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和陝西秦腔相比在表達形式上哪個更有藝術特色呢

2022-04-19 02:39:50 字數 5525 閱讀 8321

1樓:阿芯

黃梅戲已成為深受全國觀眾喜愛的著名劇種。黃梅戲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早期叫黃梅調,是「自唱自樂」的民間藝術。

2樓:黑暗霸主霸鯊

兩種文化藝術都是我國的瑰寶,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秦腔則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劇種,只不過是個人喜好而已

3樓:團團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臺灣等省以及香港地區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

4樓:邸衣

黃梅戲是南方的藝術瑰寶,而秦腔是北方的文化沉澱

5樓:匿名使用者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

6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兩個是各有千秋。都很有藝術特色,具體看個人喜好,都是很好地戲

7樓:鯊魚辣椒

秦腔: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劇種。

8樓:無為阿晨

這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沒有可比性各有千秋

黃梅戲的風格特點有什麼

9樓:小芳老師談教育

一、黃梅戲的風格特點:

1、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2、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

二、黃梅戲簡介:

1、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徽劇、廬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

2、黃梅戲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採茶調。清末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唸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一度被稱為「懷腔」、「皖劇」。

請問黃梅戲與黃梅調有何區別?

10樓:匿名使用者

大家知道,我國的眾多戲曲種類,名稱大抵分為「xx劇」或「xx戲」兩種(此外就是崑曲、秦腔等其他型別名稱,數量較少),有的兩種叫法都有,比如京劇和京戲,評劇和評戲;有的只能叫「劇」,比如越劇、徽劇、贛劇等;有的只能叫戲,比如黃梅戲、高甲戲、贛南採茶戲等。我原來一直以為各種叫法只是習慣問題。但近來韓再芬女士攜手聶造老闆打造「黃梅劇」,而且時常在各種場合強調自己演的是「黃梅劇」不是「黃梅戲」,眾多韓迷也為之歡呼:

「嚴鳳英使黃梅調發展成黃梅戲,而韓再芬將黃梅戲發展成黃梅劇。」但這「黃梅劇」和原來的「黃梅戲」相比,究竟有哪些異同?相對其他藝術形式有什麼獨到之處?

卻一直沒有人做出較完整的解讀(包括韓再芬自己)。因此,本人在這裡新開一個討論——「戲」和「劇」區別何在?偽寒梅上艾彌兒小姐給出的解釋是:

「戲包含的傳統程式要多一些,唱腔還有打扮什麼的;劇裡面融合的現代藝術形式多些,比較跟話劇靠攏。當然,有的也只是稱呼上的習慣問題,比如越劇叫越戲叫起來很彆扭。」

對這個解釋,我並不贊成。我們聽到既有叫京劇的,也有叫京戲的,是不是這兩種叫法所指的藝術形式有所區分?如果為嚴謹起見,也許應該有一個界定標準。

還有像徽劇、京劇,都是傳統程式非常成熟而深厚的,比如傳統京劇只有對唱而沒有和聲的二重唱,反倒是叫「戲」的黃梅戲裡二重唱成分很多,那麼應該是黃梅戲比京劇接近現代藝術形式,這又是為什麼?還有東江戲,根本沒什麼傳統,而且「融戲曲、話劇、電影、舞蹈、魔術、雜耍的許多手段和技藝於一體」,是惠陽創造的用普通話表演粵劇腔的新劇種,為什麼不叫東江劇?

11樓:匿名使用者

黃梅調這是解放前的叫法,他是簡單的通俗易懂的小調,在民間流傳。而解放後由嚴鳳英和王少仿帶上舞臺唱紅。後來又拍成電影從此我們就知道,還有有個黃們梅戲,天仙配,牛郎織女等。

從前一般小調,是走街竄巷唱,不登戲院。戲都的在一定的戲臺上演出。我從歷史的角度也說明了黃梅調是根本,黃梅戲是由黃梅調發展而演變過來的

京劇,川劇,秦腔,豫劇,黃梅戲的特點,由來,表演形式

崑曲和黃梅戲有什麼區別?

12樓:恰檸檬一號選手

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早在元末明初就已產生了。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一般人習慣認為,黃梅戲發源地是安徽,這是不確切的。黃梅(縣)本身就在湖北,不過,是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區。

一百多年以前,這裡流行「黃梅調」也叫「採茶戲」。這種小戲中的一個支派逐漸東移,在安徽安慶地區成了氣候,形成了後來的黃梅戲。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早在元末明初就已產生了。

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一般人習慣認為,黃梅戲發源地是安徽,這是不確切的。黃梅(縣)本身就在湖北,不過,是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區。

一百多年以前,這裡流行「黃梅調」也叫「採茶戲」。這種小戲中的一個支派逐漸東移,在安徽安慶地區成了氣候,形成了後來的黃梅戲。崑曲是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走的高階路線,中國戲曲裡把「雅」字發揮到極致的曲種。

雖然歷史不如黃梅戲長,但畢竟是廟堂文化,高大上。黃梅戲只能說是普及度比較高的地方戲(中國五大麴種之一),更平民化,民間百姓自娛自樂的小調。非說文化地位的話顯然崑曲要高出很多

13樓:渣黔涼

京劇豫劇向來不大聽的,不評價。但總體上風格都偏硬朗,大抵是北方劇種的緣故。京劇顯得貴氣些,豫劇則偏粗獷。

至於黃梅戲和崑曲、越劇在風格婉約上的近似,大概是因為都是南方劇種,但三者還是有很多不同。譬如越劇擅長才子佳人戲,風格上卻不像崑曲陽春白雪得有些晦澀,黃梅戲源自鄉間村裡,則難免鄉土氣重些,總體上不及越劇典雅

14樓:大長腿黑呀

崑曲 婉轉,優雅,唱速更為緩慢。 花旦多用那種感覺像包在頭上的那種裝扮,小生嘛也差不多形式,濃裝。黃梅戲 接近普通話,但n和l不分是安徽人的一大特點。

崑曲 笛、弦、板等 。崑劇是百戲之母,是大漢族雅文化集大成者,是真正的國劇,歌詞優雅,可以說每個劇本都是一首詩。總的來說呢,就是,崑曲:

婉轉、優雅。黃梅戲:通俗、生活

15樓:蠟筆小新快樂

崑劇是一種戲曲聲腔、劇種、簡稱崑腔、崑曲或崑劇。元代後期,南戲流經崑山一帶,與當地語音和**相結合,經崑山**家顧堅的歌唱和改進,推動了它的發展,至明初遂有崑山腔之稱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

16樓:輪迴者

崑曲曲藝術的成熟在中國發生得比較晚,以元雜劇和元末南戲作為成熟的標誌。元代雜劇和南戲一北一南,各有不同的體制和風格。元雜劇在元代的舞臺上活躍了百年左右,就漸漸衰落了,而它的衰微和南戲的逐漸成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到了明代,雜劇大多成了文人抒情的案頭之作,而南戲進入明代後逐漸演變為傳奇劇。

17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戲曲來說,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不太愛聽戲曲,至於這戲曲的區別在黃梅戲唱法和現在的通俗唱法比較像,有唱山歌的感覺,基本上比較歡快。崑曲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發源於元末明初蘇州崑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唸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現在一般亦指代其舞臺形式崑劇,素有「百戲之母」的雅稱。

18樓:遠愛

京劇是徽班進京後逐漸形成的,京劇又稱京戲,在臺灣又稱平劇、國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佈全國。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 和漢劇,並吸收了秦腔、崑曲、梆子、弋陽腔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和香港特區等地以及臺灣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19樓:不想工作的一天

黃梅戲簡介: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特區等地以及臺灣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

20樓:小黑娃

崑劇:又稱為崑曲、崑腔、崑山腔,被稱為「中國百戲之師」崑劇簡介:崑劇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貫雲石做過翰林學士,深受漢族的思想與文學的影響,愛慕江南風物,憧憬恬靜閒適的生活,後辭官不做,隱居江南,改名「易服」,在錢塘賣藥為生,自號「蘆花道人」。他善作散曲。他所創的曲調,傳給浙江澉浦楊氏,後稱為「海鹽腔」,流傳至明代,為「崑腔」的先驅。

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崑曲糅合了唱唸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絃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唸語音為「中州韻」。

黃梅戲的特點

21樓:匿名使用者

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富、優美、動聽,其唱腔如行雲流水,委婉清新、細膩動人,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眾的喜愛。黃梅戲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其曲調健康、樸實、明快、優美,表演形式活潑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

彩腔,也稱打彩調,是黃梅戲班社職業化後,因常被演員用來向觀眾「討彩」而得名。其曲調歡快、流暢,在花腔小戲中曾廣泛使用。主調,又稱正腔,系黃梅戲中傳統正本大戲裡常用的唱腔。

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等。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常用於大段敘述、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

京劇和黃梅戲的特點是什麼 30

22樓:曉看朝陽

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富、優美、動聽,其唱腔如行雲流水,委婉清新、細膩動人,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

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2023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

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巨集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

京劇耐人尋味,韻味醇厚。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 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臺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

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型別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臺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

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樸、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20世紀的第一個50年,是中國京劇的鼎盛時期,著名的「四大名旦」、前後「四大鬚生」都產生於這個時期

黃梅戲歷史,黃梅戲的發展歷史

黃梅戲是由山歌 秧歌 茶歌 採茶燈 花鼓調,先於農村,後入城市,逐步形成發展起來一個劇種。他的起源,大約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但形成一個完整的劇種,那還是近代的事。黃梅戲的發展歷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約從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後。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活動漸...

黃梅戲女駙馬選段,求黃梅戲《女駙馬》歌詞?

天仙配選段 夫妻雙雙把家還 夫妻觀燈 女駙馬選段 誰料皇榜中狀元 女駙馬選段 春風送暖到襄陽 梁祝選段 十八相送 等。黃梅戲的優秀劇目有 天仙配 牛郎織女 槐蔭記 女駙馬 孟麗君 夫妻觀燈 打豬草 柳樹井 藍橋會 路遇 王小六打豆腐 小辭店 玉堂春 等等。一 天仙配 選段 1 天宮四贊 2 飄飄蕩蕩...

安徽的黃梅戲作文,安徽的黃梅戲作文1200字。

說實話,我以前一點也不喜歡中國的傳統戲曲,因為在我的印象裡,它們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的唱個不停一點也沒有趣味。但是,幾年前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段黃梅戲,改變了我對他們的看法。表演者的嗓音是那麼輕柔,也那麼優美,聽過以後,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我想,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