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詩中的朦朧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04 07:40:18 字數 990 閱讀 9989

1樓:匿名使用者

蒹葭(詩經來·秦風)自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址。

蒹葭是因為一位美麗的守望者而出名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時代的愛情,以蒹葭作為標本。

我們今天的蘆葦,前世都曾經是蒹葭——平民化的身份,也無法篡改其貴族的血 統。哦,古老的植物,古老的愛情。正如若干年以後,漢樂府的時代,民歌裡的愛情,是以陌上 桑命名的(因為一位叫羅敷的採桑女子)。

分析《蒹葭》的朦朧美

2樓:晨光眠夏

作品雖然看來只是描寫了詩人對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悵的心情,但並非直敘,採用工筆式的細描,而是用曲筆,作寫意式的遠距離的勾勒。距離產生美感,但這種美感也勢必因距離遠而變得模糊、朦朧,不清晰甚至不確定,是一種朦朧美。正因為空間距離或心理距離的關係,《蒹葭》全詩寫得撲朔迷離、煙水蒼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種神祕莫測的朦朧美。

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無從知曉,其文化背景、個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其實作品本身並未作清楚的交代,迷離彷彿,任讀者自己去領悟。 最令人不可捉摸的還是主題的多義性。

人生有許多東西是可望不可即的,愛情領域中有,事業領域中有,仕途生活中有,理想憧憬活動中更常常遇到。這是我們今天就詩論詩,不妨從多方面進行的詮釋。至於古人的見解更令我們驚詫莫名。

《蒹葭》認為這首詩具有含蓄美,意境美,朦朧美和**美,做簡要分析

3樓:百度使用者

含蓄美 從文字和形象思考

意境美 從情景交融思考

朦朧美 從模糊意象。空間和心理距離。主題的多意性等角度思考**美 一意三疊,一唱三嘆

試論述花卉的意境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花卉的形狀千姿百態,大約25萬種被子植物中,就有25萬種的花式樣。可以通過花卉的各種品種,花色,形態等來體現出花卉的意境美體。花卉施肥方法 花卉栽培需要及時追施肥料,可選用 巴內達碧卡肥 其追肥方式多種多樣。但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應根據花卉生長的不同情況,合理選用。衝施 結合花卉澆水,把定量化肥撒在...

在女史箴圖中,女性的氣質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顧愷之創作的 女史箴圖 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筆法如春蠶吐絲,形神兼備。他所採用的遊絲描手法,使得畫面典雅 寧靜又不失明麗 活潑。畫面中的線條迴圈婉轉,均勻優美,人物衣帶飄灑,形象生動。女史們下襬寬大的衣裙修長飄逸,每款都配以形態各異 顏色豔麗的飄帶,顯現出飄飄欲仙 雍容華貴的氣派。被英軍大尉基勇鬆盜往...

數學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在教學實際中數學和諧美有哪些體現

1 完備之美 沒有那一門學科能像數學這樣,利用如此多的符號,展現一系列完備且完美的世界。就說數吧,實數集是完備的,任意多的實數隨便做加減乘除乘方開方,其結果依然是實數 注意 數學上完備是根據序列的收斂性嚴格定義的,我這裡不是完備的嚴格說法,但可認為是廣義的說法 引入虛數單位,實數集擴充套件到複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