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舉中,一人兼解元 會元 狀元「連中三元」的都有誰?

2025-02-06 03:30:20 字數 4308 閱讀 3261

1樓:業餘歷史迷

中國歷史上「連中三元」的人有唐宋時期的崔元翰、武翊黃、王曾、王巖叟,金元時期的孟宗獻、王宗哲,明清時期的黃觀、商輅、錢棨等人。

所謂「連中三元」,其實也叫做「三元及第」。古時候的科舉考試。

共分為三關,第一關為鄉試,第二關為會試。

第三關為殿試。

其中鄉試由各地州府舉辦,舉辦時間多為秋季,故而也稱「秋闈」。在這一關取得第一名的人稱之為「解元。

包括解元在內的合格考生會在第二年春天前往京城參加第二關考試,即會試,也稱「春闈」。在這一環節拔得頭籌的考生稱為「會元」。

之後會元與其餘合格考生還需參加殿試,而在殿試這一關獲得第一名的考生便就是「狀元」。如果有一人在鄉試、會試以及殿試這三關中都取得第一名的話,那便就是「連中三元」。<

因為「連中三元」並非易事,所以歷史上曾獲此殊榮的人並不算多。因為殿試這一環節是從唐朝時期才開始的,所以「連中三元」的人也是自這一時期才開始出現的。據史籍記載,唐朝的崔元翰是最早創下「連中三元」壯舉的人。

而除了崔元翰之外,唐朝時期「連中三元」的人還有張又新與武翊黃。其中武翊黃是武元衡。

的兒子,他在三元及第之後還曾一度被稱為「武三頭」,意為在三場考試之中獨佔鰲頭。<>

進入宋朝統治之後,因為這一王朝施行「以文治國」的政策,所以這一時期亦是出現了好幾位「連中三元」的人。這些人分別是孫何、王曾、宋庠、楊置、馮京、王巖叟六人。金元時期也有人曾連中三元過,分別是金朝。

的孟宗獻、元朝的王宗哲。等到了明朝,黃觀、李騏以及商輅三人曾先後三元及第。其中在洪武年間連中三元的黃觀後來被朱棣除名,而商輅則是在鄉試取得第一之後相隔十年才取得會試以及殿試的第一,所以也稱「獨中三元」。

清朝時期,錢棨於乾隆年間連中三元,為清朝乙個獲此殊榮的人。而後,陳繼昌於嘉慶年間連中三元,為中國最後一位連中三元的人。而除了文科領域的連中三元之外,武舉考試同樣也有過連中三元的人。

這些人分別是尹風、王名世、王玉壁以及顧麟。

2樓:大超說教育

我國歷史上連中三元的都有黃觀、商輅、錢棨、陳繼昌、崔元翰。

3樓:是顧言吖

魯尚,崔元翰,李騏,武翊黃,商輅,張又新,孫何,陳繼昌,王曾,孟宋獻,宋庠,楊寊,陳沆,馮京,王巖叟,王棠,孟宋獻。

4樓:山西巨集盛星辰

這個人是魯尚,他是明朝那個大學士,他在考試中獲得瞭解元,然後獲得了會元,最後參加了朝鮮的考試,被稱為是狀元。

科舉中,會出現一人兼解元、會元、狀元的"連中三元",其分別是在什麼考試中取得的?

5樓:乾萊資訊諮詢

科舉中,會出現一人兼解元、會元、狀元的"連中三元",這三元分別是如下考試的第一名。

解元是鄉源野試的第一名,會元是會試的第一名,狀元是殿試的第一名。

科舉考試中有誰是連中三元的

6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歷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確切人數應是18位:

1、崔元翰,博陵安平人,是中國第乙個「連中三元」的人;

2、武翊黃,府選為解頭,及第為狀頭,時號武氏三頭;

3、張又新,深州陸澤人,元和九年狀元及第;

4、孫何,宋太宗淳化三年壬辰科狀元;

5、王曾,宋真宗鹹平五年壬寅科狀元;

6、宋庠,宋仁宗天聖二年甲子科狀元;

7、楊寊,宋仁宗慶曆二年壬午科狀元;

8、馮京,宋仁宗皇佑元年己丑科狀元;

9、王巖。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的「連中三元」是指( )。

7樓:可耐屁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的「連中三元」是指:解元、狀元、會元。

科舉從開創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二百餘年。科舉制度的主要考試都是定期的舉行的察寬。

唐朝科舉與宋初科舉每年舉行一次,宋太宗時期改為每一年或二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為敗衫亮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科舉考試通常分為地方上的鄉試、**的省試與殿試。

鄉試第一名為「解元」,**省試為「省元」,殿試第一名為「狀元」。唐朝科舉考試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數學)等多種科目,考試內容有時務策、帖經、雜文等。宋朝科舉考試有進士、明經科目,考試內容有帖經、墨義和詩賦,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

明清科舉改為考八股文。

積極影響:

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所可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它擴充套件了封建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階級。特別是唐宋時期,科舉制度正當發展成熟之初,顯示出生氣勃勃的進步性,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乙個**時代。

從總體上來說,史學界對於唐代的科舉制度基本上持肯定的態度,認塌段為它為唐統治者招攬了人才,為社會下層民眾提供了新的上公升通道,動搖了門閥制度,擴大了統治基礎,推動了文化的發展。與封建社會其他所有選舉制度相比 , 科舉制度有其進步性和合理性。

它造成了社會流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舉的一整套嚴密的考試程式和制度,更被譽為是中華民族的傑出創造。科舉制使應考之人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這對於調動人的積極因素,廣泛蒐羅人才,有著無可辯駁的優點。

科舉中,會出現一人兼解元、會元、狀元的"連中三元",其分別是在什麼考試中取得的?

8樓:solely時瀲

鄉試之首為解元,會試之首為會元,殿試之首為狀元。

9樓:yuyu馨

古代科場的最高榮譽是「獨佔三元」,即乙個人得了三個第一名:鄉試第一解元,會試第一會元,殿試第一狀元。

歷史上其中有一位清初的王玉不止是三元,而是獨佔「四元」。他本來是明朝崇禎十二年(1639)浙江武鄉試的解元。入清以後,又參加新王朝的武舉,獲順治八年(1651武鄉試解元,接著順治九年武會試會元,殿試又得狀元,是名符其實的「連捷三元」。

王玉體貌偉岸,武力絕倫,甚得順治賞識,曾任天津鎮總兵等職。

10樓:一萬次發問

在古代,鄉試(省級)第一名叫做「解元」 戶部組織的考試中第一名被稱為「會元」 最後,在皇帝的大殿上舉行的殿試中一舉奪魁者為狀元。而身兼解元,會元,狀元為一身者就被人們稱為「連中三元」。要想達到這一高度至少要具備以下三點。

第一:文采好,這個不用多說。;第二,長得帥。

這個沒有具體標準,要看皇上喜歡什麼樣的,因為最後殿試的唯一決策者是皇帝,他覺得誰帥誰就帥。畢竟誰都喜歡看著順眼的。第三,腦子機靈。

面對著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天之驕子,正常人難免緊張,興奮,激動,結果說不出來話。這樣一來你就是滿腹經綸也白搭。 附:

自隋朝開始科舉以後,獲得這一最高榮耀的只有十四人,分別是唐兩人,宋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兩人,清兩人。其中明洪武年間,有一位叫黃觀的天才經過自己的努力連中三元。後在靖難之役中因忠於建文帝、不願歸順朱棣而被朱棣從登科錄上劃去。

故有的史書記載明朝只有一位連中三元者。

11樓:露麗晶

分別是鄉試,會試,殿試。

12樓:網友

解元是府考(等於現在的市級考試)中的第一名;會元是國家級的第一名,也就是進士的第一名,進士的前十名要上京殿,由皇帝親自面試,狀元是由皇帝欽點的第一名狀元。

13樓:匿名使用者

實在想的可以試試 k a η 3 p • c η也還行吧;

我曾在筆記本上寫過一百遍他的名字。

註定愛上你就要傷自己!這份愛該不該放手呢?

長相思,曉月寒,晚風寒,情人佳節獨往還。

一下掉在我智慧的大腦中,我相思的口中。

人生有你,陽光燦爛;人生有你,四季溫暖。

改變再痛苦,也不會比分手痛苦啊。

科舉中,會出現一人兼解元,會元,狀元的"連中三元",其分別是在什麼

14樓:匿名使用者

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連中三元」。

歷史上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的牛人都有誰?

1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中,有13人能夠連中三元,他們分別是他們是:

唐朝的張又新 、崔元翰;

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寘、王若叟、馮京;

金朝的孟宋獻;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商輅;

清朝的錢檠和陳繼昌。

兩人早戀其中一人被發現另一人怎麼辦

哈哈,看來遇上知己了,其實我可以坦白的告訴你,我想我們的年齡應該很相仿,都處在青春期,早戀這種事情很常見,而且我告訴你,我每一段早戀的戀情都會告訴我媽的,因為他對我很放心,因為我知道是與非對與錯,我比一般孩子成熟的早,早戀不過就是玩玩罷了,雙方心態未成熟,難道這個年齡是以結婚為前提戀愛的?如果你是個...

兩人打架,其中一人把另一人肺捅破了,屬於輕傷還是重傷呢?對方構成犯罪了嗎

你好常理而言,肺被捅破造成血氣胸的,可能是重傷 這是專業問題,以法醫鑑定為準,也可以諮詢當地的司法鑑定所。如果屬於輕傷,法定刑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是重傷,法定刑是3 10年有期徒刑 具體刑期,還需根據有無前科 認罪態度 賠償情況綜合確定。具體賠償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鑑於以當地統計資料為計算標準,結...

二人共同盜竊,其中一人不認罪,是否區分主從

你好!答 一人不認罪就無法給兩個人定罪。審理時間就會拖長。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六條 組織 領導犯罪版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權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對組織 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對於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