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李靜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兒,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近年來,在語文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教師們的教學思想空前活躍,教學方法也日新月異,課堂教學現狀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然而,欣賞過後,不少教師會有這樣的疑問:
“這還是語文課嗎?”“這節課的語文味兒不濃!” 那麼,到底什麼是“語文味”呢?
著名特級教師王菘舟老師也曾說過:“語文味”就是守住語文字體的一畝三分地。語文的本體是什麼?
顯然不是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即“寫的什麼”。而是用什麼樣的語言形式來承載這些內容,即“怎麼寫的”。語文要學的就是“這個”,語文味所指的就是“這個味”。
語文課如何才能教出語文味呢?我以為主要要做到三點:
一、 固本強“基”,讓語文課堂蘊藏平實美
語文課堂我們提倡固本強“基”,這是由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所決定的。語文課程應該以“語”為本,排除虛脫與浮躁,摒放混亂與偏頗,應實打實地在語文基礎上下工夫,讓“固本強基”成為課堂教學的
生命支柱,紮紮實實地教好語文,讓語文課堂蘊藏平實美。
1、簡單而合理地訓練。《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很少提及“訓練”一詞,而代為改之“感悟、體驗”,是不是因為這樣,“訓練”就從此退出語文課堂呢?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
“什麼是訓練呢?為使學生學的東西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可想而知,訓練對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是多麼的
重要啊2、緊扣依託文字。現今課堂,為了擺脫“把課文分解的支離破碎”的罪名,導致部分教師望文生畏,甚至束之高閣,文字在多**的輪番轟炸、多種情景的重疊中架空。學生不但不能享受到文字所蘊涵的醇濃韻味,更不能達到淨化心靈、感悟情感、提升品位的效果。
本色的語文課堂需要呼喚以文字為基準,以開掘內涵為效用的環環相扣的教學。只有善於從文字的句子中發現空白,從文字的字裡行間中揣摩作者的未盡之言、未了之情,從作者寫出來的文字中發掘未寫出來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目標集中,任務單一,一步一個腳印,強根溯源、奠基固本。
二、刪繁就“簡”,讓語文課堂流淌簡約美
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崔巒老師也提出“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本色語文課堂追求簡約與高效。主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標簡明扼要。教學目標是教師與學生預設教與學所達到的預期教學效果或者要完成的任務,也就是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航行燈”,目標定的是否科學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如果目標定過多或過高,面面俱到,就會無法實現;倘若目標制訂過低或過少,將不能達到預期
效果或者是課標規定要達到的要求。
2.教學環節簡潔自然。真正的好課主要教學環節往往只有幾步,著重讓學生充分地與文字對話,讀寫說悟,實實在
在地體會揣摩語言文字。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要完成語文任務,語文課必須把工具性與人文性緊密地結合起來,仍然需要有“語文味兒”。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淨化課堂目標。
有人問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樣把石頭雕**像的?”雕塑家答道:
“把石頭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樣的道理,語文課儘可能的把不是語文或不具有“語文味兒”甚至是語文但不是重點的東西清除出語文課堂,“刪繁就簡一樹花”,達到課堂目標最優化。根據不同型別課文,簡化目標,抓住關鍵,訓練重點。
如教學《荷花》一課,文質兼美,文中的優美詞句需要理解,但文章中有的意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詞句過細咬嚼,那就如同將一朵含苞欲放、充滿活力的“荷花”,一片一片摘下,最終弄得瓣離花碎,留下遺憾。課上要做的是將更多的功夫花在朗讀上,通過品讀、評讀、個性化朗讀等方式,靠讀感悟文章的美,借讀領悟語言的魅力,達到讀懂“荷花”,嗅出“花香”。
如何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讓語文課堂充滿語文味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小語同仁們一致認為 為了減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無效勞動 把語文課上得紮實而富有成效,必須加強 語言文字訓練 語言文字訓練 歸根到底就是語文的 聽 說 讀 寫 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課堂有 濃濃的語文味 如何將 語言文字訓練 貫穿課堂始終,體現 濃濃語文味 呢?我認為落實三步很...
小學語文教學怎樣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有感情地朗讀是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有效方法,葉老曾譽之為 美讀 語文教材中文質兼美的課文應該引導學生認真讀,反覆讀,以此來感受語言,積累語言。如 桂林山水 一文,作者以如詩的筆觸,為我們展示一副桂林山水的秀麗畫卷,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 陶醉大自然之情。教學中我們可讓學生聽配樂朗讀,接著引領學生 桂林...
談如何讓學生喜歡語文課,淺談怎樣上好語文課?
要從哪開始學起啊?把自己的個人形象建立在別人身上,就會面臨嚴重束縛自己的危險。怎樣上好語文課?學好語文,最基本的要學會聽課,掌握老師要求的知識點。同時,學習要有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週寫一篇作文,如果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