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是非道德論的典型代表對嗎,叔本華的理論

2021-03-03 23:33:59 字數 4634 閱讀 9417

1樓:好小然

叔本華認為人類行為的動機可以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別人快樂。他將這三種動機分別概括為利己、惡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惡毒是非道德的推動力,只有基於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關於道德的基礎問題,叔本華反對把人的幸福或快樂滿足作為道德的基礎的傳統觀點,認為幸福或快樂與道德之間並沒有必然聯絡。相反,道德行為本身意味著對個人幸福的否定,意味著行為者本身必然要忍受更大的痛苦,或者乾脆說,道德是對生命意志的否定和犧牲。因為道德行為只能是一種為他的給予,它建立在犧牲自我利益的基礎上,這恰恰與生命意志的本性是背道而馳的。

在叔本華看來,人的本性不能產生出道德,道德只能是「人為的產物」。與其說是道德的基礎在於人性,毋寧說在於人類共同本性的要求。這種要求改變了人類行為動機的結構,使單純的利己主義動機變成了一種多因素的複合動機。

叔本華認為,人類行為的動機不外乎三種,即,(1)利己主義(egoi**),(2)惡意(malice),(3)同情(***passion)。從利己主義只能是自私利己的行為,這屬於普通人的生活境界,是人性正常的表現,它是人類行為最基本最普遍的動因;從惡意的動機出發,必然是隻關注他人的災禍,它不僅是自私自利的行為,而且是一種意志侵略和掠奪,這有違正常的人性,屬於動物式的生活境界,它是純粹的意志衝動;這兩種行為都無道德價值可言,只有從第三種動機出發的行為才有道德意義。同情是自我對他人的奉獻,是以壓抑自我生命意志為代價換取他人生命意志的發展。

因此,它是強制性的、痛苦的、相對的。在叔本華看來,從同情出發的行為有兩種道德價值意義:一種是履行公正,一種是履行仁愛,由此形成了公正與仁愛兩種基本德性。

叔本華的理論

2樓:匿名使用者

利己叔本華認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為都是出於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個人名譽和法律規範。出於個人名譽的道德行為其目的隱含著滿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獲得他人的敬意從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而迫於法律規範的道德行為則是為了規避法律懲罰,免於自己受到損失而做出的。

這些行為在叔本華看來是沒有真正道德意義的。出於這種目的的極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別人什麼都沒有。

惡毒第二種非道德的動機是惡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別人痛苦。叔本華認為惡毒是無處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輕微的,普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漠視和反感。人類用禮貌和聰明來掩飾這一動機,所以背後的惡意中傷和謠言誹謗便相當常見。

惡毒的兩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嫉妒是於生具來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因為嫉妒的東西本應是受到敬佩和感動的。而幸災樂禍可以說是惡毒的普遍現身,叔本華認為沒有比幸災樂禍在道德上更一無是處的了。出於惡毒的極端形式是:

盡其所能地傷害別人,一切殘忍的行為都只是將幸災樂禍付諸實施的行徑。

叔本華認為一切的非道德行為都能由以上兩種動機中推匯出來。

同情叔本華認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萬中無一,他說我們會對那些道德行為產生敬意正說明了那些道德行為與眾不同,是不可思議的。他引用盧梭的話說,人們不會對比自己幸福的人產生同感,而只會對比我們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們的直接同感只侷限於對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

因此,同情實質上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將他人與自己視為一體。從同情出發,直到高尚無私,慷慨大量,一切對於美德的讚美詞彙都出於此而沒有其它。

叔本華將從同情出發的倫理學基本原則定為:不傷害別人,儘量幫助每一個人,其對應的兩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愛(仁愛是同情的一種嗎?)。

公正表現了同情的否定性質,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傷害他人。而仁愛則表現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個級別,即看見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從而使自己去幫助每一個人。叔本華認為這兩者都是極端罕見的,但又是確實存在的,即便再沒有道德的人也無法否認公正和仁愛這兩者。

人的性格和同情的起源

由於一切行為的動機都出於利己、惡毒、同情這三者,所以一個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這三者中所佔比例越大,則一個人的道德程度越高。叔本華認為這三者的比例在一個人的性格中無法改變,他對這個觀點的論證是從人類的普遍態度出發的。

對於一個過去犯過錯的壞人,人們就對他永遠不抱有信任的態度;一個被認為是好人的人,無論做了什麼錯事總能受到人們信任;攻擊對方時,我們都攻擊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為性格被認為是無法改變的東西,例如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叔本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質,再有本質的發揮,所以一切行為都是出自我們個人的自由被他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華認為對於道德基礎,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論證是最困難的問題。由於同情心的本質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認為人,我其實本無差異。在利己和痛苦主義者看來,他人和自我之間存在一種絕對的差別,這是他們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

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間的無差異性(就是指擺脫利己心理?),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而去,就是認識到萬物間的無差異性,這裡叔本華對道德起源的論證存有一種神祕主義傾向(萬物一體),和中國的莊子的齊物思想本質上有共同之處。

叔本華的倫理學大致可以用這樣的邏輯來描繪:萬物間無差異-->人、我間無差異-->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愛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3樓:匿名使用者

叔本華(1788-1860)19世紀德國哲學家,意志主義的創始人,出身於銀行家家庭.2023年到2023年在哥廷根大學學醫,後改學哲學,研究柏拉圖和康德的著作.2023年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獲得耶拿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後來在魏瑪、德累斯頓研究印度哲學和佛學.2023年人柏林大學編外哲學講師.叔本化的主要著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論自然意志》(1836)、《倫理學的兩個問題》(1841)、《人生的智慧》(1851)等.

叔本華是德國哲學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性人物。本書對他的「意志自由」思想的分析,就是由批判和繼承兩條線索來說明的。一是側重於他對德國古典哲學中絕對理性的批評,在批判中發展出意志自由;一是側重於他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繼承,特別是對康德實踐理性中意志自由的繼承,所謂「自在之物即意志」。

叔本華是德國哲學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性人物。本書對他的「意志自由」思想的分析,就是由批判和繼承兩條線索來說明的。一是側重於他對德國古典哲學中絕對理性的批評,在批判中發展出意志自由;一是側重於他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繼承,特別是對康德實踐理性中意志自由的繼承,所謂「自在之物即意志」。

叔本華的哲學是一種生存意志主義。在他看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作為表象而存在的。而作為其基礎的,不是康德所說的「自在之物」,更不是黑格爾所說的「理性」或「絕對精神」,而是一種非理性的、盲目的、永動不息的、永不疲憊的慾望衝動。

這種慾望衝動是一種求生存的慾望衝動,叔本華將之叫作生存意志。叔本華解釋說,生存意志的基本要求是獲得食物以求生存,發展自身以求美好生活,佔有異性以求繁衍後代的意志。簡言之,生存意志就是求得生存、溫飽和性本能滿足的意志。

 叔本華認為,不僅人的軀體及其活動是生存意志的表現和創造物,而且動植物甚至無機物也是生存意志的表現和創造物。總之,叔本華認為宇宙的一切都是生存意志的外化或表現。他說:

「意志是世界的自體,是世界的內在內容,是世界的本質生命,可見的世界現象只不過是意志的鏡子。因此,生命不可分割地伴隨著意志,有如影之隨形,有意志也就有生命、有世界。」作為一種哲學,叔本華的意志主義對後來哲學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反理性主義。

從這種生存意志出發,本來應該得出意志主宰一切的行動主義;但叔本華卻反常理而行,得出人生是苦難的悲觀主義的人生觀。他認為,人之所以活著,靠的是一種生存的慾望衝動,而這種慾望本身就是不滿足或匱乏感,其結局必然是痛苦。叔本華是意志主義哲學的始作俑者,就其思想**看,叔本華顯然是發展了康德、費希特哲學中的某些意志主義的因素,並繼承和吸取了佛教哲學中的不少東西。

對後世來說,叔本華所創立的意志主義對後來人本主義思潮的各哲學流派,如生命哲學、現象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等都產生了直接的重要的影響。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痛苦的世界,這是叔本華人生哲學的基本出發點。在他看來,人世痛苦的根源在於人受著意志的支配和奴役。

「人由意志產生意欲,由意欲產生動機,由動機產生活動。。。。。。人在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下無時無刻不在忙忙碌碌地試圖尋找些什麼,但每一次尋找的結局無不發現自己原是與空洞同在,最後終不能不承認這個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劇,而世界的內容卻全是痛苦。」人的一生,在叔本華看來,是人生之苦的認識過程。

在人年紀大了,飽經風霜苦楚之後才會真切地認識到人生的悲苦。「我們若再反省一下人生,人生也真是一毫無收穫的插曲,徒然對非存在的平靜平添困擾。。。。。。我們活得越久,越能清晰地看到整個人生無不是失望,甚至是一種**。

」本華已從人生的悲苦進而整個地否定人生,否定人類生存的意義。叔本華宣稱,他之所以宣揚人生的苦難,目的是要找到一個可靠的指南針來指導人生,把人們從苦海中解救出來。為此叔本華開出了他的處世之方:

1、修身養性、順應自然、隨遇而安;2、獻身藝術、慾望昇華、忘卻悲苦;3、剋制慾望、修習佛教、達於涅槃。本華告訴人們,要作一個智慧的人,作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就既要看透世界,又要善於生存。怎樣達到健全的人格呢?

叔本華提出了下列幾點:1、要有愉悅的精神品質;2、健康的體魄;3、爽朗的氣質;4、要有高度的才智。

4樓:匿名使用者

叔本華,2023年發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為四冊,其中包括:認識論、自然哲學、美學和倫理學。這部書標誌了叔本華思想發展的頂點。

儘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堅信真理的最後勝利。他認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為它長久存在」。經過了19年的「無聲的憤慨」之後,他在2023年發表了短篇**《論自然界中的意志》。

叔本華這篇文章靈巧地運用了迅速發展的自然科學中的疑問和發現來維護他關於意志的學說。在前言中他公開地對「**」黑格爾及其幫派予以沉重的抨擊。然而直到2023年之後,叔本華的哲學才為世界所重視。

叔本華名言出處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名言 事物本身是不變的,變的只是人的感覺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麼你永遠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劣書是損害我們精神思想的毒藥 人一生要做的兩件事就是防患於未然和豁達大度。前者是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損失,後者是為了避免紛爭和衝突。生命是一團慾...

對叔本華評價是怎麼樣的,怎麼評價叔本華的悲觀哲學???

叔本華是少數維特根斯坦閱讀並欣賞的哲學家之一。影響了尼采 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尼采十分欣賞他的作品,曾作 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 來紀念他。瓦格納把歌劇 尼伯龍根的指環 獻給叔本華。莫泊桑稱他為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 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亦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其著作 人間詞話...

論民生叔本華的求閱讀答案

18 4分 文章主要內容是寫大雁,1 2段中卻寫燕子和麻雀,作用分別是什麼?4分 答案 寫燕子再一次回來來對比說明大雁沒有回來,並引起下文 寫麻雀天天吱喳來對比說明大雁是過客。每點2分 19 在第2段中,為什麼說 大雁是一種能承載人類激盪人類心靈的鳥 4分 答案 4分 人的漂泊不定行旅匆匆和大雁的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