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是含貶義的。你怎麼看

2021-03-03 22:48:52 字數 4762 閱讀 6697

1樓:

怎麼可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中國傳統文化,基本上都是儒家為主,而儒家,就講忠恕之道,不可能是貶義。忠孝仁義禮智信,這個人說忠誠是貶義的,只能證明他不懂中國傳統文化。

2樓:匿名使用者

怎麼可能呢,啥時候忠誠都是褒義詞,就算愚忠都是褒義詞

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中國人的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是當前學術界持續思考的熱點之一,牽涉到歷史與現實、中國與外國、古典與現代、全球與地方、**與民間、精英與公眾等許多方面,因而不無道理地一再引發種種討論或爭論。這些**對於我國文化的發展是有益的,不過,其中留下了一個有待我們去填補的空白:當前中國文化的層面。

在一種特定的文化內部,總會存在著若干種不同的文化層面,它們之間組合成為一個相互對立而又相互共生的整體。梳理這些文化層面,考察它們之間的具體關係,對於這種文化的整體發展是有益的,這尤其會有助於建構這種文化的基本價值系統。那麼,就當前我國文化的基本構成來看,我們的文化中究竟有哪些層面呢?

它們之間結成何種關係?問題就提出來了。我在這裡不打算普遍地縱**化層面,而是著重從文學文字的文化層面角度來加以分析,即透過文學的文化層面而為揭示普遍文化層面提供具體的想象性模型和個案。

因為,文學是文化中最富於表現力的想象性形態,完全可以承擔透視普遍文化層面的任務。

一、文化及其層面

文化(culture)的定義歷來很多,這裡僅僅採納德國哲學家卡西爾(ernst cassier,1874-1945)的界說:文化是人類創造和運用符號(symbol)的領域,包括神話、宗教、語言、藝術、歷史和科學等形態,它主要處理人類生存的意義問題(注:參見卡西爾《人論》,甘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3年版,第281、288頁。

)。也就是說,文化是人類的符號表意系統,人類通過自己創造的符號系統去表達生活的意義。而文化是一個歷史性概念,每個民族及其特定歷史時段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狀況。

一定時段的文化應是一個容納多重層面並彼此形成複雜關係的結合體(並不一定就是統一的整體)。而就中國目前的情形來說,這種容納多樣的文化結合體往往有4個層面或形態(注:我自己在過去一度將審美文化分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三種(見《從啟蒙到溝通》,《文藝爭鳴》2023年第5期),後來認識到不能忽略民間文化的存在。

):主導文化、高雅文化、大眾文化和民間文化。從文化價值看,這4個層面之間本身是無所謂高低之分貴賤之別的,關鍵看具體的文化過程或文化作品本身如何。

每一層面都可能出優秀或低劣作品,無論它是主導文化和高雅文化,抑或大眾文化和民間文化。上面的4個文化層面往往會滲透或顯示在具體的文學藝術文字中,這就有文藝文字的文化層面。具體說來,這4個文化層面有可能同時並存於同一個文字中,這要求我們細心分辨各種文化層面在文字中的存在狀況及其相互關係;但是,更有可能的是,它們中的某一種會在文字中居於相對主導的地位,這就使得我們有可能劃分出文藝文字的文化層面:

主導文化文字、高雅文化文字、大眾文化文字和民間文化文字。

1.主導文化

主導文化文字是指體現特定時代的群體整合、秩序安定或倫理和睦需要的文化形態。這種文化文字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教化性,也就是直接或間接地傳達統治群體制定的社會規範,以便教育、整合或感化社會公眾。每個時代的統治群體都會有意識地書寫或製作這種文字,並大力鼓勵原來屬於高雅文化的文人作家來參與這種旨在鞏固統治性規範的書寫工作,再借助行政手段加以傳輸和推廣,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文學特有的審美感染力去達到教化公眾的目的。

自漢儒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統治群體對文學的控制或支配作用就獲得了明確的合法性,從而推演出文學承受主導文化引導的歷史。需要注意,主導文化文字並不一定只要直接的或者甚至赤裸裸的教化性,而可以把教化性掩映在富有感染力的審美表現中。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正是古典主導文化的典型範本。

《前出師表》首先陳述了蜀國的「危急」情勢,表達了一下自己「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的忠心,提出「開張聖聽」、「親賢臣,遠小人」等等一系列的社會整合以及國家安定的方針政策。接下來,他又坦誠地表述了自己對君王的耿耿忠心,發出「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錚錚誓言,從而近乎完美地表達了一個臣子為報答主子的知遇之恩而全力以赴的忠誠之心和獻身精神。最後他在《後出師表》裡立下誓言——「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在這裡,主導文化所追求的群體整合、秩序安定和倫理和睦等目標,以及個人的盡忠報恩之心都得到了集中的體現。

就當代來講,影片《生死抉擇》(2001)也可以說是當代主導文化的代表性文字。它講述了當今中國公眾普遍關心的「反腐倡廉」故事。主人公海州市長李高成在**黨校學習一年後回來,立即被捲入自己工作過的中陽紡織廠工人的集體**風波中,由此引發出自己也被牽連進去的重大腐敗案件。

李高成面臨一個「生死抉擇」:是把自己交給廉政還是留給腐敗?作為一個關鍵人物,他的自我抉擇確實成了事件進展的關鍵:

只有他作出正確的抉擇,才能確保廉政一方的成功。他在市委副書記楊誠的協助和省委萬書記的支援下,經過短暫而艱難的思索,戰勝了自我,作出正確的抉擇,起來鬥倒了以郭中姚為首的「腐敗集體」,並由此挖出了其後臺省委副書記嚴陣等,從而奪取了反腐敗鬥爭的勝利。這部影片鮮明地反映了當今主導文化關於社會群體整合和秩序安定的要求。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主導文化歷來扮演著群體整合等重要角色,至今仍然如此。不過,主導文化也需要不斷更新、發展,體現**性,並且讓自身的權威不是強制而成為令人傾心服膺的感動。

2.高雅文化

高雅文化,有的稱「精英文化」,是指主要表達知識分子的個體理性沉思、社會批判或美學探索旨趣的文化文字。這種文字往往從知識分子或文人的個體立場和視角出發,去從事獨特的形式變革,以便在這種新形式中傳達對於社會生活的理性沉思、社會問題的批判性觀察。這種文化文字的主要特徵有三點:

形式創新、社會批判和個性化追求。

第一,形式創新。高雅文化文字總是善於總結前人的形式慣例,並從現實生活和民間文化傳統中吸到資源,創造出新的原創性形式。因而在高雅文化文字里,形式上創新的特徵往往格外突出。

例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於說「我輕輕地來了又走」,而詩人徐志摩在《再別康橋》(1928)裡則打亂了這一日常語言順序,轉而說:「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把狀語「輕輕」前置,先說「走」,而後說「來」,並破例出現三次重複。

這種形式創新有什麼意義?下面不妨完整地感受全詩,尤其注意體會志摩式「輕悄」: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後面幾節注意選用與「輕輕」合拍的表述輕柔嫵媚事物的詞語,如「金柳」、「新娘」、「波光裡的豔影」、「軟泥」、「柔波」、「水草」等,而且結尾還有「悄悄」的三次重複,造成首尾呼應的效果。這就使得全詩都呼應著「輕輕」和「悄悄」,帶來了語言形式上的整體創新,使本來司空見慣的日常表述語句竟突然間獲得了新奇而別緻的意義。我把這種語言形式稱為志摩式「輕悄體」。

讀者因為志摩式輕悄體而可以獲得一種新奇的意義體驗。文學史和文化史容易忽略「我輕輕地來了又走」這類平常的陳述,但卻可能永遠地記住獨特的志摩式輕悄體。其實,這裡的「康橋」對詩人本人來說可能是確定的,但對讀者來說卻可能無限豐富而不確定。

每一個讀者都可能有自己心目中的永遠留戀的「康橋」。他們用自己的活生生的生存體驗去填充形式獨特的「輕悄體」,從而形成了內心深處的深切共鳴。這可能正是這首詩得以長久流傳的一個原因吧?

說一個人很「水」是什麼意思呢?

4樓:那個傻子

水,是形容一個人說話做事沒有技術含量,貶義詞:常用語貼吧論壇,也形容做的事,沒有營養價值。粵語中水帶有貶義的色彩。

胡杏兒很「水」:胡杏兒你很不行

擴充套件資料:

水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水有一種以柔克剛的精神。以柔克剛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最為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岩石,可見水錶面雖軟弱,卻有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

水就勝在有這種柔弱的力量,這種力量,便是我們需要具備的優秀品質,也是一種人生智慧。人們讚美水

因為水有一種博大的氣魄。相信大家都去過海邊,面對大海,一切煩惱便無影無蹤,一切失落的疑問也找到了答案。而一個人若做到這一點,就是優秀的人,就是有領袖氣質的人。

同時,他也會獲得內心的寧靜和靈魂的昇華。這是一種境界。

水有一種千變萬化而又含蓄內斂的姿態。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做人,就要做到這一點。

內外兼修才會贏得別人真正的尊重。水,可以容納萬物。那麼,就讓我們做一個品質如水的人。

貼吧中水,指回復的內容或發表的內容沒有什麼內涵與質量,與貼吧主題無關,回覆內容與這個貼子主題無關,只是來混經驗的,或者完全沒有內容只是個表情。

比如發表的貼子完全跟這個貼吧主題無關,即稱為「水貼」,水貼包含的很多,內容很廣泛,既包括那些無關的主題貼,也包括那些回覆的很無聊的內容,還包括那些不斷的回覆但也沒什麼具體內容的等等。

粵語中指"騙":你水我啊?(你騙我啊?)。掠水(騙錢)

也形容一個女子

形容女子,女孩兒是水做的

形容時光

叫似水年華

形容心態,便是心如止水。

5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形容一個人水的

意思:就是說這個人沒本事,無能,很差勁。

某樣東西有水分。就是摻假的意思。用來形容人,說某個人很水,就是這個人沒本事,無能,差勁的意思。

說一個人水深有兩個含義:褒義的講是指不願意隨便吐露心聲;貶義的意思就是這人不坦率,讓人猜不透心思,不敢把他當朋友看。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 主要是指以孔 孟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優秀文化 1840年以前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一就是 仁 用 一個詞來概括一一就是 仁愛 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一就是 泛愛眾 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一一就是 仁者愛人 由此可見仁就是愛。愛因物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或不同層次。對父母的愛...

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哪些意象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什麼意象是代表四季和十二個月嗎

一說到橋,就想到了連線 通行 跨越,而本質上橋是解決地理隔絕的途徑。傳統文化中,人們也喜歡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看作是阻隔道路的河水,而把到達彼岸的願望具象化成橋。意象 是古代文論中的重要理論,指客觀事物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從而解決 言不盡意 的遺憾,使客觀事物得到藝術昇華。...

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地位

文化傳承創新是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基本規律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凝聚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起著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其中諸如以人為本,講究誠信,強調和諧,重視教育,倡導德治等等,在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文化建設中,仍然是重要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