對了死亡。他們又為什麼會做到這些呢,應該是源於他們對於生命意義的認識,他們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了人民的事業,死亡也就成為了為人民的事業做出的最後的奉獻,有了這個信仰在面對死亡時,恐懼與無助就變得很容易戰勝了。當然當今社會,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再要求每個人都做到視死如歸,也缺乏現實性。
但是瞭解了生命的意義對於人們很好的面對死亡還是很重要的。對於生命的意義,應該是個見仁見智的話題,但是我應該成為死亡教育的一部分,學校、家庭已經社會都應該提供這樣的條件和氛圍,使得人們思考,我的生命意義究竟是生命,即使是佛教的修行或者道教的修煉,對於一個人很好的面對死亡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出於忌諱或者是其他的什麼考慮而對於死亡閉口不談。
應該從小開始討論生命的意義以及死亡的意義,把死亡教育融入到中小學教育中去,歐美國家的很多學校都開展類似的死亡教育,提前讓孩子思考親人的死亡自己應該怎麼做,應該幫助親人怎麼做。只有對於死亡有了長時間的思考和準備,當人們真正面對自己或者是親人的死亡是才有可能做到從容。也只有通過長時間的思考和準備,人們對於死亡才能逐漸的建立起一個正確的認識。
此外,導致目前人們對於臨終關懷出現混亂的認識,其原因還應該包括了近2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中拉開了距離,而醫療資源也在社會化過程中出現了再分配,也就是說,不同的人在面對臨終時,所受的待遇出現了區別,有了比較,不說是攀比,起碼可以說是不想落人話柄。改革開放前人們拿一樣的工資,過差不多的生活,看病的待遇也大致相同,死亡的時候開個追悼會,死後也就是一把火,面對死亡最大的不同也許就是悼詞了,但那個是與生前的作為有關係的,所以死亡也就不會顯的如此的糾結。但是如今,一個老者的死亡,其子女勢必要糾結其他子女是如何看的,如果自己說放棄了,會不會被別人說成是不孝順,或者其中還牽涉到諸如遺產之類的問題。
同樣的,丈夫死亡,妻子要考慮男方家屬;妻子死亡,丈夫要考慮女方家屬。作為醫生也許是因為害怕患者死亡後家屬出現反覆,各類談話總是在醫生和患者家屬之間進行,作為患者家屬,也許是考慮到減少患者痛苦或者是出於忌諱等考慮覺得不應該和患者討論死亡,大多數患者家屬也都不和患者討論病情以及死亡。而作為臨終的病人往往倒不是最終作出決定的那個人,醫生也就在多方的糾結中糾結,有的時候一個原本應該放棄的病人,在生命支援系統的幫助下,可以再存活幾天甚至更長時間,這難道不是對於生命的漠視與不尊重嗎。
想象一下,一個臨終的病人,看著身邊的人都在討論自己的死亡,而唯獨不和自己商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要強調醫療的公平性,每個人面對臨終,其醫療應該出於專業的考慮,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提供合適的選擇給患者及其家屬,而不應該一味的跟著患者家屬的意見走。另一方面,人們應該意識到,面對臨終患者,作為患者本身的想法、意見應該更加的得到尊重.
與他們更早更長時間的溝通病情,包括死亡本身是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面對死亡的,同時這也是對於患者的尊重。當然形成這種社會認同既不應該要不可能等到患者已經進入醫院後,而也應該在長期的死亡教育中去尋找解決的途徑。《安寧療護之歷史、現況及展望》,陳正克著,文載《安寧照顧會訊》第23期
臨終關懷的感想
2樓:匿名使用者
臨終關懷的宗旨是減少臨終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適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質量,維護臨終病人的尊嚴,同時希望給予病患家屬精神上的支援,給予他們承受所有事實的力量,進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將面對的問題。
1 臨終護理的方法
1.1 常規護理 根據病情和醫囑,準確地完成各種藥物**和基礎護理,加強病情觀察和巡視,對病人的不適症狀及時報告,及時處理,準備評估影響病人自理能力和基本生理需要的因素並設法解決。
1.2 疏導病人的心理感受 大部分的患者,當知道自己患上癌症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這些情緒或感受是人們面對危機時心理的一種自我防禦反應,這些反應有:
震驚、否認、憤怒、責備和內疚、怨恨、恐懼和不明朗、退縮和孤立、失落、實際和積極的工作。主要的疏導辦法是**鼓勵病人及家屬把這些感受拿出來討論,互相表白,使雙方更為了解,否則病人及家屬都覺得憤怒和內疚。病人可能感覺憤怒、不耐煩或出現某種喪失理智的行為,**應保持沉著冷靜的情緒,耐心地誘導、勸解、幫助其恰當地面對現實。
1.3 滿足病人的求
知心理 很多病人希望瞭解自己的病情,但家人卻極力反對把真情相告,恐怕病人的情緒和生存意志受到影響。而病人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可能繼續尋求**的方法,因而浪費體力、時間及金錢在不必要的檢查及**上,並對醫務人員失去信心。此外,病人亦沒有機會安排自己的事務,交付未完成的責任及選擇怎樣度過生命有限的時光。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病人說及真相時,不能抹殺所有希望,並要讓他知道,無論情況如何,都會盡力支援照顧他,是幫助病人在他們有限的生命中活得完滿,找到存在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並能維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素質。
1.4 對哀傷者的照顧 在病人去世前留意他親友的情緒及行為舉止,有助於瞭解他們哀傷期的需要,事前的關懷及幫助往往可以減輕他們失去至親的哀傷,並有助於建立一種信任的關係。幫助哀傷者最有效的辦法是和他們保持一種真誠的關係,讓他們有說話的機會,使那些哀傷者經歷這個哀傷過程後重新振作,而不是用一些消極性的方法幫助他們暫時忘卻。
2 討論
2.1 加強死亡教育,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念 死亡教育是實施臨終關懷的先決條件,加強死亡教育使他們認識到死亡是生命的一個自然階段;死亡本身並不痛苦,而疾病的折磨才是痛苦的;解脫心理衝突不僅可緩解自身痛苦,而且有助於親友悲傷情緒的緩和。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生活願望,又必須正視現實,心理上戰勝自我,珍視生命價值。
當死亡不可避免時能泰然處之,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處理未盡的心願。
2.2 必須糾正那種認為護理臨終病人既不能提高**率和床位週轉率、又不能作為高精尖護理技術研究的課題、沒有學術價值的傳統觀念,我們要站在護理學科學發展和人們需求的高度去討論、研究、完善和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臨終護理。
2.3 臨終關懷對我們是個新課題。我們應該接受有關專業性教育,從生理學角度不期望**病人,而要使病人處於較舒適的狀態;從心理學角度,使已預感到臨死和不安、恐懼的病人從對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從容對待死亡;從社會學角度,指導病人理解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對社會應起的作用;從倫理學角度,使病人認識到生命、價值和質量,至死 能保持人的尊嚴。
隔代教育如何看待,如何看待隔代教育
祖父母一般比較寵孫子,所以不能光憑隔代教育,孩子還是需要父母的教育的 蕪湖心理學會親子教育專家更呼籲,年輕父母要明確自己的教養責任,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互動,加強親子情感,瞭解孩子的發展需要和個性。對於不得不採取隔代撫養的家庭,專家建議,祖輩和父輩要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優勢互補。作為...
死亡教育如何跟孩子解釋什麼是死亡
這裡是幾位父母和專家的一些建議,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幫助.親人去世 媽媽甲 我的建議是,如果媽媽自己處於悲傷之中,就要跟孩子如實講,比如說 媽媽現在還不能談,等我可以談的時候再談 不用努力表現得很堅強.當你覺得合適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談一下你的心情,也讓孩子跟你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專家點評 讓孩子知道真實情...
如何避免臨終往生障礙,如何正確看待怨親債主臨終時障礙往生的問題(大安法師
個人認為 無論往生障礙有多少,關鍵還在於自己的抉擇。心不顛倒 就是 正見 正信 正願 正行 在此處就是要堅信彌陀淨土,矢志不渝,唯求往生,別無二念 願 此即 專念 若口唸彌陀,心戀娑婆,非 一向專念 念,在心,不在口。所謂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眾生前世 今生的 身口意行 造就了自己來世的果報,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