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咪醬憶
相信一談起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 很多人都能夠脫口而出。但是有一項比“四大發明”還要久遠,而且所發揮的作用更加的創舉,反而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視。這項舉世無雙的創舉就是“火”。
“火” 作為現實生活中大家,司空見慣的生活必備用品,它的作用與貢獻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沒有“火”人類可能,依然處於“茹毛飲血”的時代;如果沒有“火”世界也將一片黑暗。
總而言之“火” 被髮明出來之後,不僅成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推進器,而且也是原始人由矇昧無知,走向文明與開化的重要標誌。民間關於“火”的傳說非常多,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鑽木取火”。
如果從神話傳說的角度去分析,生活在遠古時期的燧人氏,其實就已經發明瞭“火種”。並且用其炙烤食物、點燃火把和打獵,這其實也是“鑽木取火”傳說的由來。同時也證實了人類在當時,就已經掌握了取火以及用火的方法。
“火”的由來與實際應用
古代社會由於生產力比較落後,再加上並未出現科技萌芽。所以生活在當時社會中的人們,只能夠過著“靠天吃飯”自給自足的生活。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最基本的吃穿住行,也無法通過“科技力量”,達到一個比較高階的水平。
甚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人基本上都以“冷食”為主。因為他們並沒有發明,火柴、打火機等可以隨時生火的“火種”。即使是他們懂得生火做法,也一定是想法設法的儲存火種,只有這樣才不至於“生啖其肉”。
但事實上,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一些比較原始的生火方法。在我國流傳得較為久遠的,一個關於取火的傳說,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鑽木取火”。這種取火方法雖然原理比較簡單,但是操作起來就十分困難。
尤其是當“火種”熄滅之後,要想再取火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但是在周代的時候,由於取火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所以人們甚至有“熄火再燃”的習俗。
《周禮·月令》中曾記載“鑽木取火”,一年四季要用不同的樹木取火。即“春柳木,夏用棗、杏或桑柘,秋用柞木,冬用槐木、檀木”。每到換季的時候都需要“熄火”,然後根據不同季節選擇合適的木材,通過“鑽木取火”的方式再次獲得火種。
這種做法後來被稱“更火”或“改火”。
1.燧人氏“鑽木取火”和“以石擊石”取火
傳說燧人氏曾看到過枯木燃**苗,於是就嘗試著用盡各種,可以讓枯木**的方法。最終他發現用乾燥的樹枝,在枯木上反覆旋轉可以出現火苗。於是就將“鑽木取火”的方法,親自傳授給了當時的人們。
還有一個傳說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燧人氏,在用石塊擊打野獸時,發現石頭之間相互碰撞可以產生火花。於是受到了啟發的燧人氏,就開始反覆琢磨“以石擊石”的生火方法。他發現石頭撞擊時發出的火花有一定熱度,而且也可以點燃枯草並燃**苗。
這些關於“火種”起源的傳說,雖然並未有比較真實的史料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國遠古時期,人類就已經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並且開始拋棄吃生肉、喝生血的陋習,從此人類生活也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這其實就是遠古人對“火”的一次有效嘗試,這次嘗試不僅證明了“火種”起源,而且也讓“火種”在人類生活中,發揮出了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火種發明出來之後,由於沒有良好的儲存方法,所以火種熄滅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2.陽燧:古代“打火機”
(1)關於“陽燧”的記載
古人雖然掌握了鑽木取火,以及“以石擊石”取火的技術。但由於這項技術的推廣並不徹底,或者說並不具備隨身攜帶的優勢,所以很多沒有掌握這項技術的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在吃“冷餐”。
直到先秦時期,“陽燧”被髮明出來之後,人們在取火的時候才更加方便。據《周禮·注》中記載:“陽燧取火、鑑鏡取水,莽草薰魚。”大意是用“陽燧”取火之後,可以點燃蟒草薰魚吃。
《考工記》中也有關於“陽燧”的記載:“今司宰有陽燧,形如圓鏡,以取明火”。這段話不僅寫出了“陽燧”的形狀,外形類似於一個圓形鏡面,可以用“陽燧”取明火,即可以隨時隨地取出火來。
(2)“陽燧”的使用原理
如果從“陽燧”的實際功能上去看,其實與現代人所使用的“打火機” 頗為類似。“陽燧”作為古代的一種取火工具,不僅是古人用火的一個進步,而且也讓取火變得更加簡單一些。
根據古書上的記載“陽燧”取火,實際上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陽燧”其實就是一個類似於銅鏡的東西,中間薄邊緣厚可以起到聚焦作用。然後再將聚焦之後的陽光,折射到易燃物上就可以取火了。
但是“陽燧” 有一個比較大的侷限性,那就是只能在太陽高照之時才能發揮作用。而且這種高階的東西,只有王公貴族才有資格使用。民間的老百姓根本用不起,而且受階級限制他們也不敢用。
3.民間取火用“石燧”
大多數情況下民間取火,實際上還是“鑽木取火”,或者使用比較廉價的“石燧”。所謂“石燧”就是“以石擊石”。用容易敲打出火星的石頭,彼此撞擊之後所產生的火星點燃可燃物取火,這其實也是“打火石”的雛形之一。
“石燧”取火的方法,其實也可以稱為“石火”或者“打火石”。關於“石火”可以從,西晉大文人潘岳的詩文,“煩如敲石火”中略見一斑。當然關於“石火”詩歌還有很多,比如,“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以及“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等。
雖然這種方法看起來比較笨拙,而且有的時候失敗率也比較高,但是卻可以解決民間的取火問題。至於“鑽木取火”的方法,到了魏晉之時就已經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只是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偶爾能看到使用“鑽木取火做飯、煮茶的現象。
4.“發燭”
明朝《南村輟耕錄》曾記載:“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枇蚧僕磕酒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粹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
史載周建德六年,齊后妃貧者以發燭為業。”這段記載中所說的“發燭”,其實就是一種比較先進的點火工具了。
“發燭”的主要原料就是帶有油脂的松木,使用道具將這種木頭切割成薄片,然後與“枇蚧”混合便成了一種易燃物。“枇蚧”是古代的是一種小蟲子,這種蟲子的身體可以分泌“蠟”質。所以二者的混合物才更容易點燃。
在使用“發燭”的時候,只需要用“石燧”敲擊出來的火星,就足以點燃“發燭”。無論是用來做飯、煮茶還是照明,其實都是一種十分方便而又簡潔的做法。尤其是“發燭”的**相對來說比較便宜,所以在民間的使用率非常高。
5.“火寸條”即“火柴”前身
實際上古代人使用的“火寸條”,就是“發燭”的一種變體。簡單的說就是將松木裁切成小木棒。然後在木棒上蘸取火藥和硫磺,或者直接將松木小棒浸泡在硫磺裡,待晒乾之後做成“火寸條”。
這種製作方便、使用簡單的“火寸條”,不僅可以被快速點燃並冒出明火,而且也可以長期儲存並隨身攜帶。但是不知因何沒有在古代得到推廣,反而是在近代時成為了一種進口的“洋火”。
6.火摺子
“火摺子”其實是一種更為簡便的取火用具,一般多用於點火或者照明。它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用廢舊粗糙的紙張,捲成粗壯而又厚密的筒狀物。然後在其中心塞入化學物質磷,使用之前可以先將其點燃,然後在與空氣隔離便可以自熄。
想使用的時候只要用力一吹,“火摺子”就可以使其復燃。這種取火工具多用於民間做法點火,或者用於夜行夜襲。由於“火摺子”便於攜帶,而且還可以起到簡便照明的作用,所以在民間的流傳範圍特別廣。
“火種”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貢獻和作用
相信大家已經對古人取火的方式,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所以,古代人無論是做飯、煮茶、洗澡,還是照明或取暖等,其實都可以輕鬆利用火種達到這些目的。雖然王鞏貴族取火的方式要比民間高階,但是火種作為一個沒有等級的自然饋贈,對整個人類都具有無法用語言形容的貢獻。
人類開始用火炙烤食物,就邁出了向文明發展的第一步。這其實也是人與動物,真正區別開來的關鍵要素。如果從考古歷史角度去分析,其實中國最早用火的是,生活於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
當元謀人開始用火烤熟食物,並吃上了“熟食”之後,不僅促進了人類體質發育,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類大腦發育。所以筆者認為“取火”和“用火”,雖然看似簡單的兩個基本動作,但卻標誌著古代中國人,向文明開化更近了一步。
當“火種”出現之後,不僅參與了人類的整個發展史,而且從古至今也從未離開過人類的生活。無論是古代人的衣食住行,還是現代人的品質生活,其實都無法與“火”徹底決裂。這也預示著“火”的出現,才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根基。
結 語
事實上從“鑽木取火”開始,古代人就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了“火”以及取火的方法。無論是“以石擊石”還是“陽燧”或“石燧”,其實都體現出了古人的進取精神。他們並未停留於“鑽木取火”的低階階段。
而是通過不斷努力與發展,將“火”以及“取火”的方式不斷改進和替代,最終發明出了更加適合人類需求的取火方法。雖然“洋火”出現之後,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取火方式,但是古人創作的“鑽木取火”,在當今社會中依然真實有效。
【參考文獻】
2樓:哪吒搞笑動漫
古代人有火摺子,這種古老的取火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這種火摺子裡面含有易燃物質,用嘴巴吹火摺子就會**。
3樓:may喵小姐
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最早的時候應該是“鑽木取火”,然後就是打火石,電視劇裡面還有火摺子,就那麼一吹就會點燃。
4樓:第二天堂的殺手
古代有打火石可以引火,平時生火做飯的火堆會有火星被掩藏起來,只要用的時候增加乾柴和空氣就能復燃
5樓:三棵樹
最早古人採用鑽木取火的方式進行生火,之後,古人發明了一種可以生火的工具叫做陽燧,可以用來生火。
古代沒有火柴沒有打火機人們如何生火?
6樓:繁人凡人
火,從遠古時代開始,一直被人類所使用。那麼,火是怎樣被發現,又如何取得的呢?從中國的歷史來看,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鑽木取火。相傳,遠古人民"茹毛飲血",還不知道取火進行熟食。
有一個叫燧人氏的人,見大鳥啄木出火(也有說看到森林自行**),認為木中藏火,於是"幾經攻治,幾番試驗",才創造出人工鑽木取火的法子,人類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後世一直沿襲,曾經歷了數千年之久。這一古老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情況。
周代,鑽木取火之法已經大行。古代所鑽之木,一年之中,根據不同季節,還要隨時改變。《周禮·月令》規定:
春天用柳,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這叫"改火"或"更火"。因為,古人認為:只有根據木的顏色,與四時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則不能得火。
也就是說,每逢換季之時,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當時仍行鑽木取火,但取消過了"更火"這一風俗,不實行改木。
到了唐代,鑽木取火之法,更加廣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詩》:"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
"青楓是楓木,用於春日取火。崔元翰詩:"操舟眾工立禁岸,溼櫓鑽火磨星紅。
"溼的木櫓也可出火,說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習俗。因此,每年冬天儲存下來的火焰熄滅了。
到了清明,又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大臣的寵愛。
金燧:金燧,即向太陽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
《周禮》載:秋官避開炬,負責用"夫燧"向太陽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種用具。
它是用金屬製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先放置艾、絨之類,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
另外,《考工記》記載了用金錫為鏡,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見,我國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學原理取火的技術了。
取了漢代,仍用金燧取火。當時也叫陽燧。即用銅鏡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燒。
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段詳細的記載:用凹面銅鏡放在太陽下,其光都聚向內。
在離鏡一二寸處,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觸物即著火。實際上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鏡。如果我們拿這玻璃鏡,向著太陽,鏡也會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頃刻間即可得火。
古代沒有玻璃,故用金鏡。現代的太陽灶就是從這一道理髮展而來的。過去古人出門,身邊都帶著燧。
因為那時的燧為尖頂杯,體積很小,都佩帶腰間以備用。但以陽燧取火,有個不足之處,就是天陰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內佩木燧"。
這樣,有太陽就以金燧取火,沒有太陽則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發的火,叫"石火"。
潘岳詩:"煩如敲石火"。劉勰在《新論·惜時》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猶如"石火"。
到唐時,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詩:"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
白居易詩:"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面在放著"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即取得火。火絨,是艾或紙,加以硝水製成,揉之使軟,極易**。"取燈",北方叫"發燭",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狀,長五六寸,塗硫磺於首,遇火即燃,用以發火。
在南方,發燭則用松木或杉木製成。高士奇《天祿識餘》中記載:"杭人刻松木為小片,其薄似紙,溶硫磺塗木片頭,作為接火之用。
"宋時,民間劈小杉條,並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為"引光奴"。後來一些以此為業者,則呼之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後,必須有引燃物配合,所以"發燭"、"火寸"等助燃物的行業就逐步發展起來。
光緒初年,火柴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是當時吸旱菸者不可離身之物。
後來有了火柴,火鏡、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衰落了,最後消失。
在古代沒有火柴和打火機,人們怎樣生火呢
火,從遠古時代開始,一直被人類所使用。那麼,火是怎樣被發現,又如何取得的呢?從中國的歷史來看,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 1 用木燧 2 用金燧 3 用石敲火。木燧 即鑽木取火。相傳,遠古人民 茹毛飲血 還不知道取火進行熟食。有一個叫燧人氏的人,見大鳥啄木出火 也有說看到森林自行 認為木中藏火,於是 幾經攻...
吸菸是用打火機好,還是用火柴好,抽菸用打火機好看還是火柴好看
lm可愛的小和尚 這個要看自己的愛好。你喜歡的就是好,你不喜歡那就是不好。跟吃東西一樣。什麼是香,你喜歡吃的就香,我不喜歡吃的菜,再香也不香。總之,吸菸對身體有害,還是不吸吧,為了你個人的健康和家人的健康不吸為好。祝你幸福。 應夢晨 打火機方便 火材逼格更高 吸菸有害健康!吸菸都不怕了還在乎用打火機...
古代人沒有電怎麼生活,古代人沒有電是怎麼過日子
古代人根本沒有學要用電生活,平頭百姓一般到天黑就睡覺了,掌燈燈火通明什麼的,只為讀書,辦公 衣服手洗,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而不像現在沉迷於網路遊戲 古代人沒有電,是靠火生活,火可以照明 煮食 取暖等等。祖先們沒有電器,有電也沒有用,有煤油燈啊,點燈唄 以前國內窮的時候沒電不也過來了嗎 古代人沒有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