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起義的性質和意義是什麼

2021-03-04 09:31:34 字數 944 閱讀 9106

1樓:泉雅愛尾笛

性質:農民階級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動

《**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解決生產資料與產品分配的原則性綱領,體現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就有土地所有制的願望。

《資政新篇》是幹王洪仁玕在後期提出的中國第一套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意願的政治綱領,由於客觀上週邊環境的惡劣與主觀上農民階級的漠視而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

2樓:皇甫谷藍朋花

太平天國規模之巨集偉、影響之深遠,是歷史上任何一次農民戰爭無可比擬的,而且它不同於歷史上的單純農民戰爭,在起義的前途上也有了新的展望。太平天國宣佈其宗旨是要建立「天下大家處處平均、人人飽暖」的社會。它的政權掌握在勞動人民之手。

它的農村政策反映了廣大貧苦農民的願望,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民對土地的要求。後期頒佈的《資政新篇》,指出了所設想的資本主義藍圖。凡此都說明太平天國起義是要改變封建制度,走出一條新路。

當時,清朝統治已十分腐敗,資本主義各國還沒有力量派遣大量軍隊到中國作戰。因此,太平天國起義是具備成功的條件的。它的失敗,不是對立面力量的強大,而是自己犯了致命的嚴重錯誤。

李秀成被俘後的自述中就以血和淚寫出了**之「十誤」。太平天國之所以不能避免這些錯誤,是由於它仍然是一個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動。它同歷代農民起義一樣,利用宗教為發動起義的工具,而到了戰爭日益深入以後,這種宗教不但脫離了起義的需要,而且變為一條繩索,把一直要利用它的洪秀全越縛越緊,以致否定人力,造**心解體。

農民本身有狹隘性、保守性、私有性的特點,不能不受到封建等級思想的侵襲,因而在得到初步勝利之時就導致了天京事變,造成了致命傷。此外,由於許多不純分子混入,有的地方權力落在他們手中,破壞了起義軍的制度和政策,影響了一部分太平軍部隊的紀律,以致不能始終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民支援起義的積極性。

太平天國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激發了後人的革命精神,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教訓,為辛亥革命的勝利鋪平了道路。它對中國近代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太平天國和義和團有什麼關係嗎,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區別。

沒有義和團,不能算革命,個人認為是一群暴民,能反出扶清滅洋的旗號,說明了滿清的奴化政策之成功。農民階級始終最可憐,很多時候,也可恨。古代農民革命從來就是炮灰,沒有成功過,因為農民階級從一誕生開始,就始終是一個落後的階級,這不僅僅是由於地主階級的愚化,也是農村生產方式的落後決定了階級屬性上的絕對落後,...

太平天國運動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沒有勝利 歷史影響 太平天國曆時14年,佔領長江中下游富庶地區多年,戰事波及半個中國,使清廷國力大傷。由於清廷倚賴漢人組建的湘軍和淮軍才能打敗太平天國,曾國藩 李鴻章等漢臣平亂有功,逼使清廷更加重用漢人,漢人在清廷的權位因而大增,同時滿人對軍隊的控制權減弱。清廷曾藉助外國人鎮壓太平軍,因而產生效法西...

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什麼

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層發生嚴重內訌,地點在首都天京 南京 東王楊秀清 北王韋昌輝及燕王秦日綱在此事件中被殺,另有約二萬人喪生。天京事變被視為導致太平天國失敗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亦是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天京事變 石達開既無實權,又心存疑慮,1857年6月,率領10萬精兵遠走西南。石達開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