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5分鐘講個有趣的小故事,不要太長,還要告訴我們什麼道

2021-03-23 11:25:30 字數 5078 閱讀 3151

1樓:

1、《兄弟爭雁》明 劉元卿《應諧錄》

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曰:「獲則烹。」其弟爭曰:「舒雁宜烹,翔雁宜燔。」競鬥而訟於社伯。社伯請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則凌空遠矣。

白話譯文:

從前,有個人看見一隻正在飛翔的大雁,準備拉弓把它射下來,並說道:「一射下就煮著吃。」 弟弟表示反對,爭著說:「棲息的大雁適合煮著吃,飛翔的大雁適合烤著吃。」

兩人一直吵到社伯那兒。社伯建議把大雁剖開,一半煮著吃,一半烤著吃。 等到兄弟兩個再次去射大雁時,大雁在空中早已遠去。

寓意:不要一味無休止去爭論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錯過完成它的機會。引申其意是完成一項事業,實現一個理想,就像舒雁烹宜一樣,不但有階段性,而且還有時效性。

不完成前一個階段的任務,是無法進入下一個階段的;不把握時機即使條件具備了,同樣無法達到目的。

2、趙人患鼠

有一個趙國人擔憂家裡的鼠患,他去中山國求要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一隻貓。貓善於捕捉老鼠和雞。一個多月了,老鼠被貓吃光了,但是雞也被貓吃光了。

他的兒子覺得貓是禍害,告訴他的父親說:「為什麼不趕走貓呢?」他的父親說:「(這)不是你所想的那樣。我所擔憂的是老鼠,不在乎有沒有雞。

我們家有老鼠,(它)就偷竊我們的糧食,毀壞我們的衣服,穿破我們的牆壁,破壞我們的器具。我們將會挨餓受凍,不是比沒有雞吃的害處更大嗎?如果沒有雞,只是不吃雞罷了,那麼距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呢。

像這樣為何要趕走那隻貓呢?」

寓意: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趙人在滅鼠的問題上絕不含糊,抓住了影響生存的關鍵問題。

3、按圖索驥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麴塊!」

寓意:伯樂的兒子按《相馬經》中的描述去找千里馬,卻找來一隻癩**,甚是可笑。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在做這種可笑的事情,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

4、貓頭鷹搬家

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問它:「你要到哪兒去呀?」貓頭鷹說:

「我準備搬到東邊去。」斑鳩問:「為什麼呢?

」貓頭鷹說:「村裡人都討厭我的叫聲,因此我想搬到東邊去。」斑鳩說:

「你改變叫聲,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變叫聲,即使搬到東邊去,東邊村裡人照樣討厭你。」

寓意:對於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不要選擇逃避的態度,而是要勇於改正。

5、鑿井得人

宋國有個姓丁的,家裡沒有井。做飯,澆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個勞動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

後來,姓丁的在家裡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說:「我家鑿了一口井,等於得了一個人。

」這話三傳兩傳便走了樣,說成:「丁家鑿井挖出一個活人來了。」越傳越奇,越奇越傳,最後傳到宋國國君的耳朵裡。

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調查。姓丁的說:「我說的是鑿了一口井等於得了一個勞動力,不是說從井裡挖出一個活人來呀。

」像這樣聽信傳聞,不如不聽。

寓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辨別真偽是非常重要的,道聽途說,不去考察,很容易以訛傳訛。

2樓:櫻木楓雪

很久很久以前森林裡有隻狐狸,他認為自己是森林裡最聰明的動物,並且沒有人

能夠比得上它。一天它在河邊碰到了一隻兔子,他驕傲得對兔子說道:「兔子先生,我是森林裡最聰明的動物,沒有一個人能夠欺騙我」兔子說道:

「那好吧,狐狸先生,請你在這等我一下,我去找一個可以欺騙你的方法回來」於是兔子走了,狐狸等了又等,等了又等。幾個小時過去了,兔子還是沒有回來,這裡一隻烏龜經過。他問:

「狐狸先生,請問你在這裡幹什麼?」狐狸將他與兔子的事情告訴了烏龜。烏龜聽完後,哈哈大笑:

「狐狸先生,你已經被兔子給耍了」……

從此以後狐狸再也不說自己是森林裡最聰明的動物了(寓意很明顯了吧,我是自己打上來的啊,辛苦啊~~~)

3樓:匿名使用者

請問是哪個階段的課前?

小學-大學?

4樓:匿名使用者

告訴我們了什麼道理?

課前三分鐘,講一個有哲理的小故事,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

5樓:匿名使用者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一天,他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自家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

過了幾個星期,由於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憤怒,小男孩每天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數目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壞脾氣比往柵欄上釘釘子要容易得多了……最後,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

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他父親又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對小男孩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了那麼多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

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靈中留下疤痕。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體,然後再拔出來。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

」其實,口頭上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沒什麼兩樣。

一個人要學會控制自己易怒易躁的脾氣,儘可能地不去傷害別人,不在別人的心靈上留下傷口、疤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有一顆友愛之心、寬恕之心。

6樓:匿名使用者

請問你多大年紀了,有學過歷史,政治麼,你要什麼型別的。字數在多少以內

7樓:哈哈玩具精靈

想講什麼意義的 你說的太籠統了

我們老師讓我們課前3分鐘演講,求一個富有哲理的故事,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長300字就行了要有大道理

歷史課前演講5分鐘,講一個小故事,是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人物,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我還要背下來呢 30

8樓:匿名使用者

胡雪巖紅頂商人的故事——不佔便宜。

在晚清的歷史上,胡雪巖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他的成功有很多原因,但他「肯給予別人幫助」的精神也確實令人尊敬。

一名商人在生意中慘敗,需要大筆資金週轉。為了救急,他主動上門,開出低價想讓胡雪巖收購自己的產業。

商人走後,胡雪巖的手下們也紛紛不解。大家問胡雪巖,為啥送上門的肥肉都不吃,不但不趁對方急需錢叫低**,還對給對方銀子。

胡雪巖喝了口茶,講訴了一段年輕時自己的遭遇:「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只是店裡的小夥計,經常幫著東家四處催債。一次,正趕往另一戶債主家中的我遇上了大雨,路邊的一位陌生人也被雨淋溼。

正好那天我隨身帶了傘,便幫人家打傘。

後來,每到下雨時,我便常常幫一些陌生人打傘。時間一長,那條路上認識我的人也就多了。有時,我自己忘了帶傘也不怕,因為會有很多我幫過的人也來為我打傘。」

說著,胡雪巖笑了笑:「你肯為別人付出,別人才願為你付出。剛才那位商人的產業可能是幾輩人,慢慢積攢下來的,我要是佔了他便宜,人家可能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

這不是投資,而是救人,到頭來交了朋友,還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誰都有困難的時候,能幫點就幫點吧。」

眾人聽後,都沉默不語。後來,商人前來贖回了自己的產業,胡雪巖因此也多了一位忠實的合作伙伴。在那之後,人人都知道了胡雪巖的義舉,官府百姓都對胡雪巖尊敬不已。

胡雪巖的生意也好得出奇,無論經營哪項行業,總會有人幫忙,也有數不清的客戶來捧場。

不在別人遇到苦難時袖手旁觀,無動於衷;不在別人落難時不聞不問,落井下石。肯為別人打傘,才是一生最大的財富。

人生在世,並不是充滿競爭和掠奪,更多的是共贏。有了這種人格,人生定會收穫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財富。

9樓:吳嘉誠

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

「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瞭解壯士的志向呢!

10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

「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11樓:洛河紅茶

司馬光砸缸吧,最簡單:北宋名臣司馬光,小時候一直被大人稱讚很聰明,其兒時最著名的「聰明」的例子,莫過於「砸缸」了,在和夥伴一起玩的時候,一個夥伴不小心掉到缸裡了,別的小孩都是慌里慌張的跑去找大人,這看起來是最穩妥的辦法,可缸裡的小孩等不了啊,於是,我們的主角司馬光用非凡的智慧,想到了砸缸救人的辦法,嗯,這裡先表揚一下,小光同學的力氣真大,砸缸似乎是最好的辦法了,而且一個孩子能想到這種創新型的辦法,實在是非常難得。這樣的小孩放到現在,一定會被當寶貝的一樣的培養起來--國家以後的棟樑啊!

可這位小兒聰明創新的司馬光,在長大後成為司馬大臣後,卻成了頑固的保守派,死守舊制,反對王安石創新的變法,並最終成功的廢除了王同志所有的努力。

唉,兒時被寄與厚望的司馬同學,最終沒能為自己添上光輝的一筆,不知道王安石的《傷仲永》,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對司馬同志的另類諷刺呢?兒時早慧,成年後則泯然眾人,和多數的保守派一樣,失去了創新的勇氣。

對這樣的歷史人物,我想到了一點:兒時再聰明,中途不努力進取,無人管教,長大後,也將「泯然眾人」,或許也會像李某一一樣,兒時的「新星」,長大的「小霸王」。

三分鐘哲理小故事,3分鐘哲理小故事

印第安人酋長對他的臣民們說 上帝給了每一個人一杯水,於是,你從裡面飲入了生活。生活確實就是一杯水,杯子的華麗與否顯示了一個人的貧與富。但杯子裡的水,清澈透明,無色無味,對任何人都一樣。接下來,你有權利加鹽 加糖,只要你喜歡。這是你的生活權利,沒有人能剝奪。你有慾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水,或者加糖,但必...

課前五分鐘演講小故事關於求人不如求己的

哲理復小故事 求人不如制求已 某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觀音說 我在雨裡,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 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 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 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

三分鐘哲理故事,3分鐘哲理小故事

自從傳言有人在薩文河畔散步時無意發現金子後,這裡便常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們都想成為富翁,於是尋遍了整個河床,還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藉助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確,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為一無所得而只好掃興歸去。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駐紮在這裡,繼續尋找。彼得 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