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為什麼容易發黴,為什麼食物會發黴

2022-01-07 08:21:01 字數 5753 閱讀 5387

1樓:天翼189專員

引起食物變質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作祟。環境中無處不存在微生物,食物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極易被微生物汙染。只要溫度適宜,微生物就生長繁殖,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素,以滿足微生物自身需要。

此時食物中的蛋白質被分解成分子量極小的物質,最終分解成肽類、有機酸。此時物質會發生氨臭味及酸味,食物也失去了原有的堅韌性及彈性,並使顏色異常。

食物變質的第二個原因是酶的作用。動物性食物中存在多種酶,在酶的作用下,食物的營養素被分決成多種低階產物。日常所見的飯發餿、水果腐爛,就是碳水化合物被酶分解所致的發酵。

食物變質的第三個原因是食物的化學反應,油脂的分子式中有不飽和的鍵,這種鍵很不穩定,很容易被氧化,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氧化後的油脂有怪味,如肥肉也由白色變黃

酒越陳越好吧?這話並不全對。使酒陳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使乙酸乙酯增多。

如果酒罈不經密封或密封條件不好,溫度溼度條件不當,時間長了不僅酒精會跑掉,而且還會變酸變餿,則酸敗成醋了。這是因為空氣中存在著醋酸菌,酒與空氣接觸時,醋酸菌便乘機而進入酒中,在醋酸菌的作用下,酒精則發生了化學變化而變成醋酸。尤其是啤酒、果酒更容易酸敗成醋。

燒酒如茅臺酒、西鳳酒、汾酒等情況則不同。因為燒酒中酒精的含量為50%左右,這種濃度的酒精具有殺菌作用,醋酸菌無法在燒酒中生存和繁殖,酒精因此不會變成醋酸了

2樓:

引起食物發黴變質的主要原因有3方面:

1、微生物作怪。環境中無處不存在微生物,食物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很容易被微生物汙染。只要溫度適宜,微生物就會生長繁殖,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素,以滿足自身需要。

這時食物中的蛋白質就被破壞了,食物會發出臭味和酸味,失去了原有的堅韌性和彈性,顏色也會發生變化。

2、酶的作用。動物性食物中有多種酶,在酶的作用下,食物的營養素被分解成多種低階產物。平時看到的飯發餿、水果腐爛,就是碳水化合物被酶分解後發酵了。

3、食物的化學反應。油脂很容易被氧化,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氧化後的油脂有怪味,如肥肉會由白色變成黃色。

我用安扣保鮮盒使用方便,一鍵開啟,方便快捷,隔離空氣,防止食物受到感染,你可以也試試

3樓:混血兒小布丁

放在某一個地方不合適,還有就是放了很久了,已經過期的了。

4樓:扌j乀

因為碳水化合物易被分解

為什麼食物會發黴

5樓:佳尼斯

自然環境中到處都存在著各種微生物。有一類真菌能夠形成發達的、分支繁茂的菌絲,被稱為黴菌。黴菌的孢子是它的「種子」,個頭小、體重輕,所以易於飄散傳播,而且忍耐力強,能夠在不利的環境中長期潛伏,一旦環境適合,就會大肆繁殖。

黴菌生長的首要條件是潮溼,其次是養料,而這恰恰是多數食物都能提供的。溫度對其生長有影響,但是黴菌的世界太多樣了,從冰箱中的保鮮溫度到通常的室溫,都有不同的黴菌可以生長。黴菌「種子」、水分、養分、溫度在食物上完美會合,因此引起了食物發黴。

食物在冰箱中儲存,因為品類繁多,容易發生串味的問題,所以要在冰箱中放一些冰箱除臭盒來去掉冰箱中的異味、臭味。

6樓:匿名使用者

黴菌生長的首要條件是潮溼,其次是養料,而這恰恰是多數食物都能提供的。溫度對其生長有影響,但是黴菌的世界太多樣了,從冰箱中的保鮮溫度到通常的室溫,都有不同的黴菌可以生長。黴菌「種子」、水分、養分、溫度在食物上完美會合,因此引起了食物發黴。

怎樣防止食物發黴?

7樓:baby沫沫小貓

保持食品乾燥。晒乾、風乾、烤乾、烘乾都可減少食品中水分;食品密封儲存是防止梅雨天空氣環境中水分被食品吸收的好方法;用幹石灰吸潮的「傳統方法」對防止香菇、木耳、花生、紅棗和其他食品黴變是最經濟實惠的。

現在很多定型包裝食品中都加入了乾燥劑、抗氧化劑、殺菌防黴劑等,也有一定的防黴作用,所以當不是一次能吃完時,千萬別扔掉,要把食品袋用夾子夾緊,或放在可密閉的罐頭裡。

低溫儲存。黴菌在低溫條件下繁殖速度會減慢,所以可以把食品放到冰箱裡去。由於冰箱是一種特殊的「乾燥箱」,故而既有保持低溫,又有乾燥的雙重作用。

通風。像一些米麵之類的千萬不要把它放在潮溼的地方,很容易出現發黴的情況。

加熱殺菌法。對於大多數黴菌,加熱至80℃,持續20分鐘即可殺滅;但黃麴黴毒素耐高溫,巴氏消毒(80℃)不能破壞其毒性。

射線殺菌法。黴菌抗射線能力較弱,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線殺滅黴菌。

為什麼食物會發黴

8樓:金雀山

引起食物發黴變質的主要原因有3方面:

1、微生物作怪。環境中無處不存在微生物,食物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很容易被微生物汙染。只要溫度適宜,微生物就會生長繁殖,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素,以滿足自身需要。

這時食物中的蛋白質就被破壞了,食物會發出臭味和酸味,失去了原有的堅韌性和彈性,顏色也會發生變化。

2、酶的作用。動物性食物中有多種酶,在酶的作用下,食物的營養素被分解成多種低階產物。平時看到的飯發餿、水果腐爛,就是碳水化合物被酶分解後發酵了。

3、食物的化學反應。油脂很容易被氧化,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氧化後的油脂有怪味,如肥肉會由白色變成黃色。

9樓:登洲万俟紹

食物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等物質,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也四處漂浮著黴菌的孢子,當孢子附著在食物上時,蛋白質等物質可以為其提供養料,時間一長,你就能看見肉眼能見的黴菌了

10樓:佳尼斯

發黴的因素有以下幾點:菌源,營養源、溫度、溼度、氧氣。

首先,菌源無處不在,任何地方都有菌源的存在。細菌也是生物的一種,要生長就必須要攝取營養,食品本身富含大量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給細菌的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當然細菌的生長還需要合適的溫度溼度,食品往往應為儲存不良才會發黴,

因此,在這樣一各集合了菌源。營養源、合適的溫度與溼度的條件下,食品就會發黴了

11樓:相知為緣

時間久了~~和環境發生了化學反應,就發黴了唄,,

12樓:戀空

沒人理它,它準備發黴了好長毛,然後學北極熊一根一根拔掉

食物在什麼條件下容易發黴呢?

13樓:匿名使用者

小學生科學實驗題;食物在什麼條件下容易發黴呢?

我的猜想;不通風,潮溼,溫熱

實驗材料;兩塊麵包

實驗方法;一塊放在冰箱裡,一塊放在露天盤子裡,放在浴室裡實驗現象;三天後前者正常,後者長黴

結論; 食物在不通風,潮溼,溫熱的地方容易發黴

14樓:董欣小仙女

我的猜想:密封不通風,潮溼

實驗材料:兩個饅頭

實驗方法:一塊放在冰箱裡,一塊放在水池旁

實驗現象:三天後前者正常乾燥,後者遇水的卻發黴長綠苔

結論: 食物在不通風,潮溼或溫熱的地方磁力容易發黴

小學生適合動手做的實驗分享:

一:試驗名稱:摩擦起電

準備器具:薄紙,鉛筆

步驟:1、把薄紙撕得儘量碎

2、把鉛筆在頭發上來回摩擦n下

3、把摩擦後的鉛筆靠近碎紙堆

現象:碎紙被鉛筆吸起

結論:一些容易起電的材料進行相互摩擦,兩個摩擦表面就能夠出現帶電現象。

二: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三: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1、在臉盆裡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擴充套件成一個圓形。

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

二、三下。

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

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充套件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

四:漂浮的針

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針、叉子、液體清潔劑

操作:1、在杯子裡倒一杯清水

2、用一個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叉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

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

講解: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連線。

這種內聚性的連線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

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

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五:手絹的祕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開啟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 讓水衝在手帕上。

3、 水流進杯子里約

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係,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15樓:匿名使用者

食物在潮溼和溫熱的條件下容易發黴

16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猜想:

食物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下容易發黴,

選取三塊同樣大小的麵包經過不同的處理,

放在不同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可觀察到不同的發黴程度可以推知。

改變的條件:溫度以及儲存條件,食物水分含量不變的條件:同樣大小的麵包,麵包是同一批次出品,放置時間同樣是10天。

實驗方法:麵包一,放在暴露的普通室內環境內;麵包二,放到微波爐烤上40秒,將水分

蒸發掉一部分,形成比較乾燥的表面,在放到普通室內環境內;麵包三,放到微波爐烤上

40秒,然後放在冰箱裡面。

得出結論:

麵包一發黴最厲害,

麵包二隻出現大量黴點,

麵包三看起來沒大改變,

證明食物

的黴變程度受溫度,

儲存條件,

食物自身水分含量影響較大。

在常溫下,如果不降低食物水

分含量的話,

食物是非常容易黴變,

但是如果可以適當減少食物水分含量,

食物的黴變程度

會大大減少,

如果減少食物自身含水量後並放在低溫條件下儲存,就會將黴變程度降到最低。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

新鮮的蔬果要擦乾水分並放冰箱儲存,

吃不完的食物要將剩餘的湯

汁倒掉再放冰箱儲存,

這樣就可以延長食物的食用壽命,

最低量地減少因黴變引起的食物浪

費,最大量地對食物進行保鮮

為什麼發黴的食物不能吃,為什麼發黴的食物不能食用

肯定不能吃抄 裡面會滋生細菌 黃奇黴素。吃了黴變的食物,人可能會生病,甚至危及到生命。由於用水洗 加熱等方法都無法去除黃麴黴素,所以想在生活中遠離黃麴黴素,普通人能做的最主要的就是不吃黴壞 變色的食品。同時要特別注意,冰箱裡存放的食物也不是絕對安全的。穀類食品超過兩天最好就不要吃了,有黴變的食物絕對...

為什麼夏天食物容易變餿

餿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食物自身的反應還是有細菌的作用呢?餿確實是細菌在食物中繁殖,並釋放出代謝產物造成的.如果是細菌之類作用,那麼為什麼把菜蓋好了反而容易更容易餿呢,蓋好了應該比不蓋要不容易受細菌侵襲啊。罐頭就是在高溫殺菌後密閉儲存的,這樣在常溫下也不會變餿.但是你只是用碗之類的蓋住,一是蓋得不嚴實...

吃了發黴的食物會怎麼樣,吃了發黴的食物

有沒有什麼異常的症狀,比如嘔吐,腹痛腹瀉等。如果沒有的話不必緊張,人的胃裡面含有大量胃酸,可以殺死部分黴菌。如果有異常的話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一定要重視。不小心吃了發黴的食物怎麼辦?看是什麼黴菌了,一般的黴菌問題不大的,裡邊的毒素最多會導致腹瀉,黃麴黴會致癌,不過那個概率太小了.短期內並且食量少沒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