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下象棋輸贏問題,似乎是個博弈論或者運籌學的問題

2022-03-10 02:30:52 字數 4297 閱讀 2940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

"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象棋的形制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

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

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遊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鬥的一種遊戲。

在這種棋制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只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倖取勝的成分。

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係。

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序》,庚信寫《象戲經賦》,標誌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載《樑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國天女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琴棋書畫"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面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國際象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

2樓:匿名使用者

是有這樣的問題,可是現在沒法解決。棋譜殘局中間確實存在一些雙方子力相等及對稱,但誰先下誰輸或贏得特殊牌局。但因為倒推變化太多,下一步理論上都有超過50中下法,如果一局棋60回合,就有60的120次方總變化,當中有沒有最優解還要列矩陣慢慢算了,如果是囚犯困境問題更不會出現最優解了。

3樓:緋村真實

的確是有相似的地方。只是有象棋時這兩樣學說未誕生。

4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可以 只是變化太多了

5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有沒有可能 我只知道 人要能做出這樣厲害 那就不是人了

是神了 唐山大**就不會有人死了 因為 那人 **了 5 12大**就不會死人了

6樓:

如果雙方均絕對理性,那麼先手不敗

這個以前在看關於ai的問題時見過,似乎是可以證明的,好象使用數學歸納法,但是具體怎麼證明,早就忘的一干二靜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去找這個**的主人問問,他應該喜歡這樣傷腦筋的問題。

博弈論的原理是什麼?

8樓:超潔

博弈來論是二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源自利用對方的bai策略變換du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zhi取勝的dao意義。

對待博弈方法的基本原理,先由淺入深地理解,再慢慢地拓寬視野,這是一個由人文理智和物理混合的創造性思維。在事物的程序中,人的行為讓事件會產生更富有神祕和希望的前景,而且是最具有嶄新的波瀾壯闊的前景。

博弈論的概念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games theory),是研究具有鬥爭或競爭性 質現象的理論和方法,它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

請教高手:什麼是運籌學、博弈論,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絡嗎?

9樓:匿名使用者

一,博弈總論

博弈論是指某個個人或是組織,面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依靠所掌握的資訊,從各自選擇的行為或是策略進行選擇並加以實施,並從各自取得相應結果或收益的過程,在經濟學上博奕論是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概念。

什麼是博弈論?古語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個人如同棋手,其每一個行為如同在一張看不見的棋盤上佈一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制,人人爭贏,下出諸多精彩紛呈、變化多端的棋局。

博弈論是研究棋手們 「出棋」 著數中理性化、邏輯化的部分,並將其系統化為一門科學。換句話說,就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實上,博弈論正是衍生於古老的遊戲或曰博弈如象棋、撲克等。

數學家們將具體的問題抽象化,通過建立自完備的邏輯框架、體系研究其規律及變化。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簡單的二人對弈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設雙方都精確地記得自己和對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 的棋手,甲出子的時候,為了贏棋,得仔細考慮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時也得考慮甲的想法,所以甲還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當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面對如許重重迷霧,博弈論怎樣著手分析解決問題,怎樣對作為現實歸納的抽象數學問題求出最優解、從而為在理論上指導實踐提供可能性呢?現代博弈理論由匈牙利大數學家馮·諾伊曼於20世紀20年代開始創立,2023年他與經濟學家奧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鉅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標誌著現代系統博弈理論的初步形成。對於非合作、純競爭型博弈,諾伊曼所解決的只有二人零和博弈--好比兩個人下棋、或是打乒乓球,一個人贏一著則另一個人必輸一著,淨獲利為零。

在這裡抽象化後的博弈問題是,已知參與者集合(兩方) ,策略集合(所有棋著) ,和盈利集合(贏子輸子) ,能否且如何找到一個理論上的「解」 或「平衡」 ,也就是對參與雙方來說都最「合理」 、最優的具體策略?怎樣才是「合理」 ?應用傳統決定論中的「最小最大」 準則,即博弈的每一方都假設對方的所有功略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失利,並據此最優化自己的對策,諾伊曼從數學上證明,通過一定的線性運算,對於每一個二人零和博弈,都能夠找到一個「最小最大解」 。

通過一定的線性運算,競爭雙方以概率分佈的形式隨機使用某套最優策略中的各個步驟,就可以最終達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當。當然,其隱含的意義在於,這套最優策略並不依賴於對手在博弈中的操作。用通俗的話說,這個著名的最小最大定理所體現的基本「理性」 思想是「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 。

關於運籌學和博弈論的區別與聯絡,誰能幫忙解釋一下

10樓:

博弈論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枝。

11樓:匿名使用者

博弈論跟數學聯絡緊密

博弈論需要運籌學基礎嗎

運籌學與博弈論有哪些相交的地方

12樓:松下三問童子

運籌學是現代管理學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它是20世紀3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其主要目的是在決策時為管理人員提供科學依據,是實現有效管理、正確決策和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該學科是一應用數學和形式科學的跨領域研究,利用統計學、數學模型和演算法等方法,去尋找複雜問題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

求博弈論和運籌學的經典著作**

13樓:甜蜜

很簡單啊擺渡一上就是

14樓:攀沿

你可以上網搜尋《博弈聖經》

博弈論、運籌學、形式邏輯這三門課哪門更有助於提高辯論水平? 10

15樓:匿名使用者

形式邏輯。

形式邏輯屬於哲學的分支。

主要培養思辨能力。

博弈論和運籌學都是數學的分支。

16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邏輯學(普通邏輯)。邏輯學是識別邏輯錯誤、揭露謊言、批駁詭辯的有力武回

器。《邏輯學》(楊答樹森,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第八章「論證」,有許多內容是介紹論辯技巧的,尤其是第四節「反駁」、第五節「揭露和駁斥詭辯」對提高辯論水平很有幫助。

選修邏輯課,還要看老師怎麼樣啊!

運籌學與博弈論的區別如題 謝謝了

17樓:便覺鶯語太丁寧

總的來說,運籌學是包含博弈論的。只是一般來說,運籌學,比如線性規劃之類,主要是在當前情況下根據目標作出最優或可承受的相對最優決策,而博弈還要在以上條件下考慮與他人的互動情況,比如競爭對手,再作決策。

下象棋的好處有哪些,下象棋有什麼好處?

象棋是一門高智商 高素質運動。長時間浸淫其中,能夠改變本身的思維模式。有些人學到人生大道理,一些人則學會系統化管理人生。種種的改變都是象棋運動所帶來的,確實如何,就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看一個 六年級小學生在學象棋後的想法。棋樂無窮 張涇中心小學 六 3 袁淵 炮二平五,馬8進7 這是什麼?相信你已...

摩爾莊園獵人小屋下象棋的問題

你這種情況,我以前遇到過。你在摩爾莊園是剛開始下象棋吧,這種情況新手經常遇到。按照你的敘述,你在qq上下過象棋,你應該會下象棋,知道象棋規則。qq上象棋的走法是 先點一下棋子,再點一下要走的地方。但是,摩爾莊園上不能這麼走,必須是點一下棋子,按住不動,拖到要走的地方。你試試就知道了。可能是你以前下棋...

下象棋的好處有哪些方面,下象棋有什麼好處

象棋是高智商 高素質運動.樓上的說的對.六年級小學生有如此高境界想法.下象棋有什麼好處 充分發展邏輯思維的能力 培養心靜能力 培養認真程度 培養記憶能力 培養競爭意識 培養抗挫折意識 培養良好的心態 象棋簡介 象棋,亦作 象碁 中國象棋 英文名chinese chess 中國傳統棋類益智遊戲,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