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按主流的觀點,人是沒有尊卑貴賤之分的,人人平等。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這是孔子作《繫辭》開篇首句,意思是「天下萬物上下左右雜然並陳。萬物貴賤的地位也就排定了拆飢。
」他所謂的泛愛眾,只是統治階級略發那麼一點點善心,讓手下的奴隸們過的好那麼一點點。
尊卑是內在的屬性,是客觀存在的;貴賤是外在的表現,是人為劃分的。人一出生就有尊卑,這在世襲制的磨蠢社會裡尤為突出,就是在提瞎御陪倡平等的現代社會,這種差別仍然明視訊記憶體在。誰能說出生在**家庭和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孩子,沒有貴賤之分?
而這種劃分,是人們根據時代的特徵形成的認識,逐漸被社會認同的。
人有貴賤之分,依據來自萬物的卑高以陳。「與天地相似,故不違」。如果你把現代社會上吆喝的「公平、公正」,理解為「人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話,那很可能是錯了;如果你認為「人無高低貴賤之分」不錯的話,煩惱會接踵而來;如果你為「人無高低貴賤之分」而奮鬥的話,十有**會碰的頭破血流。
孔子主張人人平等嗎?
2樓:大道教育
仁者愛人是愛所有人。至於說是不是平等,那要看平等的定義了。
<<論語>>是部什麼樣的書,說說趙普為什麼可憑半部<<論語>>治天下呢?
3樓:及限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
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論問普。普略不隱,對曰:
『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元 高文秀《遇上皇》三折:「(趙普)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論問普。
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4樓:匿名使用者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出自《宋史》。當時宋朝開國丞相趙普每遇政事不能決,便於歸家後查閱家中一篋中書,次日則問題迎刃而解,久之家人好奇,偷偷發篋一看,原來裡面只有半部《論語》。於是時人便說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且說《論語》作為儒家經典,自問世以來,便被儒者奉為圭臬,影響了數千年。那麼這部《論語》的魅力究竟何在呢?趙普又為何能憑半部《論語》治天下呢?
現在讓我們帶著問題,穿越千年的時光隧道去看看這部《論語》的由來。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論語》的中心人物--孔子。當下先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孔子的文化背景:孔子的祖國是魯國,而魯國是周文王之子周公旦的封地,古史曰:
周公定禮樂,這麼說來當時的魯國就是周文化的繁衍地了,周文化經過七百餘年的發展,已趨向成熟,此時孔子繼承了周文化的精神,並加入了自己在春秋亂世的文化碰撞中產生的思想及體證,成為周文化之集大成者。掠過背景後,再讓我們來看看被後人稱為大成至聖先師的孔子本人。
孔子自幼好學,精通六藝,後感春秋亂世給蒼生帶來的災難之深重,因此他想通過傳揚自己的思想來改變亂世,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於是遊走列國勸說各國君主接受自己的主張。但是他的治世方法為治本之法,用於當時則體現為教導人民學習禮樂由此感化世人而致太平。然而這種方法見效需時較長,對於當時的君王來說遠沒有開疆拓土征戰殺伐來得痛快、實際。
於是他屢屢被拒之門外,甚至有陳蔡間絕糧之困,最後孔子晚年回到故國編修古籍直至終老。
看至此處不免要插些話外音,我們從上述描寫看到的是一個不得志的智者,那麼孔子若要求**厚祿能否得到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前提是,他要放棄自己的主張,與當時如庭舞八佾的季氏及犯上作亂的陽虎等亂臣賊子同流合汙。
這在他來說簡直是不能容忍的。對於富貴,他曾說過"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足見其心志。再退一步來說,孔子門下**三千,賢者七十二士,其中各類人才都有,若然他要自己建立一個國家並在國中實行自己的主張也完全可以做到,但他不願這樣做,因為這樣一來,他將周天子置於何地了呢?
這豈不是其名不正而其言亦不順、與那些亂臣賊子無二了嗎?
下面,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到《論語》的內容上。《論語》共分二十篇,卻只有數千言。然而正是這數千言,囊括了孔子思想的精華,反映了孔子的天命觀、道德觀、政治觀、教育觀,處處體現了孔子通徹人生的大智慧,可謂是其言簡而其意深遠。
而且《論語》中那些生動精闢的名言警句,如:溫故知新,是可忍孰不可忍,
三思而後行,任重道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患貧而患不均等等。長期以來已經成為成語,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廣為人們所熟知,並對人們產生深遠的影響。
接下來,讓我們來稍稍舉例分析一下《論語》中各個方面的內容。
內容一: 治國之道。《論語·學而》中說: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 使民以時。"這就是說為政者應敬業而守信,節約用度而愛護人民,在農閒時合理使用人力, 不耽誤農時。又如: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是指如果用法律去強制百姓,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們犯罪,但是治標不治本,比不上使百姓具有羞恥之心從而自覺遵守社會道德。
內容二: 文化教育。孔子在《論語》中提綱挈領地指出文化的重要作用:
"夷狄之有君, 不如諸夏之亡也。"(清人入主中原時,曾因此語而箭射孔子像,引起天下文人的激憤,後康熙為挽民心曾親至孔廟祭祀。)此語意為如果一個沒有文化基礎的民族所建立的國家,就算它曾一度興盛,滅亡後也沒有根基可供它再度崛起(元代蒙古帝國的興衰便是例證),反不如雖暫時無國而文化永存的民族,還有機會可東山再起。
又說:"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就點出了教育應注意普及,為師者自應充實自己並用愛心去孜孜不倦地教導學生。
內容三:學習態度和方法。孔子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此意為學習應腳踏實地,來不得半點虛假,否則就算瞞盡天下人也瞞不了自心。又說: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指出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作用。這點相信大家都曾有過體會:
"興之所鍾,晝夜思之"(如今的"網蟲一族"亦復如是)。孔子又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就說明學思雙行的重要性。
內容四: 個人修養。孔子道: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可為知也。 "這是指應多完善自己,如若不為人所知,就要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而不要怨天尤人。
又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這是說一個人有過錯不要緊,只要能改過就好,如果有過錯而不肯改,這就是真正的大過錯了。
看至此處暫告一段落。上述四點不過是《論語》之一斑,而通過這些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閃光點,領略到孔子的大智慧。若然大家有興趣仔細閱讀一遍《論語》,就會發現其中有許多原則和觀點都可謂至理,完全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從而感嘆無怪乎趙普可憑半部《論語》治天下了。
至此,我們會發現《論語》中浮現的孔子,以炯炯的目光洞徹了人生,領略了宇宙的至理,卻又是如此的寂寞,不被世人瞭解;又是如此執著,為實現自己的主張利益天下蒼生而奔走不休,而他同時又是如此的豁達,不自怨自艾。緬懷之餘,不禁令人想起宋朝文天祥《正氣歌》 中的兩句:"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在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古籍中蘊藏著無數古哲深遂的思想,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理,身為新世紀先鋒的我們又豈能身在寶山而不識寶呢?那麼,讓我們一起來,到古籍大海中去探尋那一顆顆閃亮的珍珠吧!
5樓:匿名使用者
出 處 典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
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出自《宋史》。相傳宋朝開國丞相趙普每遇政事不能決,便於歸家後查閱家中一篋中書,次日則問題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家人好奇,偷偷朝篋裡一看,原來裡面只有半部《論語》。
於是時人便說,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自古以來爭議頗多。有人認為,趙普憑藉半部論語治天下有將問題簡單化之嫌;有人認為,半部《論語》治天下純屬古人炒作的結果;有人認為,《論語》中包含的法學知識非常豐富,完全可以治理天下。臺灣作家李敖則認為:
「《論語》只不過是一萬一千七百零五個字的空疏東西,古代宰相竟想用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未免把「治天下」看得大容易了。」 而筆者以為,半部《論語》雖短,但如果像趙普那樣認真地研究和執行,將其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治理天下有何難?而某些規章制度雖長,可如果不執行、不推敲、不研究,長也是白長!
6樓:象象非象
歷來關於這句話考究很多。
一種認為是:《論語》乃人倫綱常大要,一部《論語》推行,天下可定。
一種認為是:《論語》雖能達到「以德治國」的目的,但是還不能規範到方方面面,尤其在古代的政治生態中,還必須善於運用權術,必須兼用法家,同時還要兼用道家等。
7樓:楊妍琪
最佳答案
論語今譯2 孔子
學而篇第一
【本篇引語】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
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
【原文】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註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註》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
「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康有為把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說成是主張變革的先師,其主要目的
d試題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康有為打著儒家思想的旗號宣傳的是維新變法思想,對古文經的否定和將孔子說成變法改革的先師,其主要目的是為變法創造歷史依據。因此選d。點評 康有為維新思想的特點 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文明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借孔子的權威變法.看法 康有為為減少改革阻力,採...
談一談你對孔子的認識,並說一說他主張的思想是什麼?
孔子的思想體系。政治思想。其核心是 禮 與 仁 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 為政以德 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是人類發展永恆的主題,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
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表現了孔子的什麼品質?就是第一
活到老,學到老的高階品質!活到老學到老愛學習的品質 愛學習,永不停止,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是孔子說的,他的意思是?就是學習沒有盡頭,活到才學到老的意思。知識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永遠學不完的。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活到老,學到老,博大精深,永無止境。學習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