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興起的原因
1樓:得書文化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初步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出現了商幫,徽商也就是那個時候興起的。那麼,下面就由我告訴大家明清徽商興起的原因吧!
明清徽商興起的原因
明代成化以前,徽商經營的行業,主要是「文房四寶」、漆、扣和茶葉。成化以後,因明王朝改變「開中法」,把商人輸糧邊區,換取食鹽,在一定區域販賣的 方法 ,改為商人在產鹽地區納糧給鹽,聽其販賣。這樣一來,重要產鹽地區一一兩淮、兩浙,成為鹽商集聚中心,徽商占人地之利,逐漸以發展鹽業經營而雄飛商界。
徽商產生條件
1、古徽州處「吳頭楚尾」,屬邊緣地帶,山高林密,地形多變,開發較晚。漢代前人口不多,而晉末、宋末、唐末及中國歷史上三次移民潮,給皖南徽州送來了大量人口,人口眾多,山多地少,怎麼辦?出外經商是一條出路。
2、豐富資源促進了商業發展。徽商最早經營的是山貨和外地糧食。如利用豐富的木材資源用於建築、做墨、油漆、桐油、造紙,這些是外運的大宗商品,茶葉有祁門紅、婺源綠名品。
外出經商主要是經營鹽、棉(布)、糧食等。
3、徽 文化 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來指導經商。
4、明清是我國商品經濟較發展的時期,明清已有資本主義萌芽,這是徽商鼎盛之時。
徽商發展時期的特點
1、遍佈全國,與晉商齊名,到處有徽商足跡。
2、經營品種廣泛,鹽、棉(布)、糧食、典當、文具筆墨(文房四寶)。
3、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小本經營、由小到大。
4、資本雄厚。如休寧人任福光在江淮從事販鹽,擁有船等4艘,所銷之鹽佔淮鹽的1/2以上。
清乾隆末年,關稅盈餘每年85萬兩銀子,而出口商品中徽商的茶葉為第一位。
揚州從事鹽業的徽商擁有資本四千萬兩銀子,而當時清 朝的國庫存銀僅7000萬兩。
5、經營之道。信守的經營理念是「講道義、重誠信」「誠信為本、以義取利」,在市場上取得良好信譽。
6、獲利致富後回報家鄉,興辦社會公益事業、慈善事業。1805年黃河淮河大水,揚州徽商捐大公尺6萬石,200萬兩銀子。
徽商是怎麼沒落的
2樓:網友
隨著清末,國家時局,徽商隨之沒落,一蹶不振。帝國主義的入侵,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伴隨著徽商的衰弱。徽商因儒而持久不衰,重儒重教,但是衰落也是困於傳統儒學,國破時,難以繼續前行,最終淹沒在近代史中。
徽商興盛於明中葉以後,歷時四百多年,清末民初,漸趨衰落,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徽商大宅院。
一、清道光十一年,兩江總督陶澍,革除淮鹽積弊,實行「票法」幾年之間,不僅使過去虧欠商人的數千萬兩鹽課得以銷除,反增加收入以千萬計,鹽商利益受到重大打擊。所以,陶澍初議革除鹽弊時,鹽商蠹吏都大肆反對。世以鹽業起家的身為三朝乾隆、嘉慶、道光宰相的歙縣人曹振鏞雖然不好出面反對,也因鹽政改為實行票法,徽商遭受損失,酸留溜地說,鹽政改革「焉有餓死之宰相家」。
儘管曹振鏞這樣說,但鹽政的改革對徽商的打擊還是極其重大的。
二、清咸豐三年,戶部佔侍郎兼管錢法堂的歙縣人王茂蔭,認為要想鈔法行得通,必須依靠商人,要給商人以運轉的方便,也要給商人以尤惠的利益。他的這個建議,不但沒有被弈許採用,反以為受苟人指使,嚴加斥責。這樣對經營錢業的徽商打擊也很大。
三、清康乾時,對典商查禁重利,後又加增典稅,左宗棠更增質鋪歲月,而典商幾敗。咸豐四年起實行「厘金」,稅卡林立。向以長途販運為能的徽商,賺錢也不像過去那樣容易了。
四、鴉片戰爭以後,資本主義國家的舶來品,傾銷於我國各地,徽商經營的手工業品,敵不過外商用機器生產的商品,就是「只此一家」的徽墨,也受到舶來品鋼筆、墨水的衝擊。同時,隨著洋商的出現,國內買辦階級勾結官紳,也成了徽商的勁敵。
五、咸豐同治年間,徽州戰亂延綿年之久,開始是團練的輸捐搜刮,後是曾國藩督師祁門又縱兵大掠,使全郡窖藏一空,加之太平軍與清軍攻防爭奪,激戰不斷,殘酷地焚、燒、殺、擄,屍首遍野,廬舍為墟,十村九毀,徽州慘遭自古以來罕見的災難,使得徽商在人力、財力、物力上受到嚴重的摧殘。加之,泥古於封建生產經營方式的徽商,在與新興的閩、粵、江、浙商幫的競爭中,逐漸為其壓倒。總之,徽商是封建社會經濟的產物,歷史雖然很長,但由於沒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時期,就決定它的不可避免的衰退命運。
徽商誕生的原因
3樓:閩南流浪漢
他們從事商業的原因及背景是:
第。一、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可耕種的土地較少。
第二,附近木材及石料等供給受到山地的惠賜,故從很早開始,木材、紙、筆、硯、墨、瓷器等都成了重要的土特產品。
第。三、這些特殊產品的販運,固然帶來了富裕,但土地的減少(就人均而言)和苛稅的增加,終使經商的人增多。又隨著江南三角洲經濟的不斷發展,新安江等地的交通更加方便。
這樣,到了明、清的後半期,形成了70%的人口從事商業的盛況。到了明代萬曆年間,徽州商人與其他地域的商人尚沒有多大差別。至於明末,則已凌駕于山西商人之上了。
徽商之盛,與成化、弘治間食鹽販賣的國策有關,也已明中期以後江南三角洲手工業生產之擴大和商品流通之擴大為重要條件。當時,在江蘇、浙江、安徽等地,二十個商人中就有十九各是徽商。不過,明末徽商之盛,與其說是質量上的提高,到不如說是數量上的增多。
其次,再說說徽商經營的若干門類。他們的經營,在鹽商之外,還有很多分支,如棉布、絹、糧食、茶、木材等。營業的科目分得很細,各按專業進行;又運輸與購買分離:
由此形成了各行各業的從事者。他們善於以大資本處理大範圍的業務,善於創辦乙個企業而兼任多種經營的內容。坐而為賈的(即開店鋪的)漸漸少了起來,貨物買進往往要通過當地衙門。
到了清代,承包布業的包頭常也是商客,而某些商客也兼為包頭。這也是很自然的。
他們的商業經營往往在種種不測的因素中遠行,風險與利益均等。而當平等地改變生產與流通系統而能獲得利益時,也就取消冒險的可能,樂於採取其他形式的經營方法。他們的產業資本的輸出,一般都選擇風險小而獲利大途徑。
明清漕運衰落的主要原因,秦朝歷史上漕運衰落的原因
漕運是通了鐵路後衰落的,清末才開始衰落。秦朝歷史上漕運衰落的原因 一 秦朝的政治 經濟中心主要在北方 黃河流域的邯鄲 大梁等地距離秦咸陽較近,且沒有較大的河流連線,路上運輸是主要的運輸方式,所以漕運在當時不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二 和平環境的到來,軍隊後勤運輸較少,也是漕運衰落的原因。秦統一全國之後,開...
清末壽山將軍是袁崇煥的後代嗎
正史記載袁崇煥沒有後人。壽山的殉難地在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境內,距離泰康鎮二十多公里,距離齊齊哈爾他的將軍府邸有一百多公里。而且黑龍江省歷史鄉土教材上描述壽山是滿族人。抗擊沙俄侵略,退敗途中被部下叛將所害。很多年前我還去過他的殉難地。叫龍虎泡,現改叫龍虎湖,當地人稱將軍墳。非常荒涼,無墓,有...
現在我們學校設定的課程,哪些是清末新式學堂課程中有的
清末新式學堂分為 初等 中等 高等,中間注意銜接了,目標 讓學生升學 做官 做實業。但是仍然是以經學為主。但是為了實業,其中還有 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歷史等,還有講經 讀經 科舉遺留的 以下哪一項不屬於晚清時期設立的新式學堂 清末最早的洋務學堂是什麼 學校的歷史是什麼 古代私塾都教什麼課程 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