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主如何進行土地兼併,中國古代地主土地兼併的主要方式

2022-07-27 07:30:23 字數 3638 閱讀 4589

1樓:匿名使用者

以上說法都有道理,但是不夠詳細

土地兼併是這樣的

原來地主和官僚的土地並不是非常多

但是因為土地出產有限

一年的出產,往往不夠食用一整年

就在春天這段時間,陳谷已經吃完,新麥還未成熟這個時段叫做「青黃不接」

於是大多數農民不得不向地主借貸糧食,以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但是向地主借貸糧食的利息非常高

往往一年下來,地裡所產出的糧食,都不及利滾利以後所需償還的總額所以,貧農們不得不把土地賣給地主抵債

這樣地主就達到了兼併貧民土地的目的

在北宋,王安石變法中有一條,叫做「青苗法」

就是由國家統一向農民借貸,利息比較低,比地主低很多這樣的話,可以保住農民的生計和土地

國家不用通過增加稅賦而能有更多的錢糧

其實就是辦一家國有銀行,然後以超低利率給農民提供小額貸款農民既可以度過艱難時期,國家也可以賺一點點錢另外,國家官倉裡的糧食,長年堆放著也是要腐壞這樣也可以促進官倉內的糧食流動

每年所儲存的糧食都是較新的稻穀

本來是一件多贏的好事

元清兩代的土地兼併,性質與此不大相同

他們是遊牧人,皇帝把土地分封給他們

並不是為了促進生產,反而造成更多的荒地

清初就曾經有過滿人權貴大規模圈地的事情

造成饑民無數

最後隨著鰲拜的倒臺,這種圈地才走向終點

2樓:邱宇強

在當時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地主主要靠自己的原始積累放租和高利貸,通過放和收的方式,逐步兼併土地。在放的同時,有很多人就還不起,就用土地去抵押,在規定的期限內還不清,土地就歸地主所有。於是,日積月累,地主逐漸兼併土地,這樣,兼併的土地越來越多,最後就成為大地主。

3樓:陳譜

地主線借貸給窮農,在讓他還不了,用土地抵押,就ok了,當然有足夠權利,自然有錢財

4樓:獒姐

農民自然或人為的破產後,地主進行低價收購,或底下的人「孝敬」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最著名的是跑馬圈地

中國古代地主土地兼併的主要方式

6樓:破破理論

通過買賣,使那些有功之人後代的土地據為己有

7樓:捭闔齋主人

是這樣的

農民種地 每年春天 去年收的糧食已經吃完 今年的糧食還沒有成熟有這麼一段時間 需要靠借貸度日 稱為青黃不接農民向地主借貸了糧食 捱過這段時間

但是這些借貸的糧食是要付高額的利息的

農民發現 收了今年的糧食以後還是還不起

但是明年還是要繼續接

所以地主趁這個機會,以農民的土地抵債

兼併了農民的土地

到了宋代

王安石變法中的一條法令 青苗法

就是針對這個事情作出的一種國家干預

由國家以低利率的貸款 借給農民

這樣農民收穫時 能夠還的起

不僅可以度過難關 還能保住土地

但是這一新法觸動了司馬光為首的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古代的 地主 是怎麼來的?

8樓:

古代的地主是由分封繼承來的。

地主指家庭擁有土地,其成員不參加勞動的人。封建社會裡最大的地主為皇帝,擁有全國土地,其它的根據級別之類的劃分。從大地主下劃到小地主,最後劃到級別最低的農民手裡。

低階別的向上級定期交稅。沒土地的僱傭農工直接受地主使喚,為他們幹活。

解放後的土地改革,2023年6月30日開始,中國開始了全國範圍的農村階級成分的劃分。即根據當時中國的土改現狀和需要,將農村階級劃分成了「地主、富農、中農。

9樓:半圓

一是大戶,**,貴族跑馬圈地,二是皇上對有功人員的封賞,三是世襲而來的。

中國古代社會在階級構成上可分為三類,即位於社會上層的皇帝、貴族、官僚階層,位於社會中層的地主、豪強、士紳、商人階層,位於社會下層的農民和手工業者階層。農民是生活在農村以農業生產為職業的群體稱謂。按照這個解釋,擁有土地的地主也是農民的一分子。

中國古代農民構成比較複雜,學術界對農民階級內部各階層的劃分方法和標準尚無定論。但是,較多學者認為農民內部構成的本質差別應是佔有土地的數量大小,根據農村人口耕地佔有量的大小可以將農民劃分為地主、自耕農和佃農,地主因為充分佔有耕地資源並依靠土地租賃經營獲得財富;而自耕農依靠一定的土地僅能維持生計;佃農則佔有少量土地或沒有土地,需要租佃土地並依附於地主而生活。他們三者的比例在古代社會處於動態變化過程中,地主的比例相對穩定,自耕農和佃農的比例互有消長,每個朝代初期自耕農比例較高,而後隨著土地兼併使得大量的自耕農喪失土地而淪為佃農,一般來看,自耕農和佃農佔到農村人口的90%左右,地主則佔5—10%,土地佔有比例與人口比例則相反,僅佔農村人口5—10%的地主佔有50—70%是土地,自耕農佔有20—30%,佃農佔有10—20%。

地主作為封建時期的統治階級,研究其數量組成對推測古代歷史狀況很有幫助。如果把國家比做一個公司,那麼地主就是股東,而皇帝就是董事長,士林是決策機構——國家不是一人之國家,對於歷史地主也負有很大的責任。事實上,每次改朝換代,無論農民起義也好,少數民族也罷,只要想統治下去就必然要向擁有文化權話語權的地主階級妥協,一個朝代建立初期,會有比較多的自耕農,這是因為戰爭饑荒瘟疫等造成的人口大量死亡,特別是小地主及以下的農民階級,產生大量無主土地——這就是從新分配,而大地主是很難被動搖的,這與其掌握了強大的各種資源有關。

古代限制土地兼併也往往是限制的重新分配的部分。

10樓:風吹褲衩飄歲月

有地多的有地少的和沒有的。沒有的為了吃飯就要給有的打工。這就來了地主

古代那個時期土地兼併最為嚴重?為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是秦朝。

理由:秦始皇使黔首自實田,在全國範圍內正式承認土地私有制。地主階級憑藉這個命令,不僅得以合法佔有土地,而且可以用各種手段兼併農民的土地。

土地被兼併的農民,不得不以"見稅什五"的苛刻條件耕種豪民之田。農民生活悲慘,穿牛馬之衣,吃犬彘之食,往往在暴吏酷刑的逼迫下逃亡山林,舉行暴動。這種種情況說明,急政暴虐激化了社會矛盾,秦始皇在完成統一事業的同時,也造成了秦王朝傾覆的條件。

所以西漢時的賈山談到秦代"群盜滿山"的情況時說:秦始皇在世時,他的統治已經在崩潰,雖然他自己並不知道。

12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兩朝時期應該最嚴重。

中國古代土地兼併皇上和地主間的矛盾

古代怎麼解決嚴重的土地兼併

13樓:匿名使用者

都沒根本上解決,所謂的解決只是通過戰爭之後,人口銳減,統治者有了多餘的土地才暫時解決了土地的問題,可是經過百年的和平發展之後,土地的問題又出來了,總是這樣周而復始,洪亮吉先生的《意言》的第六篇的《治平篇》說得很清楚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土地兼併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的,因為導致土地兼併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歷朝歷代只不過是出臺一些法律或稅法抑制土地兼併。

15樓:睡夢中舞蹈

土地兼併嚴重了,政治重新洗牌唄。推翻王朝,重立貴族。

16樓:匿名使用者

改朝換代啊 最後都是農民起義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歷程

商鞅變法根本廢除了均田制?怕有錯喔,均田制是唐中期廢除,商鞅他是戰國時的,他穿越了?中國土地制度的演變發展歷程 一 原始社會 氏族公有,集體耕種,平均分配 二 奴隸社會 夏商 春秋末年 井田制,千耦齊耘。商鞅變法,承認私人佔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推動地主經濟的發展。三 封建社會 私有制為...

中國古代傢俱如何製作,如何欣賞中國古代明清兩朝古代傢俱欣賞

中國古代最廣泛的使用傢俱是從1000多年前的唐代開始,到五代又進一步發展。進入宋代時,傢俱無論從種類 造型 製作及材料方面都已進一步地完善形成了質樸 簡潔的特色。明代傢俱是中國古代傢俱的代表,從選料 工藝 功能到裝飾藝術等方面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至今聲譽不衰,博得人們的高度讚賞及回味。明代傢俱多用...

中國古代貨幣是如何演變至今的,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中國使用貨幣的歷史已經有4000年了,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無論是天然貨幣還是人為製造的貨幣,亦或是紙幣,都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公元前21世紀到秦朝建立,天然海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中原地區的人們一直在用天然海貝進行物品的交換,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才有了金屬貨幣和紙幣。一 秦漢時期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