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評價對《純粹理性批判》有什麼看法

2021-03-04 09:22:45 字數 2637 閱讀 2136

1樓:漫閱科技

《純粹復理性批判》是康制德經過近12年的冥想bai,用4~5個月時間寫du成的一部篇幅巨大、艱深難懂而又zhi很有創造性的哲學dao鉅著。這是歐洲哲學史上一本劃時代的著作,它開始了歐洲哲學史上的一場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舊形而上學的統治,也給宗教神學以有力的衝擊。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最大的成就在於論述了主體能動性的思想,這是近代哲學史的一個轉折點。他認為,認識的全過程都是主體思維能動地對認識材料進行綜合、改造,也是解決思維與存在的統一過程,並認為解決思維與存在的統一問題,是哲學的核心問題。雖然康德對這個問題並沒有很好地解決,但是,他所提出的這一哲學發展的新方向,在哲學發展史上,特別是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力圖將經驗論與唯理論、現象界知識與本體界知識結合起來,但他並沒有完成這一任務。因此,時至今日,有的哲學家仍在發揮康德有關本體論方面的理論,有的則在發展其關於現象界的理論。這充分說明了康德哲學的影響之深遠。

《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是怎麼闡述自己的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的?(三)

2樓:易書科技

美國的康德研究專家貝克曾引述哲學家中流傳的一句格言:「在哲學問題上,你可以贊同康德,也可以反對康德,但不能沒有康德。」人們之所以給康德思想如此高的評價,主要原因在於:

在康德哲學精神中,既囊括了他那個時代人類在日益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中所取得的優秀成果,也凝聚了西方文化自古希臘發軔以來的一切理智生活的智慧結晶。在康德這裡既有蓬勃發展的自然科學及其方法的影響,又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一代聖哲的思想啟迪,還有文藝復興運動和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後的**教文化的薰陶;既有唯理論者和經驗論者的理論碰撞,又有法國早期啟蒙學者和人文學者的思想浸染,更有像牛頓、盧梭和休謨等這些時代巨人的人格和思想的深層積澱。正是在上述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康德以德國自身的萊布尼茨—伏爾夫學派為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學」,奠定了近代德國哲學和神學的基礎,而這種哲學和神學的影響所及又大大超出了德國的範圍。

然而要真正搞清楚康德在哲學史、神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對現代生存本體論的影響,僅看到上述因素還遠遠不夠,更主要的是要從康德所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上來理解康德思想的歷史意義。康德哲學和神學思想的根基是其《純粹理性批判》,特別是其中的「分析篇」,當代西方哲學、神學的主要思潮大都從這裡出發來尋找自己的立足點。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主旨是以批判考察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為出發點,以闡釋理性與信仰的矛盾衝突為目的,其主要任務就是要確定人類認識能力有哪些先天要素及這些先天要素的**、功能、條件、範圍和界限,最終為信仰留下足夠的地盤。

在「分析篇」中康德又把高階認識能力區分為知性、判斷力和理性三種。他認為知性的先天思維形式是所謂純粹知性概念(即範疇:如質、量、因果性、必然性等),知性運用範疇綜合統一感性材料才產生了經驗或知識,而範疇之用於感性材料是以從範疇規定時間圖形而引申出知性的先天原理這種形式進行的。

知性的這些先天原理具有建構性,作為認識物件的自然界的各種規律,正是知性通過其範疇或原理而頒定給它的,亦即人為自然立法,這就是康德自稱的「哥白尼式革命」。

如果我們僅從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分析篇」看,康德似乎只是在討論知識形成的可能性與必然性問題,但這僅是康德哲學的核心之點,而康德的真正目的是要由此出發來構建其更為恢弘磅礴的理論大廈。換言之,康德建構其「分析篇」的主要目的遠非僅僅要指明知識形成的可能性問題,而是要以人類知識形成的可能性問題為基點,**與人類自身的生存密切相關的各種問題。他要使其思想由前批判時期的馳騖於外在宇宙而返回於內在宇宙,由前批判時期向世人呈現出的壯觀的自然之圖轉而再向世人貢獻一幀人類深邃的心靈之畫。

在康德看來,知識與道德是不可分割的,因為人類理性的立法有自然和自由兩大目標,即不僅包含自然法則,而且還包含道德法則;最初是在兩種不同體系中表現它們,最終將在唯一的哲學體系中表現它們。基於這種考慮,康德在研究了人類心靈的認知能力後,又進一步研究人類心靈的情感能力和意志能力,以及這三種能力指向的三種物件——真、善、美。他認為其《純粹理性批判》論述了知識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基本目的;《實踐理性批判》論述了道德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終極目的;《判斷力批判》論述了審美趣味和自然的目的性如何可能,使真、善、美在反思判斷力中綜合統一起來,消除自然和自由、知識和道德的分離。

康德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哲學研究進行了認真總結,他認為他一生中哲學研究的所有問題都是圍繞與人的生存狀況密切相關的四個問題的,即我能夠知道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可以希望什麼?

人是什麼?與上述四大問題相對應,從而產生了四門學問題:認識論、倫理學、宗教學、文化人類學。

由於康德的思想涉及人類精神文化的全部學科,它在體系上博大恢弘,內涵上豐富深厚,幾乎各個部分都閃爍著智慧的真知灼見。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它都呈現一種面貌,以致對它的研究和理解不能不存在一定的困難。

上述現象的出現向我們提出了重新認識和理解康德的任務,即在對康德進行分析研究的同時還要進行綜合的研究,把分析原則寓於綜合之中,把康德學說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它有著自身的宗旨、基本問題和邏輯線索,有著自身的風格和特質,它的各個部分和環節表現出一種有機的遞演關係,並服務於一種終極的目標和理想。基於此種認知,筆者認為康德在東西方世界之中之所以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恆久的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其學術思想的深層所包含的濃郁的人情味和生命氣息。

康德的精神包容了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的一切實踐領域,思考了人生的根本問題,度量了人類心靈的各種功能、條件和界限,它不僅揭示了宇宙的智慧,更是涵攝了生命的智慧,在茫茫無垠的自然寰宇中凸現了人的價值、人格的尊嚴和人性的自由。因此,只有從人學的視角研究康德,才能真正抓住康德思想的精神實質。(靳鳳林)

學術評價對《史記》有什麼看法,《史記》有什麼現實意義?

史記 來被稱為中國第一自部紀傳體通史,至少有bai兩方面的原因。歷史的敘述du最艱難的是zhi 形式的選擇,在 第二個原因在於 史記 之前的史書時間跨度多為斷代,而 史記 則將筆觸向上延伸到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時代,向下截流在作者司馬遷生活的漢武帝太初年間,以3千年的大時間跨度向後人講述中華民族的早期...

《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是怎麼闡述自己的認識論 倫理學和美學思

美國的康德研究專家貝克曾引述哲學家中流傳的一句格言 在哲學問題上,你可以贊同康德,也可以反對康德,但不能沒有康德。人們之所以給康德思想如此高的評價,主要原因在於 在康德哲學精神中,既囊括了他那個時代人類在日益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中所取得的優秀成果,也凝聚了西方文化自古希臘發軔以來的一切理智生活的智慧結...

如何評價公司組織結構的合理性,如何評價一個公司組織結構的合理性?

看人心所向,戰略方向和生產效率的正確和提高,才是企業競爭力的根本,領導層負責戰略方向制定和統一認識,員工負責努力工作,其間的彼此認同即 合理性 組織結構的合理性,要看在本行業內企業的組織結構是否具有奇異性的競爭優勢。從企業內看組織結構是否有利企業建立競爭優勢。要看這個公司內部配合是否完美,執行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