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陽光sun閃爍
詠柳的作者賀知章
通過描寫春天的柳樹,歌頌春天的美麗景色,讚美大自然及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勃勃生機。
2樓:沒錢的萌娃紙
詠柳作者描寫的是:楊柳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53330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
《詠柳 / 柳枝詞》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賞析: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
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
「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絡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麼,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絛」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絛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讚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後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資訊。
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作者簡介: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漢族,唐越州(今紹興)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3樓:匿名使用者
春天的故事歌詞
詠柳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作者描寫什麼,歌頌什麼,讚美什麼
4樓:
《詠柳》中,賀知章通過描寫春天的柳樹,歌頌春天的美麗景色,讚美大自然及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勃勃生機。
原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擴充套件資料
詩詞賞析
詩的第一句寫樹,將樹擬人化,讓人讀時能感覺出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這裡的「碧玉」應該是有兩層含義: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
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還有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後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
「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古代的妙齡少女聯絡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少女身上垂墜的綠色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麼,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絛」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絛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讚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後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資訊。
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5樓:愛單單愛
《詠柳》一詩通過描寫春天的柳樹,歌頌春天美麗景色,讚美大自然及春天給人們帶來勃勃生機。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白話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6樓:海蔘燉黃瓜
作者描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樹,歌頌春風是美的創造者,讚美了春風帶來了春天。
一、出處
唐代賀知章的《詠柳》
二、原文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三、釋義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四、重點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3、一樹:滿樹。一:滿,全。
4、絛: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裡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擴充套件資料
一、作品賞析
第一句寫樹,將樹擬人化,讓人讀時能感覺出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這裡的「碧玉」應該是有兩層含義: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
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
「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古代的妙齡少女聯絡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少女身上垂墜的綠色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麼,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絛」繼續聯想,先用一問話句來讚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後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資訊。
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二、作者簡介
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少時就以詩文知名。唐武后證聖元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後歷任禮部侍郎、祕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祕書外監」。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旋逝。屬於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
7樓:匿名使用者
詠柳的作者賀知章:
描寫春天的柳樹;
歌頌春天的美麗景色;
讚美大自然及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勃勃生機。
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賞析:詩的前二句詩分別描寫了柳樹的整體形象和千萬條垂掛的枝條;
第三句在設問問題提出的同時,又有意無意地寫到均勻細緻碧綠的柳葉;
三個句子分別寫了柳樹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內容,筆筆有特點。
另外,詩人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的表現手法,詠唱了柳樹,讚美了春天,謳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無限創造力。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
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
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
後歷任禮部侍郎、祕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8樓:匿名使用者
詠柳的作者賀知章 通過描寫早春二月的楊柳,歌詠春風,讚美大自然及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勃勃生機。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
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
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
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
這首詩就是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
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
「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
《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裡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
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
詩歌裡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詠柳寫的是什麼,詠柳作者描寫了什麼?
詠柳 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它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書使人靈秀,學習古詩猶如在花園中徜徉,染其色 聞其香 嘗其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詠柳這首詩寫的是什麼,詠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的景色
碧玉妝成一樹高,來萬自 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註釋1 碧玉 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2 妝 裝飾,打扮。3 絲絛 絲線編成的帶子。這裡形容隨風飄拂的柳枝。賞析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讚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 碧玉妝成一...
詠柳這首詩讚美了柳樹的什麼,詠柳這首詩描寫了什麼?讚美了什麼?
詠柳 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它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詠柳讚美了柳樹的碧玉的顏色和柔美的姿態,側面烘托對春天的熱愛 讚美柳樹裁出春天 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用柳樹讚美了春天美麗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