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地數媒
雙孔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鯉形目,雙孔魚科,雙孔魚屬。雙孔魚一般個體體長為100~150公釐。身體近圓筒形,頭側具有2對鰓孔,在主鰓孔上角具一入水孔,通入鰓腔。
鰓耙細小,排列緊密。側線鱗40~41。背鰭起點在胸、腹鰭起點的正中點;偶鰭與臀鰭均小;尾鰭叉形。
體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略扁,背部和體側各具8~9個黑斑,有時成2行。尾鰭具點狀條紋,其餘各鰭灰色。頭背扁平,眼間隔寬大。
吻部有凹陷,並有瘤狀突起。沒有口角須。上下唇連合形成乙個碗狀的吸盤,其上密佈環狀排列的乳狀突,使整個口部成為強有力的吸著器。
正常鰓孔的上方還具一小鰓孔,故名之。雙孔魚是雲南特有種,僅見於瀾滄江下游的勐海、勐臘。
雙孔魚喜歡棲伏于山區河溪底質多石的河流中,多棲息於急流處,是一種高度適應於急流環境的魚類。它的兩個鰓孔具有獨特的呼吸功能,呼吸時水經上鰓孔進入口腔,使口更專業化而不影響其吸附功能。用口吸附在石塊或其他物體的表面,水流從入水孔進入,進行氣體交流,而後由鰓孔排出,以代替口的開合。
可憑其強有力的口器吸附在水壩的護坡上,因此又有「爬牆魚」之稱。每分鐘呼吸230~240次,遠較其他魚類為多。以著生藻類、植物碎屑等為食。
6~7月河水猛漲時在溪流中產卵。
2樓:白鳥之湖
就是觀賞魚市場裡那種青苔鼠,黃化個體商品名金苔鼠。
雙孔魚的介紹
3樓:袁樂
雙孔魚是雲南特有種,僅見於瀾滄江下游的勐海、嫌正勐做者瞎臘。純空 雙孔魚的口部形成吸盤狀,藉以吸附在石塊等表面,鏟食石塊表面的藻類。作為觀賞魚飼養在水族箱中,能鏟食玻璃表面及箱底的苔蘚、藻類等,使水體清澄、玻璃明亮,故稱其為「清道夫」或「食藻魚」。
雙孔魚外形有什麼特點?
4樓:捶還本付息迸
除夜有懷(崔塗)孤雁(崔塗)a
雙孔魚的生活習性
5樓:手機使用者
雙孔魚的口乎灶部形成吸盤狀,藉以吸附在石塊等表面,鏟食石塊表面的藻類。作為觀賞魚飼養在水族箱中,能鏟食玻璃表面及箱底的苔蘚、藻類等,使水體清澄、玻璃明亮,故稱其為「清道夫」或「食液桐藻魚」。
喜歡棲伏于山區河溪底質多石的河流中,多棲息於急流處,能在靜水中生活,是 一種高度適應於急流環境的魚類。它的兩個鰓孔具有獨特的呼吸功能,呼吸時水經上 鰓孔進入口腔,歲埋扮使口更專業化而不影響其吸附功能。用口吸附在石塊或其它物體的表面,水流從入水孔進入,進行氣體交流,而後由鰓孔排出,以代替口的開合。
可憑其強有力的口器吸附在水壩 的護坡上,因此又有「爬牆魚」之稱。 每分鐘呼吸230-240次,遠較其它魚類為多。以著生藻類、植物碎屑等為食。
6-7月河水猛漲時在溪流中產卵。
魚嘴上的兩個孔是什麼
6樓:柿子紅了
魚嘴上面的兩個孔為魚的鼻孔。
魚的鼻孔簡介:
1、魚鼻孔內有微小的囊,魚使用它來嗅附近水流的氣味。例如,鯊魚使用嗅覺來找尋它們的獵物的所在位置。
2、魚頭兩側大多各有兩個鼻孔,有嗅覺細胞,魚的鼻孔和呼吸無關,只管嗅覺。水從前面的鼻孔吸進去,從後面的鼻孔排出來,如此一來,魚便可以嗅到水裡的氣味了。
3、硬骨魚的鼻孔不與口腔相通,所以和呼吸無關。
4、魚類呼吸是利用口吸入水後。再由鰓排出。而魚類鼻孔中的嗅囊可感覺食物的氣味,及其他魚。
雙孔魚的分佈範圍
7樓:手機使用者
雙孔魚原產於湄公河流域,已作為觀喊胡賞魚飼養凱好而遍佈世界盯滲鉛各地。
七孔魚有見過這種魚的嗎,當地人叫七孔魚
不能算是正真意義上的 魚類 學名 七鰓鰻科 petromyzontidae 七鰓鰻屬 lethenteron 無頜類脊椎魚形動物 下圖為 七鰓鰻 lampetra japonicum 俗稱 八目鰻 七星子 被發現的七鰓鰻化石,有3.6億年曆史,在恐龍出現之前。所以七鰓鰻被稱為 活化石 對於研究生物進...
雙孔插座上面插連著三孔插座的插頭 那個三孔插座不就不能接地了麼 這樣安全嗎
一般三孔插座也沒有接地的,除非採用三根線接入插座,也就是有一根pe線,但是一般情況下插座都是兩根線,一根火線,一根n線。電氣設計規範上要求的實際實施起來一般沒有得到執行。所以一般情況下不管你接三孔插座還是二孔插座,你都沒有pe線的保護。首先你要明確這根地線的作用,電器接地主要是防止電器漏電而不傷人,...
一道雙色魚絲的做法?熘雙色魚絲怎麼做?
材料 胡蘿蔔 萵筍 鮮魚肉 蔥薑蒜 料酒 蛋清 鹽 胡椒粉 澱粉 花生油各適量。做法 胡蘿蔔去皮 萵筍去皮,同切成二粗絲 鮮魚肉 蔥薑蒜均切絲。 魚絲放碗內,加蛋清 鹽 澱粉 胡椒粉上漿。 鍋內注油燒至三成熱,下入魚絲滑熟。 鍋留油少許,下蔥薑蒜絲炒香,烹料酒,再下胡蘿蔔絲 萵筍絲炒熟,加鹽 清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