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其故鄉印度是如何產生髮展的 如何傳入我國的

2021-03-18 01:18:15 字數 5110 閱讀 5244

1樓:_老衲法號處南

如果要講清楚就要涉及到婆羅門和沙門,列國時期釋迦國的歷史背景,太麻煩,簡而言之,釋迦牟尼見生老病死,感慨人總有一死,榮華富貴不能恆常,健壯的身軀終將腐朽,為了解決生死的疑惑與29歲離開妻兒父母出家,追隨當時宗教界幾位知名大師學習,但達到了世間所有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還是沒有解決他的問題,遂嘗試極端苦行,最後把自己弄得奄奄一息而感覺到這對於解脫沒有幫助,放棄苦行後,釋迦牟尼決定以自己為師,來到菩提伽耶的一株菩提樹下打坐,立誓不證菩提不起此坐,經過七天七夜的禪修,最終得漏盡智,證悟四聖諦,開創佛教。

傳入中國是漢明帝那會,明帝晚上做了個夢,夜夢金人,後來就跑去印度把梵僧竺法蘭帶回來了,但最早對於佛教來中國的記載是秦始皇時期沙門室利房等十八人打算來傳教,結果被秦始皇給關了,那會的佛教還是目前所謂的小乘佛教,後來被竺法蘭帶過來的就是所謂的大乘,或者說大乘思想的先驅。

佛教在印度是怎麼產生的?其發展經過哪幾個階段?

2樓:匿名使用者

產生和流傳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創始人是悉達多·喬答摩,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簡稱佛陀(覺者)。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

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

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

後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恝三學、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先後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三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

部派佛教爭論的主要總是訶梨跋摩在《成實論》中曾概括為「十論」,即二世有無?一切有無?中陰(輪迴的主體)有無?

頓悟或漸悟?羅漢是否有退?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

未受根業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數?在無人我(靈魂)等。

對於這些問題各個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物件),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

前者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後者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說一切有部後來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繼又分出化地部、經量部等共十一部,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也就是著重對佛教理論問題的闡述。在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大規模的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本,現在實有」。

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物件(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實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

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淨說」。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從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從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從學說的思想發展來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為五個時期:第一,佛逝世後約一百年之間為原始佛教時期;第二,在這之後約四百年之間為部派**時期;第三,此後約四百年為大乘中觀學派興盛時期;第四,此後又約四百年為大乘瑜伽學派興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後期,密宗頗為流行;第五,最後約三百年為密宗盛行時期。

佛**們在教團生活上一般維持著佛在世時一向的設施和慣例,在學修上奉行著四諦、八正道的根本教義,沒有什麼重大的爭論。這一時期,用佛教的話說,是「和合一味」的時期。但是所謂和合一味,僅能說是大體上的一致,不是沒有見解上和主張上的歧異。

即以這一時期開始時的第一結集為例, 在結集中就曾有關於「小小戒」微細的戒律是什麼和要不要廢除的不同意見。另一方面,由於時間和地點的條件,多數僧眾沒有能夠參加結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們也有未能參加的,他們不會沒有認為需要補充或修正的意見。如富樓那十大**之一除在事後承認結集的佛法外,又宣告:

「我從佛得聞之法,亦當受持」。他和摩訶迦葉討論戒律時,對「內宿」僧人住處留藏食物等八條戒條,他認為那是佛制定之後又開了的,迦葉則認為是開了之後又重製定的,終於各行其是。

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結集的記載。這些事實說明當時的統一之中存在著差異。佛在世時,於不同的時機,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教法。

**們或因佛說法的時機不同而有聽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專長和學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這也是可以想見其然的。在第一結集之後,長老們分別率領僧眾在各方弘化,師弟相承,漸漸各自形成傳承的系統。他們傳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異同。

各個傳承系統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劃分其勢力範圍,日久之後,不能不受到各地環境的影響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學說思想方面,有的態度偏於自由進取,對佛所說的教法,但取大意,對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於固執保守,拘泥教條,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間。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勢必引起後來部派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教祖釋迦牟尼是印度人,而且佛教最初的傳教以及教團的發展壯大也都是在印度,得到人民和統治者的擁護才得以興盛並傳播海外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佛祖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痂皮羅為國淨飯王的兒子。大概是和孔子同一時代的。

29歲深感生老病死的各種病痛,捨棄王族生活,決定出家修行。經過6年的如苦修行,終於在35歲的時候在一顆菩提樹下稱道。創立的據說能使眾生脫離苦海下的佛教,被佛門**尊稱為釋迦摩尼。

印度的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

5樓:繁星流動

1、為什麼會傳入中國?------這是因為凡是宗教總是有熱心傳播的人,加上佛教的教義完備,理論清晰,而且滿足了民間對信仰的需要,因此得以廣泛的傳播。

2、怎麼傳入中國的?

大概在佛滅五百年到一千五百年期間,佛教逐漸從印度往北經過北印度的迦屍彌羅,就是現在的克什米爾、犍陀羅這一帶,然後再往北傳,傳到中亞,之後,再經過現在的阿富汗、哈薩克這一帶,然後經過中國的新疆,沿著絲綢之路,一直傳到了當時的長安。

而咱們中國漢地的佛法,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從印度傳來的,很多是從西域傳來的。例如早期的安世高、白法祖、康僧會,這些很多都是西域人。例如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是**人?

龜茲,龜茲是現在**?現在新疆的庫車,其實龜茲的新疆語叫küsen,就是現在的kuci(na) (梵文),就是庫車。所以,早期的漢地佛教是從西域,也就是從北印度這一帶地區,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的。

在中國古代,中原地區就是在現在的西安、洛陽一帶,由於這一條路線,是從印度往北,然後再往東傳的,所以通常我們把沿這一條路線傳播的佛教稱為北傳佛教。由於大乘佛教是在中國漢地發揚光大的,所以又可以稱為漢傳佛教,由於漢傳佛教所使用的語言是以漢語為主,我們也稱之為漢語系佛教。後來,漢傳佛教又往東再傳到了韓國,也就是當時的高麗、百濟、新羅,之後又再傳到了日本。

例如在唐朝的時候,有很多遣唐使,這些人到中國當時的首都長安學習佛法,後來中國漢地的佛教又往南傳到了越南一帶。所以現在漢傳佛教既包括了中國內地,也包括了韓國、日本、越南這一帶,這都屬於大乘佛教的區域。

6樓:帥帥的良

根據中國佛教協會以故會長趙樸初老居士所編著之《佛教史略》

東漢永平十年 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傳入中國

漢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明晨問於群臣。太史傅毅答說:西方大聖人,其名曰佛;陛下所夢恐怕就是他。

帝就派遣中郎將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道。蔡愔等於西域遇竺法蘭,攝摩騰兩人,並得佛像經卷,用白馬馱著共還洛陽。帝特為建立精舍給他們居住,稱做白馬寺。

於是摩騰與竺法蘭在寺裡譯出《四十二章經》。這幾乎是漢地佛教初傳的普遍說法,也為我國曆史教科書所採用。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到了後漢末葉桓靈二帝的時代(147—189年),記載 佛教才逐漸翔實,史料也逐漸豐富。其時西域的佛教學者相繼來到中國,如安世高、安玄從安息來,支婁迦讖、支曜從月氏來,竺佛朔從天竺來,康孟詳從康居來。由此譯事漸盛,法事也漸興。

一、漢人出家之始:漢人由信佛而出家修道的,如贊寧《僧史略》捲上《東夏出家》題下,有「漢明帝聽陽城侯劉峻等出家,僧之始也;洛陽婦女阿潘等出家,尼之始也」等語。按劉峻等出家事出《漢法本內傳》。

《內傳》偽書,不足置信。可是《高僧傳.佛圖澄傳》中,有「往漢明感夢,初傳其道,唯聽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漢人皆不得出家」等語,似乎其時已經有漢人出家,然後才有此項禁令。

而漢人出家為沙門見於載籍的,是從嚴佛調開始,如《出三藏記集.安玄傳》中稱「沙門嚴佛調」,又說他「出家修道」;《出三藏記集》又**《沙彌十慧章句序》,下題「嚴阿只黎(即阿奢黎)浮調所造」。然而《釋氏稽古略》說,在佛調以後

八、九十年的朱士行,是漢土最初為沙門的;《歷代三寶記》也稱佛調為清信士。這大概是因為從漢代以來,雖然佛法已經流行,但道風未純,比丘出家只以剪落鬚髮作區別,未稟律儀;到魏嘉平二年(249年),中天竺沙門曇柯迦羅(法時)來到洛陽,建立羯磨法,創行受戒,中土才有正式的沙門,而登壇受戒的朱士行為最早,因此把他作為中土沙門之始。

二、民間建寺造像之始:《後漢書.西域傳》中敘述桓帝奉佛之後說,「百姓稍有奉佛者,後遂轉盛」,可見當時民間的奉佛也由少數而逐漸增多;但其具體情況,只笮融奉佛一事見於現存的文獻。

據《後漢書.陶謙傳》和《吳志.劉繇傳》說:

獻帝時,丹陽人笮融聚眾數百人,往依徐州牧陶謙,謙使督廣陵、下邳、彭城三郡的運漕。融於是斷三郡的委輸,「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週迴可容三千餘人。作**塗像,衣以錦彩。

每浴佛輒多設飲飯,布席於路,其有就席及觀者且萬餘人」。又依《出三藏記集》所載《般舟三昧經記》載,說明獻帝時洛陽也有佛寺。從《吳志.

劉繇傳》所述笮融事看起來,後漢末民間的奉佛,有其種種原因,這和宮廷中只以求長壽祈福為目的者有所不同。

詳細可以**cctv4聯合兩岸佛教製作的大型高清電視紀錄片《千年菩提路》第一集「白馬馱經」

印度佛教是如何形成的?佛教又是由誰傳入中國的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真正的佛教,認識佛法的偉大。佛教 buddhi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傳由公元前6 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 今尼泊爾境內 王子悉達多 喬達摩所創,因家族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 釋迦族的聖人 的意思。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

如何理解人是故鄉親,月是故鄉明

人是故鄉的人親切,月亮是故鄉的明亮.走在上海的南京路上,所有的河南人,不管是息縣人,還是滑縣人,都是老鄉 走在紐約的百老匯大街,所有中國人,不管是河南人還是海南人,都是老鄉 走在月亮的荒漠上,所有地球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也都是老鄉 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一種鄉土意識和親緣觀念。這其實是我們中...

中國的道教和印度的佛教關係是怎麼樣的

道教的bai鼻祖是春秋 時期的老子。du印度佛教是zhi2500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漢代dao之前沒有多少聯絡版。漢權代以後,佛教逐漸從絲綢之路傳入我國。樑代達摩祖師來我國傳法,佛法逐步在我國開始興盛。到唐代時從李世民開始,皇族信奉佛教。佛教逐步被中國化。佛六祖慧能以後,佛教更加具有中國的特色。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