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1、晚年的牛頓
牛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對科學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牛頓的一生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光學環、光微粒說、冷卻定律以及微積分。
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學說的範圍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時間來研究上帝的存在,結果自然毫無所得。由此看來,即使是一個偉大的學者,一旦落入陳舊的範疇,就談不上有絲毫的成就。
2、登山用品
日本最大帳篷商、太陽工業公司董事長能村先生想在東京建一座新的銷售大廈。善於動腦筋的他想,在寸土寸金的東京只建一座大廈,不僅一時難以收回成本,而且大廈的每日消耗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怎樣能做到既建了大廈,又可以藉此開拓新的市場呢?
當時,攀巖熱正在日本興起,這令能村先生茅塞頓開:何不建一座都市懸崖,滿足那些都市年輕人的愛好?經過調查研究,能村先生邀請了幾位建築師反覆研討,決定把十層高的銷售大廈的外牆加一點花樣,建成一座懸崖絕壁,作為攀登懸崖的練習場。
半年後,一座植有許多花木青草的懸崖,便昂然矗立在東京市區內,彷彿一個多彩而意趣盎然的世外桃源。練習場開業那天,幾千名喜愛攀巖的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興高采烈地聚集此處,紛紛藉此過一把攀巖癮。
在東京市區內出現了從前在深山峻嶺才能看到的風景,這一下子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每日來此觀光的市民不計其數。而一些外地的攀巖愛好者聞訊後,也不辭辛苦到東京一顯身手。
接著,能村先生又恰到好處地把握了這種轟動效應,在公司的隔壁開了一家專營登山用品的商店。很快,該店便因貨品齊全,佔據了登山用品市場的榜首地位。
3、處處留心
2023年,美國皮革商巴察在**了自己的食品冷凍法專利後得到了萬美元。這筆財富的獲得完全得益於他的釣魚愛好。
巴察經常去紐芬蘭海岸,在結了冰的海上鑿洞釣魚。從海水中釣起的魚放在冰上立即被凍得硬梆梆的。當幾天後食用這些凍魚時,巴察發現只要魚身上的冰不溶化,魚味就不變。
根據這一發現,巴察著手試驗將肉和蔬菜冰凍起來。
他高興地發現 ,只要把肉和蔬菜凍得像那些魚一樣,就能保持新鮮。經過反覆試驗,他進一步發現:冰凍的速度和方法不同,會影響食品冰凍後的味道和保鮮程度。
經過幾個月廢寢忘食的摸索,巴察為他發明的食物冰凍法申請了專利。
由於這是一種具有極大潛力和應用範圍的新技術,所以找上門來的人很多。巴察待價而沽,最終,通用食品公司以萬美元的鉅款把這項專利拿到了手。
4、夫妻店
在日本東京,「夫妻店」隨處可見,它們就像小小的蝦子一樣,生機盎然。它們的存在往往都有著自己極不平常的經營妙方。
有一家專賣手帕的「夫妻老店」,由於超級市場的手帕品種多,花色新,他們競爭不贏,生意日趨清淡,眼看經營了幾十年的老店就要關門了,他們在焦慮中度日如年。
一天丈夫坐在小店裡漠然地注視著過往行人,面對那些穿著姣豔的旅遊者,忽然靈感飛來,他不禁忘乎所以地叫出來,把老伴嚇了一跳,以為他急瘋了,正要上前安慰,只聽他唸唸有詞地說:「導遊圖,印導遊圖。」「改行?
」妻子驚訝地問。
「不不,手帕上可以印花、印鳥、印水,為什麼不能印上導遊圖呢?一物二用,一定會受遊客們的青睞!」老伴聽了,恍然大悟,連連稱是。
於是,這對老夫妻立即向廠家訂製一批印有東京交通圖及有關風景區導遊的手帕,並且廣為宣傳。這個點子果然靈驗,銷路大開。他們的夫妻店絕處逢生,財運亨通起來。
5、海帶與味精
海帶既是一道好菜,又是一味良藥,對甲狀腺腫(即大脖子病)有較好的療效。而味精則是人們在煮菜時所用的一種調味品。
年前的一天,日本帝國大學一名叫池田菊苗的化學教授,在回家吃菜喝湯時不覺一怔,連忙問妻子:「今天這碗湯怎麼這樣鮮美?」接著用勺在碗裡攪動了幾下,只發現湯裡除了幾片黃瓜以外,還有一點海帶。
他以科學家特有的機敏和興趣,對海帶進行了詳細化學分析。經過半年時間的研究,他發現海帶中含有一種物質——穀氨酸納,並給它取了一個雅緻的名字——味精。
後來他又進一步發明了用小麥、脫脂大豆為原料提取穀氨酸納的辦法,為味精的工廠化生產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現代社會需要綜合性的創新人才,中學生應從哪些方面努力
如何成為創新型人才
2樓:退潮列糯
今天大學學習到明天知識創新,這是一個向高層次的發展,作為經過大學學習的大學生,如果沒有創新能力的培養,自身又沒有這方面的訓練,那麼明天就不一定能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也就不能勝任明天的知識創新。
在落筆之前,我翻閱了2023年中國人才發展報告,其中的一些資料確實讓我震驚。我也看了一些網民對現在大學生的評價,他們總結80年代末以來,中國社會群體進入犬儒主義的時代:逃避思想、調侃正義、及時行樂、缺乏創新、追求物質享受、追求短期利益等等。
其實我們也看到了、也經歷過了中國的應試教育體制,隨著大、中、小學的一代尚有良知的傳統教師的退休,青少年們逐漸與真理、理想、公平、正義、誠摯、友愛、同情、健康絕緣。應試教育這條傳送帶從小學、中學、大學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著劣質產品,就算偶爾創造出一兩個精英,也因為外國給予的豐厚條件的吸引流失到了國外。現在大學生因學習、生活、感情而頹唐、墮落、自殺的事件時有發生,而一些高校因為學生的不合理反對無可奈何,不知所措。
看到這些大學環境的灰暗面,也難怪一些70後、80後的人說咱們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想想中國大學生的總量,到目前為止,這個基數大概有3000多萬,不良大學生所佔的比例終究少數,現在的大學生就是明天的棟樑,就是明天的希望,我們中的大部分還是對中國的未來抱有美好的希望和追求的。其實想想那些蔑視90後的群體,他們不正是以一種消極頹廢的心態來面對自己、面對對社會麼?
所以也就無需對這一諷刺大學生的群體做過多反駁,因為中國的未來由我們主宰。
於是乎,重擔落在我們肩上,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創新型人才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首先,我們要對「創新型人才」下一個定義,創新型人才指富於開拓性,具有創造能力,能開創新局面,對社會發展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才。通常表現出靈活、開放、好奇的個性,具有精力充沛、堅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豐富以及富於冒險精神等特徵。具體有以下幾個特徵:
(1)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2)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與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擁有廣博而紮實的知識,有較高的專業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能夠與他人合作或共處;(5)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承擔艱苦的工作。需要具備人格、智慧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
現在的社會一直倡導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有兩種基本的形式:師授和自學。事實上,不管社會教育制度如何改革,終身教育如何發達,正如華羅庚所說:
「對一個人來說,一輩子總是自學的時間多。」達爾文也曾經說過:「我認為我所學的仁和知識都是從自學中得到的。
」自學是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不管是對於基礎知識還是專業知識。當然,如何將自己培養成為創新型人才也是需要自學摸索的。培養創新思維,重視自己創新能力的強化需要我們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嘗試,不斷領悟出來的。
而我,要把成為創新型人才作為我的大學四年的努力目標,可能未來任重道遠,但我相信不努力必定沒有成果,可能一路上會遇到許多客觀上的無奈,但這不會成為阻攔我主觀上努力的因素。以下是我在學習上、生活上摸索得出的一些方法:1.及時記錄下來一些創新想法
人們在工作、生活、交際和思考過程中,常會出現許多想法,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會因為不合時宜而被人們放棄直至徹底忘卻。
其實,在創新領域裡,從來就不存在「壞主意」這個詞彙。三年前你的某個想法也許不合時宜,而三年後卻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主意。更何況,那些看來是怪誕的遠非成熟的想法,也許更能激發你的創新意識。
我記得物理學家理查德.
費恩曼有一首精彩的科學詩很有指導意義: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用前線的語言深刻的說明了這個道理——天地是個悶葫蘆,悶葫蘆裡有妙理。你不問它你怕它,它一被問它怕你。你若願意問問看,一問直須問到底。
為了避免這個常犯的錯誤,成功者總是透過所有的表面現象去尋找真正的問題。他們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他們也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他們總是提問的是最簡單、最基礎的問題,而且成功的領導者身後必定有一群智囊團等著去回答他的問題。
其實在我們身後也存在著一幫智囊團——同學、老師、長輩、書籍、網路等等,他們就一直待在那裡,我們要做的只是提出問題。那些不明確的,看來似乎是一時衝動之中提出來的問題,往往包含著更多的創新性思維的火花。3.經常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一個人一生中的大多數想法,都被無意識的自我審查所否決。這種無意識的自我審查機制將一切離奇的想法都當作「雜草」,巴不得儘快地加以**。
循規蹈矩的心境裡沒有「雜草」,但循規蹈矩的心境也沒有創造力。如果想要有創造力,就必須照料好每一株「雜草」,把它們當作有潛在經濟價值的新作物。
把你的不尋常的離奇想法說出來,把它們從頭腦中解放出來。一旦它們進入到交流領域之中,便能夠免受無意識領域中自我審查機制的摧殘。這樣做,使你有機會更仔細更充分地去審視、探索和品味,去發現它們真正的實用價值。
4.永遠充滿著創新的渴望
如果滿足於現狀,就不會渴望創造。沒有樂觀的期待,或者因為眼前無法實現而不去追求,都會妨礙創造力的發揮。
發明家和普通人其實是一樣的人,所不同的是,他們總是希望有更好的方法。繫鞋帶時,他們希望有更簡便的方法,於是便想到了用帶扣、按扣、橡皮帶和磁鐵代替鞋帶。所有這一切,都**於改進現狀的願望。
5.換一種新的方法來思考
墨守成規不可能產生創新力,也無法使人脫離困境,創新型的人才要求我們用逆向思維來看待問題。
記得一個故事,日本西武公司的創始人康次郎曾對他的兒子說:「你要記住,董事會全體成員一致贊成時是最危險的時候。」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經驗之一。
接受了父親的遺訓,西武公司的第二代領導人提議為自己確立了一個決策原則:「董事會全體反對時,就是正確的。「他之所以確定這條看似不近人情的原則,除了相信他父親的遺訓外,也有他自己的認識。
他認為,如果董事會的要員都贊成某件事,這就說明競爭對手也注意到了這一個問題,你能想到的,逼人也能想到。大家都認為正確的東西,往往反映了某種潮流。逆流而行,正式非常明確和聰明的選擇。
有人喜歡用比較分析法來思考問題。面臨抉擇,他總是坐下來將正反兩方面的理由寫在紙上進行分析比較;也有人習慣於用形象思維法,把沒法解決的問題畫成圖或列成簡表。能不能換一種方法去思考,或交替使用各種不同的思考策略呢?
試試看。也許,最困難的抉擇也會迎刃而解。6.有了創新性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去實施
有了創新性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實施,再好的想法也會離你而去。想努力去做,卻又因為短期內收不到成效而不持之以恆,你也會同成大事者失之交臂。愛迪生說:
「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這是他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經驗之談。
現在的大學有很好的環境供我們發掘創新的袁泉,就我們的學校,大學期間我們儘可以利用學校給予我們的師資和知識
堅持努力,持之以恆,才會如願以償。
社會發展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昨天的高材生可能今天就成為了文盲,學習,不斷的學習,沒有永遠的優勢,只有永遠的學習,是時代給我們的壓力,也是時代給我們的機遇。不斷的挑戰自己,實現個人價值。學習,向所有人學習,不要怕丟了架子,古代的聖人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我們呢?
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實力大比拼的社會,有了實力,丟了那臭架子,又有什麼關係。
積極的人才可能成功,事業的成功,人生的成功。總之,我們的人才觀的樹立要從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和成才觀入手,
要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語言表達、分析應變、創新能力、心理素質、專業技能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大學生≠人才。大學生不能與人才劃等號,大學生未必都是人才,不是大學生未必不是人才。
成功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創新型人才將是我們社會今後急需的一種資源,所以我們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社會需要的人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社會競爭需要什麼,社會競爭需要什麼
首先需要的關係,其次需要想幹成一件事的信心,最後要有不幹成不罷休的勇氣.現在的博導只會系統整合,將國內外的成品組合,拼湊文章,不做實際試驗和驗證就能發表,而企業的困境無法解決。現代社會中的競爭與合作 未來社會需要具備哪些競爭能力?1 學習能力 2 交際能力 3 團隊協作意識 4 領導力 5 影響力 ...
這個社會不需要弱者,這個社會不需要弱者
當然不是了,看你如何定義弱者,本質上大家都一樣,生活在一個星球,一樣的空氣,生命不分貴賤,如果不需要弱者發生 災害為什麼不顧一切力量救援呢,所以生命是不分貧賤的,富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如果是強者,應該同情弱者。利己不一定非得損人,和諧共存是天下王道。如果是弱者,要自立自強。自我提升是每個人不可...
現求關於企業人才流失的社會調查,需要有比較可詢的資料統計。如果好的話,我追加很多分哦
企業人才流失存在的關鍵問題。我國企業傳統的管理體制較為封閉,缺少開放性,對國際化環境變化感受性弱。這使國際人才和國際管理經驗 知識在企業內部得不到及時傳播和滲透。缺少開放性還表現在企業人才流動上,人才或流動不足,或是流出人才而流進庸才,使企業缺乏新鮮血液的補充,大量庸才沉澱下來,企業管理增加內耗。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