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職場奶思
魏延是被馬岱斬殺,並誅滅三族。
《三國志》中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其意是說魏延只是反對馬岱北上作戰,並沒有叛變的意思。
然而楊儀造謠魏延要造反,致使魏延冤死。元代的郝經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也認為魏延是被陷害致死。
2樓:匿名使用者
是諸葛亮臨死時候留下的錦囊妙計讓馬岱殺魏延,在諸葛亮生前就認為魏延有造反的心理,就沒有重用過他,也是他不得志吧!不過在諸葛亮死後魏延真的就造反了,所以冤殺還不能說他冤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從正史可以看出,魏延主要是和楊儀有矛盾,並且他很多次要求
計劃從別的路線出擊,都被諸葛亮給取消了,因此多有怨言,
且此時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均以犧牲,
這時在蜀國武將中魏延的確是排名第一,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忿,有如水火。」,
從這段原文中就可以看出,此時的魏延可以和當年的馬超相媲美,
「原來馬超、吳蘭兩軍殺來,曹兵驚動。孟達引兵夾攻。
馬超士卒,蓄銳日久,到此耀武揚威,勢不可當。曹兵敗走。」
這是《三國演義》中的原文!
但是,在諸葛亮同志犧牲後,在蜀軍撤退時,楊儀卻命令他魏延
斷後,魏延原本就與楊儀有矛盾,且根本不服楊儀,
還有就是魏延個人的主張,就是魏延要接著伐曹魏,
但得不到他人的認可!
「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諸多的因素加在一起,讓魏延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
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
從而導致「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眾叛親離!
結果只能是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
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被馬岱追殺,並且禍及三族!!!
下面是摘錄的《三國志》(正史)魏延傳原文,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
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
」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
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請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剌史。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忿,有如水火。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出亮營十里,延夢頭上生角,以問占夢趙直,直詐延曰:
「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凶甚矣。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亮適卒,祕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禕給延曰:「當為郡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
」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才)[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
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
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
不便背叛。
4樓:
諸葛亮死了之後,留下遺命,"魏延反必殺之".他是被馬岱殺的,其實可以說是諸葛亮事先安排的計策.
歷史上說他造反,其實他是想自己帶兵攻打司馬懿.為的也是蜀國.
我個人認為他並不是造反,而是為蜀國和諸葛亮盡忠,可以說是被冤殺的!
目前對於三國的歷史學術上有爭論的很多,包括對人物的爭論,你可以找些資料看看.我的這些認識是和一個教授溝通後自己總結的.對於歷史我們應當客觀公正的去看待和評價.
也可以說是見仁見智!
5樓:對_往死轟她
三國演義裡面,馬超的弟弟馬岱殺了魏延...
按羅貫中的說法他不是被冤殺,因為武侯死後他造反了
但現在的統一說法是,他是被冤殺的,只是因為諸葛亮看魏延腦後有反骨才一步步把魏延逼上造反之路,而魏延曾提出的從"子午谷"進兵直取長安的計策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6樓:
魏延,字文長,原是劉表的部將。劉琮降曹後,歸附長沙太守韓玄。因不滿韓玄殺黃忠而斬之,後降於劉備。孔明死後,料知魏延必反,密令馬超之弟馬岱乘其不備從魏延身後將其斬殺。
三國蜀漢巔峰時有多強大呢,三國時期,蜀國最強的時候有多強?
三國蜀漢鼎盛時期,實力究竟有多強大?赤壁之戰以後,孫劉聯軍大破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魏國佔據中原一帶,憑藉著曹操 曹丕 曹睿三代人的努力,再加上政治上的優勢,魏國的經濟實力還有人口都遙遙領先蜀國和吳國,為晉國的統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吳國佔據江南之地,也是憑藉著孫堅 孫策 孫權三代人的努力,吳國...
當年蜀漢趙雲鎮守荊州結果會怎樣,三國時期,如果當時劉備讓趙雲守荊州,結局會不會有不同?
當然是諸葛亮一出祁山就勝利了,先滅魏國後滅吳國了,因為是趙雲的話不會去輕易失去荊州,關羽也不會死,關羽不死的話,張飛也不會四,劉備也不會被陸遜火燒連營折損70萬兵力,諸葛亮完全有力量去滅了魏國,一出祁山時的30萬加劉備折損的70萬,就是一百萬大軍。加上荊州的10萬精兵和糧草。何愁大業不成!荊州遠離蜀...
三國時期,為什麼魏國將領毌丘儉要兵變
公元254年 嘉平六抄年 三月,夏襲侯玄 李 bai豐等重臣密謀取代權臣 三國演義的魏國有什麼人物 曹騰 高皇帝季興 祖陵曹嵩 太皇帝巨高 曹操太祖武皇帝孟德 高陵曹丕高祖文皇帝子桓220 226黃初首陽陵曹叡烈祖明皇帝元仲226 239太和高平陵曹芳 邵陵厲公 齊王 蘭卿239 254正始 曹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