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螞蟻
鄭和的七次下西洋開啟了我國的國門,當時的造船業得到了很充足的考驗和發展,為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鄭和帶領著船隊向西洋進發,有了太陽、星象以及指南針的指引下,鄭和才不會在蒼茫的大海中失去行駛的方向,為航線的開拓奠定了重要基礎,可謂功不可沒。<>
據記載,鄭和下西洋是因為國內廣州等沿海城市發展迅速,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發展海外**已經是十分迫切的需求,向海外輸送大量的絲綢和精美的瓷器要通過開拓航線來開啟**的大門,精美的海外商品和國內優質的產品得以實現供求需要。鄭和的船隊不畏艱險,抗拒兇險的海浪,飄在海上的船隊沒有方向無疑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嚴重時會造成海上事故的發生,智慧的中國人利用自己發明的指南針開啟了世界的大門,讓形式的船隊不再受限於星象和太陽,有效地保證了航行的方向正確,這樣的好處不僅僅是路徑的確定,更為船隊海上生活物資的確定提供了保障,這樣可以將更多的貨物走向世界。<>
先人集中智慧在鄭和下西洋得到充分的體現,展現了當時明代的繁榮昌盛,商業**的發達。鄭和與指南針的相互緊密關係無疑是最佳的合作關係,他的英勇帶領著團隊所向披靡,劈風斬浪,讓當時的人們開拓了新的世界,更讓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個新的提高。<>
鄭和下西洋離不開指南針,更離不開他的英勇智慧,船隊在大浪中不斷得到重要的航海經驗,更是翻開了中國航海事業的新篇章,我們要向鄭和以及所在的船隊學習這一炎黃子孫特有的智慧,我們知道了鄭和如何在大海中如何讓指南針引領著他的方向,更是提醒我們後代更要有一個方向矢志不渝地前進!
2樓:葡萄味的水呀
因為他有指南針啊,要是沒有指南針,誰會知道他叫鄭和,沒準出去了,在外面迷路了,就死外面了,也沒有知道。
3樓:小牛電競
因為鄭和是在前六次失敗的基礎上才成功下西洋的,前六次都是在探索航線。
4樓:七月花香
那個時候已經有了指南針,而且鄭和的船隊都是沿著岸邊航行,也就沒有迷路。
5樓:俊俊
他帶了司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指南針。
鄭和下西洋帶回來了什麼?
6樓:潮孤陽
1、鄭和下西洋帶回了長頸鹿(所謂的麒麟)。 2、事件簡介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
朱棣命三寶太監。
鄭和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率領200多艘海船、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孫亮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
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則衡寬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部,紅海、麥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諸國(今東南亞)、西亞、南亞等的聯絡。 3、歷史評價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多個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攔液。
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的葡萄牙。
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也是唯一的東方人,他更早迪亞士57年遠赴非洲。
鄭和下西洋的路線
7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劉家港集結,沿海南下,在福建長樂太平港停泊,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風,11—12月,季風來了,便穿過台灣海峽和南海, 第一站到達占城,再到東南亞各國,進告慶入印度洋。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東,最遠到達古裡。它是古代東西方海上**的重要港口。
第四次開始到達西亞、東非地區。 有學者對航線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為鄭和重要航線有56條,航線總長15000英里。
如開闢了古裡到溜山到東非索馬利亞摩加迪沙(木骨都束)、卜喇瓦、肯亞的麻林地。並向南航行到比剌(莫三比克港)、孫剌(今索法拉港).分船隊進入了德拉運友簡戈阿港附近附近的南非風暴區,遠遠超過了季風航行的要求。
鄭和下西洋的航線從航海發展史角度看,比較成熟,具有創新性的突破,為以後的航海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一旁褲次從永樂三年六月到永樂五年九月,自蘇州劉家港出發,經歷爪哇、蘇門答臘、錫蘭、印度西海岸的柯欽以至古裡 (今科澤科德)。第二次從永樂五年十一月到永樂七年七月,沿同樣的路徑至古裡。第三次從永樂七年九月到永樂九年六月,以東印度洋為中心,從爪哇、蘇門答臘往錫蘭,又北上印度東海岸,抵孟加拉灣,然後折回馬六甲海峽,在馬六甲修築城塞後返國。
第四次從永樂十一年十月到永樂十三年七月,又經東印度海岸折往波斯灣,到達霍爾木茲。也有認為這次遠航到達東非沿海的。第五次從永樂十五年秋到永樂十七年七月,與前次航線相同,抵波斯灣,又另分一支船隊經由阿拉伯南岸遠航到東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臘瓦、馬林迪等地。
第六次從永樂十九年春到永樂二十年八月,除駛入波斯灣外,另有分隊繞東非沿海諸港口航行。第七次從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進行了經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灣的最後一次航行。這次,鄭和的部下到達了阿拉伯的麥加。
鄭和下西洋的路線是什麼?
8樓:乾萊資訊諮詢
2023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乙酉)34歲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2023年10月2日)回國。
2023年10月13(永樂五年九月十三丁亥)36歲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
2023年(永樂七年己丑)38歲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2023年(永樂十一年癸己)42歲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2023年(永樂十五年丁酉)46歲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2023年(永樂十九年辛丑)50歲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2023年(宣德六年辛亥)60歲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2023年(宣德八年癸丑)62歲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出使過的城市和國家共有36個:
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明簡、暹羅、古裡、滿剌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判如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蘇祿、加異勒、阿丹、激衝褲南巫裡、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裡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刺哇(今索馬利亞境內)。
鄭和下西洋的路線?
9樓:乾萊資訊諮詢
1、第一次。
在三佛齊舊港,鄭和招諭當地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詐降,圖謀襲擊鄭和船隊。鄭和擊敗了他,殺敵五千餘人,燒燬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人。其後,鄭和任命廣東華僑施進卿為舊港之主。
巨港,,原稱舊港。印度尼西亞城市,南蘇門答臘省首府,蘇門答臘島南部最大港口與**中心。
2、第二次。
鄭和船隊在永樂五年(2023年)奉命出發,訪問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和蘇門答剌北部,然後再一次駛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裡為目的地。
占城,位於中南半島東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靜省的橫山關,南至平順省潘郎、潘裡地區。
暹羅,是中國對現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
爪哇,指爪哇島,屬於印度尼西亞,是該國的第四大島嶼,首都雅加達便位於爪哇島的西北岸。
柯枝,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欽一帶,是航道要衝和重要港口。
3、第三次。
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敕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裡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里悶地,古裡,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面,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
賓童龍,是存在於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古代王國,其境在古代占城國的南部地區,即今越南南部的順海省北部和富慶省南部一帶,其港口在巴達蘭角一帶。
真臘為中南半島古國,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內,是中國古代史書對中南半島吉蔑王國的稱呼。
馬六甲王朝是於2023年由拜裡米蘇拉蘇丹所建立的王國,中國明代稱為滿剌加國。
彭亨州是西馬來西亞最大的州屬,州首府為關丹,皇城位於北根。
淡洋,古地名。故址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塔米昂一帶。
4、第四次。
出使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柯枝,古裡,南渤裡,彭亨,吉蘭丹,加異勒,勿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等國。
吉蘭丹是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東海岸的其中一個州屬。
加異勒,今印度半島南端東岸。
溜山就是古代中國對馬爾地夫的稱呼。
5、第五次。
鄭和奉命在柯枝詔賜國王印誥,封國中大山為鎮國山,並立碑銘文。忽魯謨斯進貢獅子、金錢豹、西馬;阿丹國進貢“麒麟”;祖法爾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進貢花福鹿、獅子;卜剌哇進貢千里駱駝、鴕雞;爪哇、古裡進貢麾裡羔獸。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地理大
鄭和下西洋取bai得了巨大的成du 功,卻沒有達到zhi地理大發dao現的效果,這主要的原因是明回朝海洋政答 策的失敗。鄭和下西洋是封建統治者組織的官方的外交和 的船隊。而明朝對民眾海上活動實施是禁錮 海禁 政策,除了皇家許可,否則片板不能入海。雖然眾多無名英雄冒著違反國家法令的危險,憑著勇氣和求生...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能夠成功,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鄭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 1明朝前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有豐富的物質基礎 如 船隻巨大,錢財豐裕等 2明太袓朱棣的支援 3當時造紙,羅盤針的出現,航海技術比較完備4準備極其充分 隨行人員的分工極細 明確而且完善,有技術人員等 5鄭和個人的領導能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
鄭和下西洋有什麼貢獻,意義,鄭和下西洋有什麼重要意義
鄭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 加強了中國明朝 與海外各國的聯絡,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 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再沒有此類的壯舉。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 鄭和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