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是什麼修辭手法

2021-03-04 01:10:02 字數 3676 閱讀 1106

1樓:匿名使用者

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誇張的修辭手法,在這裡是誇大掌聲的響亮。

誇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誇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每一聲炮響後,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是比喻句還是誇張句?(⊙_⊙)?

2樓:匿名使用者

誇張句。

掌聲的音量誇大了,將其誇大成「雷鳴般」的音量。如果是比喻句的話要有本體和喻體,如果說本體是「掌聲」,喻體是「雷鳴」的話,那是不行的,因為它們的本質都是「音」,相同本質的兩種事物是不能做比喻用的。

誇張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動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增強語言的感染力,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為了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種事物的本質特徵,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對事物的某些方面著意誇大或縮小,作藝術上的渲染。

誇張的作用是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強調語氣,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誇張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象和強烈共鳴。

擴充套件資料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排比、對偶、設問、擬人、誇張等等。

1、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強語言氣氛,加強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2、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美感。

例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設問:為了此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3樓:韓小聽

有這樣一個句子「會場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到底是比喻句還是誇張句,一直以來都言人人殊,有說是比喻句,是把「掌聲」比作「雷鳴」,本體喻體都存在且是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有說是誇張的,因為「掌聲」不可能有「雷鳴聲」那麼熱烈響亮,有誇大的成分。

「雷鳴般的掌聲」到底是比喻還是誇張?我們不妨從比喻和誇張的定義入手進行分析甄別。

比喻是用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辭格,目的是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或抽象的事物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幫助人們深入的理解。並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比喻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2、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而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也叫誇飾或鋪張。 誇張的作用是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

比喻和誇張存在相似之處,都有不同的兩個事物,但比喻的兩個事物是不同類的,比如」彎彎的月亮像小船」;而誇張的兩個事物既可以同類,也可以不同類,如「谷堆堆成山」是不同類的,「你又磨蹭了半天」都是同類指「時間」。所以,光看句子裡「有兩個不同型別的事物」就覺得是「本體」「喻體」從而斷定是不是比喻的方法是不妥的,如「谷堆堆成山」中的「谷堆」「山」看是「本體」「喻體」其實不是。

比喻和誇張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根據定義以及條件2,可以看出,比喻必須「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而誇張是「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也就是說比喻的兩個事物之間是「約等於」的關係,而誇張的兩事物之間是「大於或小於」的關係。

根據兩者之間的區別才是弄清句子性質的正確方法。

我們再來舉幾個例子說明。比喻句「我躺在像地毯一樣柔軟的草地上」,「草地」的「柔軟」程度必須近似與「地毯」的「柔軟」程度,相差太大就脫離實際說假話了。再如「他的臉紅得像蘋果」「比蘋果還紅」,或「沒有蘋果那樣紅」這個比喻就不合實際了。

反觀誇張句,「谷堆堆成山」或「這個房間只有巴掌那樣大」,前一個突出「高、大」後一個突出「小」,都是誇大或縮小。

那麼「會場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個句子到底「掌聲」和「雷聲」的關係是「近似於」還是「大於或小於呢」?每一個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是不言而喻的問題。再響亮的「掌聲」也頂不過震耳欲聾的「雷鳴」。

但如果覺得雷聲也有小聲的「悶雷」,那是個別情況,語文規律考慮的是普遍情況下的普遍規律,就好像排除「谷堆堆成山」會出現個別谷堆太大比小山丘還大的特殊個例或「這個房間只有巴掌那樣大」會出現小孩玩的比巴掌更小的積木玩具房間一樣。所以,「教室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個句子應當是一個運用誇張修辭手法的句子,而不是比喻句。例外,把「掌聲」比作說成「雷聲」目的是為了突出掌聲「響亮、熱烈」的特點,以增強表達效果,而並非「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抽象的事物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因為「掌聲」是耳熟能詳的常見事物,少見的「雷聲」對我們來說,遠比「掌聲」生疏抽象的多。

這一點也說明它並不符合比喻句。

其實,「會場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個句子和「谷堆堆成山」或「這個房間只有巴掌那樣大」兩個誇張句的結構、形式是一樣的。我們可以調整為:

1、會場上響起了雷鳴般響亮的掌聲。

2、晒穀場堆起了山一樣高的谷堆。

3、只有巴掌一樣大的房間。

不難看出,如果句1是把「掌聲」比作「雷聲」,那「山一樣高的谷堆」和「巴掌一樣的房間」豈不都是比喻?可見,有「像」、「一樣」、「般」等詞語也不是判斷比喻的依據,貌似「相似」其實「不似」。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知道有這些詞語的句子並不一定是比喻句。

綜上所述,判斷是比喻還是誇張,不能看有沒有所謂的「比喻詞」,更不能依據有沒有所謂的「兩個不同型別的事物」這個「比喻」和「誇張」本來相同的特點來認為他們就一定是「本體」「喻體」,而應當從兩者之間的區別之處去分辨,就像區分孿生兄弟一樣,看相似處越看越亂,看不同處一眼分明。換句話說,就是看兩個事物之間是「相似」還是「誇大、縮小」。「相似」是比喻,「誇大、縮小」就是誇張。

那麼這次六年級期中考試的「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採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是比喻還是誇張?我覺得可以和「會場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類比。我覺得誇張更恰當,如果像一些老師闡釋的那樣,拿「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人名代表大會的掌聲有多響、多熱烈」這個特殊個例而不用普遍現象來說明的話,誇張就沒有了普遍規律,也就沒有了誇張這個說法。

「你磨蹭大半天」恐怕真有其人,「被嚇破膽」也確有其事,被嚇死的也大有人在,百米世界紀錄保持者9秒58的尤塞恩·博爾特恐怕比「一溜煙」的速度還快吧?「危樓高百尺」不過三十三米而已,怎可和摩天大廈相比?………

當然,也許一些老師會得出,以上幾個例子是「比喻」「誇張」兼之。其實看似如此,但其實「誇張」與「比喻」是水火不相容的,前面說到比喻的兩個事物之間是「約等於」的關係,而誇張的兩事物之間是「大於或小於」的關係。一個句子要麼只是誇張,要麼只是比喻,不存既生瑜又生亮的情況!

這是我個人意見。 有不妥,歡迎批評指教!

4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的是比喻,因為有「般」這個字

5樓:匿名使用者

將「掌聲」比喻成「雷鳴」,將很大聲的「掌聲」誇張成「雷鳴」。都可以啊。建議把你要問的那句話用雙引號表示出來。

6樓:匿名使用者

掌聲 雷鳴炮響

7樓:匿名使用者

那就比喻加誇張吧

比喻:把掌聲比喻雷鳴

誇張:掌聲沒有雷鳴大,所以是誇大了

會場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是什麼修辭手法

8樓:匿名使用者

誇張。比喻句裡要有喻體,這個句子裡的「雷鳴般的」只是一個形容詞,並不是喻體,所以這個句子只用了誇張的手法。

會場上響了雷鳴般的掌聲是比喻句。判斷題,是對還是錯

不是比喻,是誇張句 錯,不是比喻,是誇張 不是比喻,是誇張 比喻句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讓讀者更明白你要說的意思回,把一個很平常答的東西說得不一樣一點,另類一點,就是把不是的東西比做是的。用另類而形象的句子來打一比方,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片語成,又有明喻 暗喻 隱喻之分。什麼是比...

自主招生一般的考試內容是什么,自主招生一般的考試內容是什麼?

對自主招生有一定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大部分院校自主招生是包括筆試和麵試環節的,少部分院校只有面試。而一般面試成績佔總成績的60 左右。也就是說你就算你通過筆試面試沒通過照樣沒法通過高校自主招生考核。可以說自主招生面試是有多重要?面試是考生和家長最為關注的,而每年都有關於自主招生腦洞大開的面試題新聞,...

什么是學習中的高原反應,一般都出現在什么時候

高原反應指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氣壓差 含氧量少 空氣乾燥等的變化,而產生的自然生理反應。即頭疼 頭暈 眼花 耳鳴 全身乏力 行走困難 難以入睡等症狀,嚴重者出現腹脹 食慾不振 噁心 嘔吐 心慌 氣短 胸悶 面色及口脣發紫或面部水腫等症狀。學習中的高原反應就是指上面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