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情自闌珊
「緣分」——
「緣分」,亦作「緣份」,是中國文化和佛教的一個抽象概念,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連結,是某種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機會和可能,由於以往因緣致有當今的機遇。《辭海》解釋「緣分」是因緣、機緣,指出「緣」為梵語,經典解釋為「原因」,它常常和「因」一起合稱為「因緣」。
「解脫」——
「解脫」,系梵語mukti或moksa的意譯,佛教指解除煩惱、擺脫束縛、脫離苦惱、自在無礙,從而獲得身心自由。在現實生活中,該詞可泛指擺脫苦惱、困境等。《維摩詰經·佛國品》謂: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脫。」從佛教的意義上說,解除妄想煩惱的束縛,脫離生死輪迴的痛苦,獲得自在,謂之「解脫」。
「生老病死」——
佛教裡「生老病死」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
2樓:雲家論茶道
茶與民俗:茶文化與佛教有什麼關係?
日常生活中的佛教用語有哪些?
3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日常生活中的佛教用語有:「剎那」「牛鬼、蛇神」「現身說法」「抖擻」「群魔亂舞」等等。
1、「剎那」: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剎那」指「時之極微者」,即非常短的時間。「剎那無常」、「剎那生滅」、「剎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語。
2、「牛鬼、蛇神」:原為佛教用語,說的是陰間鬼卒、神人等,後成為固定成語,比喻**醜陋之物。
3、「現身說法」:佛教宣稱釋迦牟尼能顯現出各種各樣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講說佛法,是為現身說法。後來指以親身經歷為例證,對人進行解說或勸導。
4、「抖擻」:很難相象該詞原是佛教頭陀(dhata)的別稱。所謂抖擻,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種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斷除對飲食、衣服、住處等貪著煩惱,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塵一樣。
5、「心無掛礙」:掛礙即牽掛。原為佛教用語,指內心沒有任何牽掛。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有:「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6、「群魔亂舞」:據說佛祖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冥思苦索的時候,魔王波旬率領眾魔千方百計地來搗亂、搔擾。佛祖不為所動,魔王只好率領群魔退去。
這一傳說說明:要想達到覺悟的境界,必須戰勝來自內心的貪慾,也必須戰勝來自外界的各種**。
7、「差別」「平等」:在佛學上,這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差別」指事物的差異、不同,針對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
舍離差別之見,才能達到開悟境界。如眾生平等,怨親不二,即是無差別境界。而所謂「平等」,並不是抺煞現象上的種種差別,而是不去執著這種差別。
4樓:小俊七七
1、現身說法
佛教宣稱釋迦牟尼能顯現出各種各樣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講說佛法,是為現身說法。後來指以親身經歷為例證,對人進行解說或勸導。現身的意思已經由顯現人身變為親身經歷。
2、抖擻
很難想象,該詞原是佛教頭陀(dhata)的別稱。所謂抖擻,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種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斷除對飲食、衣服、住處等貪著煩惱,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塵一樣。
3、心無掛礙
掛礙即牽掛。原為佛教用語,指內心沒有任何牽掛。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有:「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4、群魔亂舞
據說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入定的時候,魔王波旬率領眾魔千方百計地來搗亂、搔擾。佛陀不為所動並降服眾魔,魔王只好率領群魔退去。與魔王的鬥爭,事實上就是與「自我」、與「心」的鬥爭。
戰勝自我,這是全世界最難的事,而佛陀做到了。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的觀點:
1、否定宿命論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藉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
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壞的命運也能透過種種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運不知善加維護,也會失卻墮落,所謂『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懼謹慎!
2、反對末日邪說
末日傳言沒有任何佛教經典依據,佛教是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的宗教,佛教徒不應該輕易相信和傳播世界末日的說法。佛教宣稱每天都是好日。
5樓:小肥肥啊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覺悟,開悟,修成正果。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6樓:匿名使用者
略舉一二。基本上百分之四十的詞彙都是來自佛教。
剎那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剎那」指「時之極微者」,即非常短的時間。「剎那無常」、「剎那生滅」、「剎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語。現在人們還常用「一剎那」、「剎那間」等詞。
現身說法
佛教宣稱釋迦牟尼能顯現出各種各樣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講說佛法,是為現身說法。後來指以親身經歷為例證,對人進行解說或勸導。現身的意思已經由顯現人身變為親身經歷。
抖擻很難想象,該詞原是佛教頭陀(dhata)的別稱。所謂抖擻,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種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斷除對飲食、衣服、住處等貪著煩惱,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塵一樣。
心無掛礙
掛礙即牽掛。原為佛教用語,指內心沒有任何牽掛。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有:「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群魔亂舞
據說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入定的時候,魔王波旬率領眾魔千方百計地來搗亂、搔擾。佛陀不為所動並降服眾魔,魔王只好率領群魔退去。與魔王的鬥爭,事實上就是與「自我」、與「心」的鬥爭。
戰勝自我,這是全世界最難的事,而佛陀做到了。
大徹大悟
徹底的覺悟,達到「不生不滅」的地步,屬於大菩薩的境界。現在連我們凡人也可以使用這個詞了。
海闊天空
唐代大曆年間,禪僧元覽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表達了禪宗自由自在的廣闊胸襟和活潑的禪機。後改變為「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
三生有幸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有幸,形容極大的幸運。三生都很幸運,形容運氣、機遇極好。
前因後果
因是能生,果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關係。
作繭自縛
自因自果。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惡業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
自作自受
自己造下的業因,由自己承擔後果。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今日之果是當初之因的延續。眾生在嚐到苦果之後才「悔不當初」,而菩薩深明「因果」之理,終無懊悔。故曰:「眾生畏果,菩薩畏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比喻做了什麼事,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出自《涅盤經》:「種瓜得瓜,種李得李。」
生老病死
佛教認為,人生所必經的四種痛苦,也稱為(果報)四相。
愁眉苦臉
「愁眉」是古代一種化妝術。「苦臉」源於佛教。佛教認為人生就是個苦海,並稱人的臉形天生就是一個「苦」字:
雙眉是草字頭,兩眼與鼻子合成中間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個「苦」字。
習氣指現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
煩惱指能擾亂心性的因素。人的根本煩惱就是貪、嗔、痴三毒。
塵緣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因六塵是心的所緣,能染汙心性,故稱塵緣。
差別、平等
在佛學上,這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差別」指事物的差異、不同,針對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離差別之見,才能達到開悟境界。
如眾生平等,怨親不二,即是無差別境界。而所謂「平等」,並不是抺煞現象上的種種差別,而是不去執著這種差別。
心猿意馬
指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專注一境。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心猿意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馬視為修道的障礙。
痴心妄想
指愚蠢荒唐、不能實現的心思和想法。痴,佛教又稱為「無明」,是貪、嗔、痴三毒之一,為一切煩惱之源。不明是非善惡的汙染之心,叫作「痴心」。
家賊難防
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舌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內賊。
盲人摸象
為《涅槃經》卷三十二所載的一則故事。比喻對事物只有片面的瞭解,就妄下結論。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常用來比喻虛無縹緲的東西。《景德傳燈錄》卷十四載:「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映象,豈有生滅?」
愛河愛慾浸染人心,使人溺沒而不能自拔,故喻為愛河。蘇軾有詩云:「欲平苦海浪,先幹愛河水。」
慾火形容情慾熾盛如火。《楞嚴經》卷八詳示,其業因、業相、業果皆如猛火。
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禪門。有些禪師誨人不倦,絮絮叨叨,猶如老婆子饒舌,叢林中稱為「老婆心」、「老婆禪」。今演為「苦口婆心」。
解脫佛教指脫離妄想煩惱的束縛,脫離生死輪迴的痛苦,獲得自在無礙。
別具隻眼
另有一番獨特的眼力與高超的見解。「隻眼」,慧眼,第三隻眼——天眼,頂門具眼也。
一塵不染
色聲香味觸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認識的六種境界。因為它們能夠染汙人的情識,故稱六塵。不被六塵之中的任何一種所染汙,就是一塵不染。
一絲不掛
原是佛教用來比喻人沒有一絲牽掛。出自《楞嚴經》:「一絲不掛,竿木隨身。」現在指人不穿衣服。
一刀兩斷
語本《五燈會元》卷十二:「一刀兩斷,未稱宗師。」意思是,雖能幹淨利落地判斷是非邪正,但未能圓融一體,和光同塵,也稱不上「宗師」。現比喻乾淨利落。
一廂情願
源自佛教《百喻經》。說一個愚人到都城裡遊玩,愛上公主,相思成疾,幾至命危。現指單方面的願望和計劃。
一筆勾破除一切塵緣。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袾巨集(蓮池大師)寫了七首《一筆勾歌訣》:「五色金章一筆勾」、「魚水夫妻一筆勾」,合稱「七筆勾」。
勾是塗去之意。「一筆勾」即「一筆勾銷」。
味同嚼蠟
指修行人清心寡慾,淡於世味。語出《楞嚴經》:「我無慾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蠟。」
割**是貪慾的別名,位列三毒之首。有愛便有嗔,愛嗔相激,增長惑亂。而世俗的愛,只是虛妄、不淨、自私的貪愛,只有斷愛、離愛、割愛,才能獲得覺悟。
自欺欺人
佛經中以犯妄語者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語。
臭皮囊皮革製成的袋子,比喻人身。「臭皮囊」這句俗語源於《四十二章經》:「天神獻玉女於佛,欲以試佛意、觀佛道。
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以可誑俗,難動六通。
去,吾不用爾。天神愈敬佛,因問道意。佛為解釋,即得須陀洹(小乘初果)。
」佛把天仙美女視為盛滿汙穢之物的皮袋子,這叫做「不淨觀」,專用以破除淫慾。
世界指有情眾生所住的國土。佛教《楞嚴經》雲:「何名為眾生世界?
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佛家語中「世」即是時間,「界」是空間,「世界」所指的就是整個巨集觀宇宙。「世界」成為常用語後,所指的只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和。
一彈指我們現在形容時光短暫常用「彈指一揮間」這個比喻。「彈指」是佛教中的一個時間量詞,出自於印度梵語。《僧只律》上解釋說:
「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另外,「彈指」也是捻彈手指做聲的動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風俗,用以表示歡喜、讚歎、警告、許諾、覺悟、召喚、敬禮、詛咒等。
當下佛教用語,人能活著和感覺到的只有當下。當下就是現在的這一刻。
晨鐘暮鼓
為舉行法事時集眾而用的法器。唐宋以來,我國各大寺院多在佛殿兩側建鐘鼓樓用以懸掛鐘鼓。因而晨昏撞鐘擊鼓已成為中國佛寺的一種傳統。
覺悟「覺」,梵語為bodhi,鳩摩羅什譯作「道」,玄奘譯作「覺」。佛家以開悟智慧會得真理為「覺悟」。現在指政治上的認識水平。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語本《景德傳燈錄》:「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空中樓閣
比喻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
醍醐灌頂
「醍醐」是從牛乳中反覆提煉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大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徵新王已享有統治四海的權力。
密宗沿用此法作為僧人升任阿闍黎(規範師)時的儀式。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契合、符合。禪宗謂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現指心與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伸手不見五指
我們現在用來形容光線暗。其實,它本是佛教用語,出於《續燈錄》卷七:「伸手不見掌。
」這句禪語的意思是:悟道的人見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觀的虛妄分別與憎愛,因為一切事物在本質上是平等不二的。
當頭棒喝
禪門認為佛法不可思議,開口即錯,動念即乖。為了打破學人的迷執,不少禪師用棒,或用喝,作為施教的一種方式。
天花亂墜
佛教傳說佛祖講經,感動天神,天上紛紛落下花來。現形容言談虛妄、動聽而不切實際。
天龍八部
原為佛教用語,指佛經中常見的「**神」。諸天和龍神為八部眾的上首,故稱。後被金庸用作書名。
小品本屬佛教用語。鳩摩羅什翻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將較詳的二十七卷本稱作《大品般若》,較略的十卷本稱作《小品般若》。可見,「小品」與「大品」相對,指佛經的節本。
因其篇幅短小,語言簡約,便於誦讀和傳播,故備受人們的青睞。
智慧梵語般若(prajna)的意譯。佛教謂超越世俗虛幻的認識,達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你能舉出有關佛教和道教影響我們文化生活的具體例子嗎
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觀念無時不刻地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已經無法區分了。喜歡一個人版,沒追到,叫沒緣 權 常聽見的話也很多 比如 我一定是上輩子欠你的 佛教 順其自然吧 道教 總之太多太多了所以說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觀念無時不刻地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已經無法區分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哪些觀點受佛教和...
佛教和中國文化有什麼聯絡?堇是什麼?和佛教有什麼練習
1 佛教和中國文化有聯絡 佛教發源於印度,傳到中國後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互相影響 吸收,發展為中國的民族宗教之一,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古代社會歷史,對哲學 文學 藝術等其他文化形態,都發生了深遠的多方面的影響。佛教傳入中國後,和中國文化相結合,發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與中國的思辨哲學相...
簡述佛教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和佛教藝術的主要形式和特徵
以前中國是儒墨道三家,西漢年間中國文化的發展遇到瓶頸期,當時盛行老莊思想,此時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的變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後發展成儒釋道為中國文化的精髓。佛教藝術主要形式包括雕塑 建築 繪畫 文學等方面。問題三 對我國哲學 文學 思想產生深遠影響 佛教還與我國本土文化相結合,產生獨特的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