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閩南功夫茶表演、木偶表演、博餅、閩南語歌曲……這些閩南民俗文化的標籤將一一在世博會上向全世界展示。5月2日至5月4日,上海世博會廈門館開館,面積達630平方米,以「溫馨城市?海上花園——宜居廈門印象」為主題,以「廈門總讓人想起生活」為口號,以濃厚的閩南元素為基色,融合現代科技,藉助閩南風情濃郁的實物展示和場館活動,向全球遊客展示廈門的特色文化和溫馨浪漫的宜居環境。
5月3的「廈門城市秀」上,現場將舉辦閩南民俗文化展示,遊客可通過館內設定的道具,現場體驗廈門博餅文化,屆時,主持人將用英語與中文對博餅進行雙語講解。博餅是廈門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據考證,它的雛形是唐朝的「骰子戲」,民間流傳則是鄭成功屯兵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
5月4日為「律動鼓浪嶼」,來自廈門3個家庭的6位藝術家舉行「鼓浪嶼家庭**會」。廈門因海而興,因海而強,海洋的性格不僅滋養廈門人的品性,也培育廈門人對外來文化的包容。西方**藝術在廈門落地生根,造就了鼓浪嶼鋼琴之島的美名,也形成廈門人的獨特生活方式——家庭**會。
每逢節假日,在鼓浪嶼島上,親朋好友常常歡聚一堂,吹拉彈唱,其樂融融。
自4月20日至25日,廈門館精心準備的閩南特色節目——鼓浪神韻進行專場演出,是預開館期間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城市廣場上惟一表演的團體。
「鼓浪神韻」以全國惟一一臺反映閩臺文化和民俗風情為核心主題的旅遊文化大戲《閩南神韻》為演出班底,並集納其他演出骨幹。本次「鼓浪神韻」節目豐富多樣,囊括了南音、閩南語名曲、戲曲丑角和閩南木偶等極富閩南民俗特色節目,同時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充滿「亮點」、「土味」十足,充分展示了閩南民俗風情。主要演出內容有:
閩南語歌曲演唱《愛拼才會贏》、《媽媽的脊背》,杖頭木偶表演《長綢舞》,群舞《音鳥天籟》、《豐年祭?高山青》和《鼓浪嶼之波》等。
2樓:水晶公主
泉州是***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積澱深厚,素有「海濱鄒魯」、「世界宗教博物館」、「光明之城」的美譽。全市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40處,縣(市)級600多處。其中極負盛名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國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的靈山聖墓、千年古剎開元寺及東西塔、記載古代海上交通和**的九日山祈風崖刻、廣受臺胞和海外僑胞信眾膜拜的天后宮媽祖、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蹟與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陽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以及與惠東民俗、海濱風光、石雕藝術融為一體的崇武古城等。
豐富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和秀出東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泉州成為一個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旅遊勝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到此觀光。泉州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戲曲文化遺產,有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嘉禮」戲等劇種,其中蜚聲海內外的有:晉唐士樂餘韻南音、宋元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和中國一絕「提線木偶」。
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伊斯蘭教、印度教、古**教、摩尼教、猶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種宗教在泉州廣泛傳播,留下大量遺蹟,使泉州成為多元文化融洽交匯、和諧共處、互促共榮的載體。泉州作為唐朝中期以後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區之一,保留了唐代中期以來的大量文化資訊,包括語言、藝術、風俗、宗教等。其中,南音、北管、高甲戲、歌仔戲、梨園戲、提線木偶是泉州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藝術。
梨園戲:距今至少有800年的戲劇。戲中指揮一般為鼓手,而鼓手的打鼓方法竟然和漢代出土的樂俑形態相似,也得名「宋元南戲活化石」。
南音(也稱南管):古代閩南語傳播的時候也將此**帶到東南亞等地,以至於有閩南語的地區就會有南音。傀儡戲(提線木偶):
提線木偶的發源地就在泉州,和南音一樣傳播到東南亞地區。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拍胸舞:
閩南通俗舞蹈,已收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泉州地區戲曲舞蹈種類繁多,還有泉州北管,高甲戲,打城戲,火鼎公火鼎婆,塗腳舞,迎閣等。 泉州,周為七閩地,歷年來出土的西周禮樂器和原始壁畫,反映了
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閩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風貌。唐朝中期以來,中原人南遷入泉;唐、五代時,不但城郊東湖常有遊宴歌舞的記載,南安雲臺山下還建有常設性歌舞院館。宋、元時代,泉州已是東方第一大港,成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樂州」。
海內外文化在泉州出現大融合的景象,反映在文人詩中常見有關歌舞活動的描寫。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貪浪遊,莫看百戲」。明、清時代,泉州地方戲曲、民間歌舞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了上元節泉州城內遊燈、踩街歌舞活動「一國若狂」的熱鬧景象。解放以來,泉州民間舞蹈一枝獨秀,蜚聲全省、全國。
廈門有哪些特色文化?
3樓:超級晨霧的光
1,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是以閩南方言進行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謠,它流行於閩南、臺灣和東南亞華僑華裔的居住地。閩南童謠是閩南歌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老百姓集體創作智慧的結晶。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海滄蜈蚣閣
海滄蜈蚣閣是福建省廈門市的傳統民俗活動。和閩臺兩地保生大帝文化習俗緊密相連。相傳,當年保生大帝吳真人一生行醫救濟百姓,大多以蜈蚣為藥引,後人為表達對他濟世為民高尚品德的敬仰,自發形成了蜈蚣閣這種祭拜民俗。
3,閩臺送王船
閩臺送王船是福建省廈門市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最早可追溯到明初。廈門「送王船」以同安西柯鎮呂厝村、海滄鐘山村、湖裡鍾宅村3個地方的規模較大;在海滄說到規模大小石塘規模最大。
該習俗一般3到4年舉行一次。
4,歌仔戲
歌仔戲,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臺灣島內,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佈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的地方。
5,高甲戲
高甲戲,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發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4樓:春天梨的熊
1,中秋博餅,
閩南地區特有的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2,正月初三忌拜年
正月初三忌拜年,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裡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
3,高甲戲
高甲戲,發源於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4,歌仔戲
歌仔戲(發音:歌子戲,或歌崽戲,後者在臺灣較流行),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漳州的傳統戲曲,故亦稱之為薌劇,後傳到臺灣並得到進一步發揚。「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戲以摻雜文言的閩南語為主,讓社會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詞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成為早期閩南地區和臺灣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
5,漆線雕
漆線雕,中國漆藝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之一,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工藝。它形成於明末清初,至晚清時逐漸成熟。漆線雕被應用於佛像裝飾,俗稱「裝佛」,長期以來一直作為一種特殊行業廣泛流傳。
漆線雕做工精細雅緻,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堪稱藝苑奇葩,中國一絕。
5樓:大大的
如下:廈門的文化特徵可以說是很不明顯,廈門也沒有多少歷史文化遺產。在這方面,它遠不如它的兩個近鄰泉州和漳州。
儘管廈門是福建的一部分,但此說至多說出了福建人的共性,卻未能說出廈門人的個性。事實上,廈門人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徵究竟是什麼,只怕連廈門人自己也說不大清。如果你拿這個問題去問廈門人,保證連他自己也張口結舌,說不出個子醜寅卯、周吳鄭王來。
其實,就連「廈門人」這個說法都成問題。人們一般並不使用這個概念,而稱之為「閩南人」。
說不清當然並不等於沒有,只是有些含糊而已。何況廈門的歷史再短,也短不過深圳;而廈門人與泉州人、漳州人的區別,也還是看得出的。事實上,一百多年的風雲變幻,已使廈門明顯地不同於閩南的其他城市,也使廈門人與其他閩南人多有不同之處,只是少有人認真進行一番剖析研究罷
廈門多少有點像上海。
廈門與上海相似的地方很多。比方說,它們都不是什麼古都、古城、古郡、古邑,而是近現代以來才興起的新型城市;它們都遠離**政權,偏於東南一隅;它們都面對大海,被海風吹拂,海浪衝擊;它們也都在國內較早地接收西方文化,較早地成為洋行職員和海外華僑的培養基地等等。上海和廈門,都是沒有多少傳統文化而更多現代文化,沒有多少本土文化而更多外來文化,沒有多少政治文化而更多經濟文化(或消費文化)的地方。
廈門也有點像廣州。
廈門像廣州的地方不少。比方說,兩地都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埠最早的通商口岸(廣州又更早),都與海外尤其是南洋關係密切,都有許多華僑在海外大展巨集圖並回國回鄉捐資投資等等。甚至兩地的建築也不乏相同之處,比如廈門中山路、思明路一帶就和廣州一樣,也是「騎樓」式的建築。
最溫馨的城市
事實上,所謂「海上花園」或「風景港口」,其涵義並不僅僅只限於自然風光。廈門的自然風光無疑是美麗的。但廈門之所以美麗可人,恐怕還在於她很小、很安靜、很清潔、很溫馨。
舊城小巧,新區精緻,有著南方沿海城市特色的街道和建築,都收拾得非常乾淨漂亮。
島與人美麗小島廈門,是祖國母親的嬌女。
廈門位於我國東南海域,是一個三面大陸環抱、一汛碧波盪漾的海灣中的小島。她很像我們祖國母親的一個美麗而嬌嗲的小女兒,一面偎依在媽媽的懷抱裡,一面伸出兩隻小腳丫去戲水。與西安、太原、南京、武漢這些大哥大姐相比,廈門的地位和命運有些特別。
她既不是洛陽、江陵、蘇州、曲阜那樣的古都名邑,也不同於深圳等新興的「明星城市」。她在中國古代史上名不見經傳,在近現代史上卻榜上有名。
廈門人有種根深蒂固的「小島意識」。島原本具有開放和封閉的二重性。因為島所面對的大海,既可能是暢通無阻的通道,又可能是與世隔絕的屏障。
只要想想英倫三島、日本列島上人和塔西提島、火地島上人的區別,便不難理解這一點。廈門島上人當然不是塔西提島、火地島上人,但也不是英倫三島、日本列島上人,總體上說他們是既開放又封閉。其封閉之表現,就是抱殘守缺於一隅,自我陶醉於小島。
廈門人有一種奇怪的觀念,就是隻承認島內是廈門,不承認島外轄地(如集美、杏林)是廈門。
廈門特色美食有哪些,廈門有哪些特色食物
1 沙茶麵 沙茶麵是廈門的特色美食,沙茶醬主料有蝦乾,魚乾,蔥頭,蒜頭,老薑等十幾種食材構成,經油炸香酥再研磨細,製成沙茶醬待用。2 土筍凍 土筍凍是廈門的傳統特色風味小吃,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屬於星蟲動物門身長 二 三寸,經過熬...
廈門有哪些特色,請問廈門有什麼特色啊?
廈門是功夫茶的起源地之一,有著濃郁的茶文化氛圍。廈門人大多愛喝烏龍茶,尤以安溪鐵觀音為最,鐵觀音號稱茶中極品,有詩盛讚 珠泉雋味和胸臆,玉液新香沁齒牙,兩腋清風甌泛綠,一壺春雪筆生花。廈門的茶藝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 茶水 茶具 火候 環境。茶葉以新為貴,烏龍茶經沖泡後,葉片上有紅有綠,湯色黃紅,口味...
新興縣民俗文化,濰坊民俗有哪些
新興縣 概況 新興縣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東鄰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高要 高明 鶴山 開平 恩平等市,西北與雲安縣接壤,西南與陽春市交界,全縣總面積1502.7平方公里,轄14個鎮 196個村 居 委會 1113個自然村,縣城駐新城鎮。2002年,全縣總人口44.6萬人,有華僑 港澳臺同胞15萬多人。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