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彼特爾
記得那一天的我,被身後的你深深的吸引住了,你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神,一頭專黃色屬的捲髮和高高的鼻樑,記得,當時的你就坐在鄰我後一排的座位上。當我望向你時,我們彼此的目光交叉在了一起。彷彿閃電一般,刺中了我的心
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蹟
2樓:熱心網友
吳錦泉 事蹟:今年84歲,江蘇省南通農民,是南通市年齡最長的紅十字志願者,也是一名老黨員。平日裡老人靠磨刀為生。
近年來,吳錦泉曾為汶川**、玉樹**、甘肅泥石流災區各捐款1000元,雅安**後,他又將兩年來磨刀積攢的零錢捐獻給雅安**災區,其中1元硬幣1715枚,5角硬幣501枚,1角硬幣7枚,共計1966.2元。自2023年以來,他已累計捐款23392.
2元。林俊德 事蹟:縱死終令汗竹香:事蹟:
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
馬蘭,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紮根綻放的野花。坐落在那裡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
何玥 事蹟:何處春江無月明:事蹟:
2023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腎和肝捐給了三個人。
郎平 事蹟:女,漢族,身高1米84。祖籍中國天津,著名女子排球運動員、教練員,2023年進入北京工人體育館少年體校排球班練習排球,2023年進入北京市業餘體校,同年入選北京市排球隊;2023年入選國家集訓隊。
憑藉強勁而精確的扣殺而羸得「鐵榔頭」綽號。曾入選中國體育勞倫斯獎第二屆(2023年)十佳名單。
孫家棟 事蹟: 87歲,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他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訊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感動中國》是**電視臺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由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活動直播組承辦,每年元宵節前後推出,已經連續舉辦多年,通過多種投票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主持人自開播以來由白巖鬆&敬一丹擔任。
3樓:匿名使用者
陳家棟,王鋒,支月英,秦玥飛,張超,李萬君,樑益建,郭小平,潘建偉⋯⋯
4樓:匿名使用者
人多雞飛蛋打哈戳戳,好,給陳幹撒度u粗糙嘟嘟嘟
陶豔波觀後感怎麼寫
5樓:端木吟天
「他的四周寂靜下來,你的心完全沉沒。除了母愛你一無所有,但也要橫下心和命運爭奪。十六年陪讀,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讓他聽見這世界的輕盈,也聽見無聲的愛。
」48歲的陶豔波,辭職陪著失去聽說能力的兒子一起上學,12年苦讀,兒子如願考上了大學。
做兒子的耳朵和嚮導、陶豔波事蹟:
愛·親人 失聰兒子的陪讀媽媽:陶豔波
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即使是出於天性的母愛,也會因為她的非凡堅韌及創造的奇蹟而深深震撼觀眾的心靈。繼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和為兒女留下巨幅十字繡作為未來學費的癌症母親姚厚芝之後,這回,陶豔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為全場的淚點。
兒子楊乃彬8個月大的時候因病失聰,從此,這個黑龍江的三口之家,為兒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條異常艱辛的路。
陶豔波本不敢眺望太遙遠的未來。她先是去北京學習脣語,回來後不厭其煩訓練兒子。整整3年,當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媽--」從兒子嘴裡說出時,陶豔波和丈夫相擁而泣。
兒子7歲那年,她毅然辭掉工作,隨兒子一起走進了小學校園。她決心以自己的陪讀,為兒子贏得與健全孩子同樣的教育。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整整16年,陶豔波成了楊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學的課程相對容易,陶豔波面臨的考驗在於體力。課間,她得陪著孩子們蹦蹦跳跳。上課時,為了不影響後面的孩子聽講,她坐在一張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課下來,累得腰痠背痛。
乃彬看不清老師的口型,急得滿頭大汗。為了讓兒子跟上進度,陶豔波必須把上課的內容全部記下來,課後,放慢速度再給兒子講一遍。
乃彬小學六年級時,陶豔波和丈夫傾盡家財,為他做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初中三年,陶豔波既要學習越來越難的功課,還要給兒子進行聲音訓練。2023年,乃彬收到重點高中錄取通知書的那天,陶豔波笑了,班主任卻抱著她哭了:
「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來的高中三年。複雜的方程和定律,讓年過40歲的陶豔波學得異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
」為了讓兒子考上大學,陶豔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學生,「一下課就纏著老師問問題,有些題目一想就是一宿。」
2023年,失聰的楊乃彬終於走進了大學校門。「別家的孩子19歲考入大學,我家的孩子也是19歲考入大學。」說起自己的兒子,陶豔波充滿自豪。
如今,乃彬已經是個懂事的男子漢,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他勤工儉學,為同學提供快遞服務。他那青春的臉龐,洋溢著自信的微笑。
當道路越走越寬,48歲的陶豔波會在今後的日子裡,給自己訂立什麼規劃麼?「感動中國」的採訪環節,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豔波:「比如旅遊啊,美容啊……」陶豔波並不接茬,又把話題回到兒子身上:
「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後能夠融入社會。兒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倆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聽力受限的乃斌無法找準音調,但這依然是最讓人動容的演唱。
在舞臺上唱歌,這是乃彬打小的心願,也是媽媽幫他圓了又一個夢想。
母子倆能收穫今天的成功和榮譽,離不開一個人--乃彬父親的全力支援,「感動中國」也把他請到了現場。「既然生下他,就要對他一輩子負責。」陶豔波和丈夫的堅定共識,支援著他家走過風雨,走向陽光。
列舉各行各業的體現責任心的相關優秀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蹟。(至少5個) 5
6樓:安槿伊
【1】于敏:中國氫彈之父
于敏,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89歲,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于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2023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勳授獎,另外一次是2023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于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頒獎辭: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囑託,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盪滌了人心。
【2】朱敏才、孫麗娜:老驥伏櫪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孫麗娜曾是一名高階教師,退休後兩人沒有選擇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9年來,他們的足跡遍佈貴州的望謨縣、興義市尖山苗寨、貴陽市孟關等地。2023年夫婦二人紮根遵義縣龍坪鎮,繼續他們的支教生涯。
在支教9年後,他們被**電視臺評為「最美鄉村教師」。
頒獎辭:他們走過半個地球,最後在小山村駐足,他們要開一扇窗,讓孩子發現新的世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夕陽最美,晚照情濃。信念比生命還重要的一代,請接受我們的敬禮。
【3】趙久富:心有清泉
趙久富,男,60歲,湖北團風鎮黃湖移民新村黨支部書記。2023年,南水北調移民工作正式開始,湖北省**市鄖縣餘嘴村被定為當地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村支書趙久富以大局為重,主動放棄留下來的名額,告別80歲高堂,認真細緻做好移民工作,帶領61戶村民搬遷到團風鎮移民新村。
頒獎辭:清水即將漫過家園,最後一次,把紅旗在牆上抹平。你帶領鄉親們啟程,車輪移動的瞬間,心間隱痛。
不敢回望,怕牽動一路哭聲。五十年間,兩度背井離鄉,我們的老支書,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髮高堂。
【4】張紀清:大愛深沉
張紀清,74歲,江蘇省江陰市市民。2023年11月,在郵局突然暈倒的張紀清被送到醫院。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祕密。
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黃」。2023年以後的27年間,無論是希望小學還是敬老院,或是**災區都曾收到過署名「炎黃」的捐款。27年間,江陰人一直在尋找「炎黃」這位好心人,當地甚至還建設了一個「炎黃陳列館」。
頒獎辭: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祕密。
他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為我們點燃。
【5】陶豔波:同桌媽媽
48歲的陶豔波,每天從早到晚,幾乎都要陪伴在兒子楊乃彬身邊,和兒子一起學習,做兒子的老師、陪讀。在楊乃彬一歲的時候,因為一次發燒導致耳膜出血,最終導致他失去了聽說功能。這給了陶豔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擊。
陶豔波堅持讓兒子上正常學校,為此她作出了一個難以讓人理解的決定:辭職陪著孩子一起上學。就這樣,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學習。
陶豔波就是兒子的耳朵,就是兒子的嚮導。12年苦讀,楊乃彬如願考上了大學。
頒獎辭:「他的四周寂靜下來,你的心完全沉沒。除了母愛你一無所有,但也要橫下心和命運爭奪。十六年陪讀,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讓他聽見這世界的輕盈,也聽見無聲的愛。」
快叫我好人23333,我也是二外滴,你是哪個班的
7樓:你對面的彼岸花
我也在糾結……我也是二外的
《發現未知的自己》為主題的聽管策老師演講有感 的1800字作文- 百度
8樓:馨馨衣點
「他的四周寂靜下來,你的心完全沉沒。除了母愛你一無所有,但也要橫下心和命運爭奪。十六年陪讀,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讓他聽見這世界的輕盈,也聽見無聲的愛。
」48歲的陶豔波,辭職陪著失去聽說能力的兒子一起上學,12年苦讀,兒子如願考上了大學。
做兒子的耳朵和嚮導、陶豔波事蹟:
愛·親人 失聰兒子的陪讀媽媽:陶豔波
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即使是出於天性的母愛,也會因為她的非凡堅韌及創造的奇蹟而深深震撼觀眾的心靈。繼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和為兒女留下巨幅十字繡作為未來學費的癌症母親姚厚芝之後,這回,陶豔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為全場的淚點。
兒子楊乃彬8個月大的時候因病失聰,從此,這個黑龍江的三口之家,為兒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條異常艱辛的路。
陶豔波本不敢眺望太遙遠的未來。她先是去北京學習脣語,回來後不厭其煩訓練兒子。整整3年,當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媽--」從兒子嘴裡說出時,陶豔波和丈夫相擁而泣。
兒子7歲那年,她毅然辭掉工作,隨兒子一起走進了小學校園。她決心以自己的陪讀,為兒子贏得與健全孩子同樣的教育。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整整16年,陶豔波成了楊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學的課程相對容易,陶豔波面臨的考驗在於體力。課間,她得陪著孩子們蹦蹦跳跳。上課時,為了不影響後面的孩子聽講,她坐在一張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課下來,累得腰痠背痛。
乃彬看不清老師的口型,急得滿頭大汗。為了讓兒子跟上進度,陶豔波必須把上課的內容全部記下來,課後,放慢速度再給兒子講一遍。
乃彬小學六年級時,陶豔波和丈夫傾盡家財,為他做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初中三年,陶豔波既要學習越來越難的功課,還要給兒子進行聲音訓練。2023年,乃彬收到重點高中錄取通知書的那天,陶豔波笑了,班主任卻抱著她哭了:
「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來的高中三年。複雜的方程和定律,讓年過40歲的陶豔波學得異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
」為了讓兒子考上大學,陶豔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學生,「一下課就纏著老師問問題,有些題目一想就是一宿。」
2023年,失聰的楊乃彬終於走進了大學校門。「別家的孩子19歲考入大學,我家的孩子也是19歲考入大學。」說起自己的兒子,陶豔波充滿自豪。
如今,乃彬已經是個懂事的男子漢,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他勤工儉學,為同學提供快遞服務。他那青春的臉龐,洋溢著自信的微笑。
當道路越走越寬,48歲的陶豔波會在今後的日子裡,給自己訂立什麼規劃麼?「感動中國」的採訪環節,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豔波:「比如旅遊啊,美容啊……」陶豔波並不接茬,又把話題回到兒子身上:
「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後能夠融入社會。兒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倆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聽力受限的乃斌無法找準音調,但這依然是最讓人動容的演唱。
在舞臺上唱歌,這是乃彬打小的心願,也是媽媽幫他圓了又一個夢想。
母子倆能收穫今天的成功和榮譽,離不開一個人--乃彬父親的全力支援,「感動中國」也把他請到了現場。「既然生下他,就要對他一輩子負責。」陶豔波和丈夫的堅定共識,支援著他家走過風雨,走向陽光。
以堅持為話題的八百字作文,一篇以堅持為話題的八百字作文
生活需要堅持 日子就是事情疊著事情,然而事情總是不盡如人意。一直以來,我抱怨站立的位置太過偏遠,經歷的事情又總是過於瑣碎,自憐自哀的生活驚不起一絲一毫的漣漪,日子更像是撂在野地裡忘記拾取的穀穗,沉寂在谷茬與野蔓的角落裡,在季節的變更中被一點一點的滲透和分解,爾後又混同著沙子和塵土被南來北往的風輕而易...
以動與靜為題目的作文,以動與靜為話題的議論文高中
寧靜以致遠 每臨大事有靜氣 等等格言,都強調一個 靜 字。靜與動相對而言,生命應該有動有靜有張有弛才合乎規律,過動則猶如緊繃的琴絃,於忙碌疲憊中損傷元氣 過靜則有如一潭死水,於停滯僵硬中失去活力。靜與動結合起來,把握住分寸才叫好。不過時下市聲喧囂物慾滔滔,動似乎過剩靜卻顯得稀少,動容易做到,靜卻不那...
以愛心為話題的作文以愛心為話題的作文
傳遞愛心 月亮,於是生命就這樣誕生了 題記 春天,吹響了萬物生命的序曲,潤物無聲,隨後春把生命傳遞給了夏天 狂風暴雨,汪洋中生命經歷了抗爭,於是夏又把生命傳遞給了秋天 百川灌河,天高地迥,生命逐漸呈現出了金黃,成熟地彎下了腰,帶著一種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傳遞到了冬天 風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湧動,即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