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真的是積貧積弱嗎?宋朝真的「積貧積弱」嗎?

2024-12-27 13:10:04 字數 4403 閱讀 5661

1樓:那麼反

是的,因為歷史老師教過,北宋積貧積弱,沒有實現完全的統一,王安石變法是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

2樓:眼裡有星星的獅子

是。北宋由於制度原因,冗官,冗兵,財政支出巨大,效率低下,長時間導致北宋積貧積弱。

3樓:大超說教育

並不是,北宋的實力特別強,尤其是經濟實力,文化也特別繁榮。

宋朝真的「積貧積弱」嗎?

4樓:七貓免費**官方推薦

不是的,它雖弱但富。

5樓:平凡一生灬幸福

這個說法由老一輩宋史研究專家提出的,已經用了幾十年了。 與其說積貧積弱,倒不如說明明很富卻很窮,明明很強卻又很弱的怪象。

6樓:xu大地裝修

北宋時期是的,南宋時期社會穩定,科技,文化,較發達,…

7樓:網友

後期是這樣的,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費的現象。

宋朝是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嗎?

8樓:老唐說農村事

宋朝並不是乙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而是是乙個比較繁榮昌盛的朝代。事實上,對「弱」的判斷主要是從軍事角度出發的,這與歷史事實基本一致。

讓我們從北宋皇帝發展軍事的政治態度和北宋邊患的原因兩個方面做乙個簡單的分析。事實上,從五代歷史來看,五代是短命的,無法逃脫「二帝之死」的命運。武將基本上是靠軍事實力奪取政權的。

當第乙個皇帝建立時,王位傳給了第二代,下一代武將掌握了權力。後周,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穿黃袍」奪取後周帝位,死於五代二代。

為了避免重蹈五代的覆轍,宋太祖以「喝酒解釋兵權」的方式剝奪了武將們握重兵的權力。因此,北宋對軍事發展的重視和投入不夠,導致了軍事的「軟弱」。後來的北宋皇帝都沒有改變被動的軍事局面。

另一方面,北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和西夏政權沒有能力在西距西北的邊境線很長,又沒有重要的關隘和防禦,沒有縱深的邊境線防禦,客觀上造成了軍事防禦的被動局面,主觀上也造成了北宋軍事的薄弱。

北朝雖然軍事平平,但在北宋的一百多年裡,儘管邊疆不斷入侵,賠款屢屢如此,但中原地區,特別是長江一帶在和平的環境下,經濟、文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北宋的城市大約在一千多年前,人口超過百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因此,創作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實地記錄和反映了北宋城市的繁華和人民生活的享受。如何看待北宋的「羸弱」與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事實上,對「弱」的判斷主要是從軍事角度出發的,這與歷史事實基本一致。

<>讓我們從北宋皇帝發展軍事的政治態度和北宋邊患的原因兩個方面做乙個簡單的分析。事實上,從五代歷史來看,五代是短命的,無法逃脫「二帝之死」的命運。武將基本上是靠軍事實力奪取政權的。

當第乙個皇帝建立時,王位傳給了第二代,下一代武將掌握了權力。後周,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穿黃袍」奪取後周帝位,死於五代二代。為了避免重蹈五代的覆轍,宋太祖以「喝酒解釋兵權」的方式剝奪了武將們握重兵的權力。

因此,北宋對軍事發展的重視和投入不夠,導致了軍事的「軟弱」。後來的北宋皇帝都沒有改變被動的軍事局面。另一方面,北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和西夏政權沒有能力在西距西北的邊境線很長,又沒有重要的關隘和防禦,沒有縱深的邊境線防禦,客觀上造成了軍事防禦的被動局面,主觀上也造成了北宋軍事的薄弱。

為什麼說是積貧積弱的北宋?

9樓:阿暴筒靴

簡單的說就是北宋一直沒有完成真正的全國統一,除了第一代皇帝宋太祖其餘的皇帝對於北方的其他各部落和國家都是持逃避態度的,這直接導致了北方各民族對中原的虎視眈眈,戰亂不斷。

10樓:網友

積貧是不對的,北宋時代經濟還是很繁榮的;積弱是因為重文輕武導致的。

11樓:可憐的海林

北宋經常在於其他國家戰爭中失敗。

12樓:網友

某些知識分子的偏見而已。這群人還大肆粉飾鼓吹蒙元呢。可見一斑好像4樓一樣的,宋遼宋金都是百多年的和平,除了剛建國那會兒東征西討求統一和後來西夏會擾擾邊,哪來什麼戰亂。

連漢唐時候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脅都沒有。

宋軍難贏一是因為沒有馬匹資源缺乏機動力,二是無險可守戰略要地都在敵國手裡。遼人對宋軍有"成列不戰"的傳統是有血的教訓的。說的簡單點就是別人要來打你說來就來了,打不過你就跑了你也追不上去他。

始終是被動的,總有一次會失蹄。宋軍的步軍陣戰能力是哪朝那代都比不上的。

要不是石敬瑭那個烏龜賣了幽燕,遼人就只能在關外草原喝西北風了。

13樓:紫翼林夕

其實論富庶哪個朝代也趕不上宋朝,

宋代真的積貧積弱嗎?

14樓:網友

你既然這麼問,自然是已經有答案了唄。

因此咱只說一句,宋代積貧積弱沒有問題,只是積貧積弱不等於真貧真弱。

15樓:陽城幹部

宋最大的毛病是重文輕武,亡國也為如此。

16樓:網友

這個觀點是相對的,每個王朝的後期都會構成積貧積弱的形勢,總體來說,兩宋時期民眾的生活質量較好,積貧積弱的是軍隊和官場,冗軍冗員較多。

17樓:牧荑

是由其體制所決定的,太祖規定,出現流民,就吸納進軍隊,導致軍隊冗兵,且出於其軍制,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所以軍事實力與其軍隊人數不成正比。太宗得位不正,崇文抑武,以期獲得文官集團支援,白溝河一戰,宋軍精銳盡喪,勳貴一空,文官從此壓制武官,軍事實力一蹶不振,文官集團地位高漲,優待士人始為不可動搖之國策,科舉,恩蔭,**大增,形成冗官。制度僵化,每年財政七成養軍,兩成養官,一成治河,歲無積財,始成積貧積弱。

18樓:網友

不,宋朝是積貧積弱,但政策不嚴明而已。

北宋中期積貧積弱的原因

19樓:可樂可123可樂

1、北宋**實行「不抑兼併」的政策,土地兼併現象非常嚴重。地主隱瞞土地,少交賦稅,影響了國家賦稅收入。

2、北宋重文輕武。通過科舉考試,起用大批文官,形成了龐大的官僚機構,官僚開支與日俱增,使國家財政負擔日益沉重。

3、為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北宋統治者每逢荒年大量募兵,致使軍費開支高漲。

4、北宋統治者從軍隊中挑選精壯士兵充實禁軍,地方軍隊多為老弱。禁軍派駐外地,三年一輪換,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隊戰鬥力低下。北宋和遼、西夏作戰中常常敗北,簽訂和約,損失大量財物,導致財政負擔加重。

5、階級矛盾的存在和激化使宋朝一步步陷入「積貧」這個泥潭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矛盾,主要是土地佔有的矛盾。

6、「守內虛外」的布兵原則和軍隊戰鬥力低是造成北宋「積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宋朝實行土地兼併政策,使階級矛盾繼續惡化且農業級濟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財政收入比前代是增多了,但支出卻比前代更為龐大,使得宋朝積貧。

20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武將奪權,所以說對武將有著很深的戒心北宋一直都是奉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為了防止地方官圖謀不軌,同乙個職位上往往設立三個不同的官職互相制約,造成了北宋的行政效率極其低下,軍隊建設十分落後,冗官冗兵數量巨大,軍費開支,**俸祿每年都是個天文數字,這個是北宋敗亡的關鍵原因。

21樓:匿名使用者

腐敗且工作效率不高的文官制度是導致帝國各個問題的主要原因~!

宋代積貧積弱的原因

22樓:網友

給西夏和遼的歲幣成為沉重負擔,而且宋代時平時將領沒有固定的軍隊,導致士兵與將領之間沒有足夠的信任和默契,使得宋軍隊戰鬥力不強。

23樓:網友

你真以為宋代積貧積弱啊,宋代是我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時代,積貧說法相當的扯淡,軍事力量其實也不弱,只是運氣不好,北方接二連三地出現軍事強人,

24樓:網友

一句話:南宋缺相(南宋時岳飛等名將,多多,但沒什麼好的丞相),北宋缺將(除了開國時的楊業,北宋在沒什麼好的將,但是非常多的文相,比如寇準、王安石、司馬光等等)。主要還是皇帝的昏庸無能。

25樓:網友

其實你不能說的這麼片面,現在世人所說的積貧積弱可能說受了檀淵之盟和靖康恥的影響,但是觀察整個宋朝,你會發現宋朝的強大,你要相對當時的環境和戰爭物件,推薦看《鐵血強宋》剖析深刻,眼光獨到!

26樓:網友

重文輕武、集權過度;政治腐朽,黨爭過盛。

27樓:黑色睡白夜

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兩貨惹出的禍。

28樓:網友

重文輕武,武官的地位普遍沒文官高。

29樓:弭平

誰說宋朝積貧積弱的?建議看看《鐵血強宋。

30樓:網友

重用文官 增加軍隊 詳見人教版必修2 三冗。

宋代三冗及積貧積弱問題,北宋中期的三冗問題及積貧積弱局面的形成

所謂三冗兩積 三冗 即冗官冗兵冗費。有宋一代,為避免重蹈唐代滅亡的覆轍,在官和兵兩方面都進行了精心的收權和分權的工作。在官吏制度上,為防止出現朋黨之爭的重演,在官衙設定上強調使各機構互相不通氣,互相制約,在 中,分割了宰相的權力,宰相只負責中書省 所謂 中書主民 另設樞密使 樞密院長官 主管兵權 只...

高中真的是處心積?真的沒有好朋友真心朋友嗎

有些事情看簡單一點,我目前情況和你差不多,後來想想現在在還是先把會考考過吧 高中馬上就結束了,在高中沒有一個玩的特別好的朋友 真心朋友 都只是同學。會不會到了大學以後還是會 10 我認為,要跟同學相處得融洽,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不急不躁,不快不慢,隨遇來安。我們和同學相處,就應該把握一個度。不...

水滸是虛構的嗎?在宋朝時,水泊梁山真的存在嗎

梁山泊又稱梁山濼,最早見於 資治通鑑 後周顯德六年 959 復汴水,浚五丈渠,東過曹 濟 梁山泊,以通青 鄆之漕 可見,那時的梁山泊不過是連通青 鄆漕運的一片水域,並不以汪洋浩瀚著稱。大約在後晉開運和北宋天禧 熙寧年間,黃河先後三次大決口,滔滔的河水傾瀉到汴 曹 單 濮 鄆 澶 齊 徐等州,淹沒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