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的性命雙修是什麼意思

2021-03-03 20:42:55 字數 5458 閱讀 5233

1樓:羨慕寶貝

1、性命雙修指身心全面修煉。是中國道教重要的教義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體育哲學人體觀的範疇之一,傳統養生的基本理論。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

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

「性」「命」的含義

2、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

《中和集》、《性命圭旨》、《天仙金丹心法》、《天仙正理直論》、《金仙證論》等書都有關於「性命雙修」的論述。《性命圭旨》說:「何謂之性?

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為之命?先天至精,一氣氤氳是也。

」又說:「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陳攖寧大師說:

「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可謂既深刻,又生動。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兩個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雙重融合,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即殘缺不全。

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兩大要素。

請問,道教中「性命雙修」是什麼意思?「性」是指什麼?「命」是指什麼?請用通俗易懂的話解釋和說明。

2樓:匿名使用者

「性命雙修」的普遍意義

**民族大學哲學系教授

一、道教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血肉相連,互滲互動,相得而益彰。雖然正式出家的道教信徒為數不多,但道教文化遠遠超出教門的範圍,而影響到整個社會和普通民眾。例如從信仰的層面說,太上老君、玉皇大帝、東嶽大帝、真武大帝、關聖帝君等,既是道教的崇拜物件,也是中國民間普遍祭祀的高位神靈。

從文學藝術的層面說,道教仙話,如黃帝鑄鼎、八仙過海、老君煉丹、呂祖點化、邱祖濟世等,均成為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也是文藝創作的重要源泉。從修道煉養的層面說,道教的煉養與中醫密不可分,它的內丹**衍生出成百上千種氣功**,流傳在社會上,為提高中華民族的體質做出積極貢獻。道教根植於中國社會肥沃的文化土壤,這正是它的生命力能持久的原因所在;把道教文化的合理核心推廣到社會民間,也是教內外道教學者應盡的社會責任。

二、道教文化中最具有現實價值並能濟世利人的內容,便是它的養生文化。除了它的醫藥學具有較強專業性質以外,它的內丹學中能夠治病強身、淨化心靈的部分**,經過重新解釋,顯露其普遍價值,比較容易普及於社會,對於民眾的身心健康會有莫大補益。我以為內丹**的煉養原則,即性命雙修,是一種普遍性原則,不僅是道教徒的煉養要旨,也應該成為一切追求健康人生的人們的煉養要旨。

三、按照道書的說明,性是指人的靈明慧覺,命是指人的氣血生身,性即是心性,命即是生命。《性命圭旨》說:「何謂之性?

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為之命?先天至精,一氣氤氳是也。

」又說:「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性命說》)陳攖甯大師說:

「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可謂既深刻,又生動。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兩個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雙重融合,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即殘缺不全。

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兩大要素。

內丹家無一不主張性命雙修,也就是既重視心理的煉養,也重視生理的煉養,只是在先後次序和比重上有所差異而已。

四、中國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儒、佛、道三教。儒家追求成聖,佛教追求成佛,道教追求成仙。從早期的情況說,儒家注重修養道德人格,佛教注重解脫人生痛苦,兩家皆偏重於心性,而忽略於身體;道教則偏重於健身長生之道,而忽略於心性。

後來道教吸收了儒佛兩家的心性學說,又發揚了自家傳統的養生學說,遂形成性命雙修的煉養理論。性功是道教與儒、佛相通的地方,而命功則是道教獨有的傳統,不講命功,不是道教。陳攖甯大師認為,仙學樂生、貴生、重生、追求長生,所以它是生本主義,這正是道家仙學最具特色的地方。

他認為性命相依,命為重。他用燈作比喻,燈油是命,燈光是性;有燈無油,燈必不能發光;徒有燈油而不能發光,則不能顯現油燈照明之用;修道之意在教人積足油量,並教以點燈之法,則人生必充滿光輝。

五、道教關於性命雙修的理論,就其一般原則而言,既可以用於道教信眾,亦可用於世俗人群,既可以用於古代社會,又可以用於現代社會。從一定意義上說,非教徒和現代人更應該重視性命雙修,因為現代社會相當數量的人,性與命兩個方面都出現嚴重的病態,如不加以解決,將危及人類的身心健康。心性生命即精神生命方面的病態主要是缺乏信仰和理想,趨向功利實用和短期行為,生活日益淺薄化和狹隘化。

形體生命即生理生命方面的病態主要是環境惡化、不良嗜好以及過度享受造成生理損害、生命力脆弱和惡性疾病中。要解決這些問題固然要靠環境改善,同時也要靠人的主觀修煉,並且去改造環境。若多數人懂得並且去努力實踐性命雙修,人生與社會的健康化程序會大大加快。

六、性命雙修作為一種普遍性原則的要點有:

1.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同時並重。不但要追求強壯體魄,也要追求健全的心理素質,使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兩個方面都得到活潑的發展,這才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

《性命圭旨》的說法是:「神不離氣,氣不離神」、「性不離命,命不離性」。

2.以生理變化心理,以心理變化生理。體弱多病者先從命功入手,煉精化氣,去病健身,然後心神安定,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提高精神境界。

心理脆弱或行為不良者,則先從性功入手,煉己築基,排除私心雜念,調整平衡,提高追求層次,開拓心胸情懷,然後配合服藥和煉氣,效能得到良好的效驗。性功與命功可以在不同時候有不同側重,但要互相帶動,共同長進。

3.性命雙修要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內丹家有「初關、中關、上關」之說,有「得竅、煉己、和合、得藥、脫胎」之說,有「先攝心修性,次煉化精氣修命,最後粉碎虛空」之說,要不出初級、中級、高階三大階段,次弟而上,不可躐等。

無論心靈的淨化、境界的提升,還是氣血的調適、體質的強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勤學苦練,長期堅持,不斷體悟和反省,才能漸入佳境。當然漸中有頓,這是自然得來,不可強求。

4.性命雙修是一個綜合的修習過程。它至少包括以下幾項活動:

①①理性認識活動,讀書、請教、反省,對於自己的狀態和追求的人生目標,有一個清醒認識。

②①道德修養活動,樹立遠大思想,養成利他習慣,協調人際關係,增強仁愛之心。

①①形體鍛鍊活動,包括治病、氣軾、運動、營養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制度等,不必求難貪高,只求簡便易行,適合自己。

①①社會實踐活動,內丹家強調「內外雙修」、「功行兩全」,不僅要修性功、命功,還要利物濟生、苦己利人、參與社會、積累功德,使性命雙修在社會生活中見到實效。以上幾項活動事實還是結合在一起,彼此穿插進行的,不可機械分割。

①①作為教外之士,很難理解和體會內丹家的具有宗教神祕性的高階修習狀態,但一般人仍然可以從性命雙修的理論中吸收做人、做事和健身的生命智慧,使人生變得更健康、更美好。

3樓:匿名使用者

性命雙修指身心全面修煉。是中國道教重要的教義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體育哲學人體觀的範疇之一,傳統養生的基本理論。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

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

「性」「命」的含義

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

《中和集》、《性命圭旨》、《天仙金丹心法》、《天仙正理直論》、《金仙證論》等書都有關於「性命雙修」的論述。《性命圭旨》說:「何謂之性?

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為之命?先天至精,一氣氤氳是也。

」又說:「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陳攖寧大師說:

「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可謂既深刻,又生動。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兩個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雙重融合,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即殘缺不全。

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兩大要素。

4樓:匿名使用者

粗暴理解為,性是精神境界,命是身體狀況。樂觀主義精神加上健康的體魄、身材一流。

5樓:智者

性命雙修:

性:元神。

命:肉身。

「性命雙修」是指「元神」「肉身」同時修。

6樓:匿名使用者

性命雙修,功德為先.

7樓:匿名使用者

性,好像來自於佛家明心見性,佛性,自性的性。

古人叫挽父是什麼意思

8樓:微風不解釋

挽父在古代是指趕車老人的意思。

《新唐書·食貨志三》:「輓夫系二鈲於胸,而繩多絕,輓夫輒墜死,則以逃亡報,因系其父母妻子,人以為苦「父」是一種對「夫」的尊稱,指上了年紀的老人,挽父是指拉縴的人,也就是指趕車的人。

父在古代的意思之一: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史記·項羽本紀》。

擴充套件資料羅炳輝先生的挽父聯:

痛吾父幼小困窮厄,

備嘗炎涼,

劬勞七十又六齡,

到老來只剩一身孤苦,

易簀呼兒難瞑目;

感不孝早歲事戎機,

歷盡艱危,

轉戰二萬五千裡,

看今日揮戈大江南北,

誓殲倭寇奠先靈。

此挽父非與題中挽父有區別,讀法應為挽 父聯,這裡的「父」指的是父親,挽是對逝世的人的一種形式。

9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天子死:崩,也叫「駕崩」、「山陵崩」、「歸西」、「駕鶴歸西」、「馭龍歸西」、「殯天」;

諸侯或后妃死:薨(或薨逝、薨亡);

大夫死:卒;

士死:不祿;

庶人:死

未成年人死:夭、夭折、短折、夭亡、殤、夭殤、早逝(英年早逝)、夭逝、天逝、棄養、夙殞、天服之殤、早夭。

自然之死:壽終、登仙、百年、老了、謝世、長逝、長往、長辭、歸室、歸泉、走了、去了、故去、就木、壽終正寢、壽終內寢

10樓:匿名使用者

挽父在古代是趕車老人的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集中有解釋,趕車老人的意思

什麼叫性命雙修?

12樓:木木又又魚

一、中國古代體育哲學人體觀的範疇之一,也是傳統養生的基本理論。指身心全面修煉。不同養生流派對「性」「命」的理解及對兩者的關係的認識不盡相同,但大多數認為性命一體,神形相依,主張「性命雙修」,即精神與形體同時修煉,只有形與神俱,才能延年益壽。

性命一詞,原指「人性」和「天命」,是性與命的統一。後來,人們賦予它新的內涵,即指修性與養命、「性功」與「命功」的有機結合。在修養順序上,有的主張「先性後命」,也有主張「先命後性」。

其修養原則為「性為主導,命為基礎」,以靜為主,以動為輔,性命合一。其方法,以靜養神,以動養形:即以靜坐、行氣、存神、誦經養神;以導引、按摩、散步、登涉養形。

其根本宗旨,是以調動人體精、氣、神的運化、聚合,達到形神永固、身心兩健。性命雙修成為人們養生保健、延安益壽的指導思想和方**原則,其哲學基礎是唯物辯證不「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原理。

二、氣功內丹術術語。又稱性命兼修。謂性功和命功不可或缺、配合而煉的主張。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四十九引北宋著名道士張伯端的話說:「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詳言命而略言性;釋氏以性宗立教,故詳言性而略言命。」張氏認為兩者均有失偏頗,主張唯有道、禪雙融的內丹,性命雙修,最為上乘。

內丹家多持此說。性命雙修又有先命後性、先性後命、修性自然修命等不同的修煉方式和次第,前二者分別為內丹派南宗和北宗的基本傾向。

佛道雙修是什麼意思

佛道雙修含義 既修佛也修道,以佛入道 以道入佛。佛道雙休是被認可的。自道教初興,佛教東來,初期頗有互相利用之處,因兩者所標義旨,間有相同。佛教傳入之初,譯天竺文為漢字,嘗襲用道家字義,後道家亦有襲用佛教教義者。惟道家對於佛教之輸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遂與之發生衝突。道佛之爭歷漢 魏 晉 南北朝迄於隋...

《易經》裡的「各正性命」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萬物各有各的性命,各有各的存在價值,各有各的位置 出自 易經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意思是每個人 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輪迴因果,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作品簡介 周易 即 易經 三易 之一 另有觀點 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 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 經 和 ...

古人右遷是什麼意思

右遷是升官的意思。漢右尊左卑,故將升官稱為右遷。宋 王安石 李端愨可東上閣門使制 非專為恩,以致此位,積功久次,當得右遷。左遷是貶職的意思。左遷 降低官職調動。左遷,猶言下遷,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漢書 周昌傳 左遷 顏師古注 是時尊右而卑左,故謂貶秩位為左遷。右遷是升官的意思。漢右尊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