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地數媒
1906年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哲學,並在十年後獲博士學位。1915年放棄哲學研究,轉向詩歌創作和文學批評。1948年因詩歌《四個四重奏》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主要詩作包括《普魯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位夫人的寫照》(1915)、《小老頭》(1919)、《荒原》(1922)、《空心人》(1925)、《灰星期三》(1930)、《四個四重奏》(1935~1941)。最著名的詩劇是《大教堂**案》(1935)。最有影響的文學評論有《傳統與個人才能》(1917)、《批評的功能》(1923)、《詩歌的用途和批評的用途》(1933)。
2樓:匿名使用者
托馬斯·斯蒂爾·艾略特(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是一位英國詩人、戲劇家和評論家,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人物之一。他是現代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的特色包括象徵主義和意識流等創作手法,多數作品同樣關注人類靈魂深處的焦慮與困惑。艾略特的代表作品包括長詩《荒原》(the waste land)和《四個四重奏》(four quartets),以及戲劇《公爵與大革命》(the duke of york's theatre)。
他還曾擔任文學雜誌《criterion》的和倫敦皇家文學學會的主席。1948年,他因為對現代詩歌和現代文學的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詩集介紹,人物資料簡介
3樓:八卦達人
詩人小傳·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現代英美詩歌中極有影響的一位詩人。生於美國聖路易城。十八歲後進入哈佛大學,旋即開始詩歌創作。
畢業後,又在哈佛大學專攻哲學。學校通過了他的學位**,艾略特卻不願接受學位,原因是他認為那篇**「實在無法卒讀」。1914年艾略特去德國訪問,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是在下前春散半年轉赴英國,在牛津大學慧氏繼續攻讀哲學,從此在英國定居下來。
1917年出版了詩集《普魯弗洛克及其他觀感》,隨後繼續探索創作之路,並受到龐德的扶持。1922年,他的《荒原》問世,名聲頓時大振。1927年,他放棄美國國籍,成了英國公民。
1923—1939任《基準》雜誌。艾略特一生創作甚豐,除了《荒原》,他的主要詩集還有《灰色的森或星期三》(1930)、《四個四重奏》(1943)等。1948年獲英王勳章和諾貝爾文學獎。
艾略特是乙個狂熱的宗教信徒;在文學上,他是個古典主義者;在政治上,他是個保皇派。因此,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勸人皈依天主、順從天主的意志的。艾略特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之後西方後期象徵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在創作上採用象徵手法,並且喜歡用典。
他的創作除了詩歌之外,還有劇本《大教堂**案》(1935》、《家人團聚》(1939)、《雞尾酒會》(1950)以及文論《神木集》(1933)、《訪蘭貝思教堂的隨想》(1931)、《詩與批評的作用》(1933)、《古今**選》等。
托馬斯·艾略特主要有哪些詩作?
4樓:中地數媒
托馬斯·艾略特主要詩作包括《普魯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位夫人的寫照》(1915)、《小老頭》(1919)、《荒原》(1922)、《空心人》(1925)、《灰星期三》(1930)、《四個四重奏》(1935~1941)。最著名的詩劇是《大教堂**案》(1935)。最有影響的文學評論有《傳統與個人才能》(1917)、《批評的功能》(1923)、《詩歌的用途和批評的用途》(1933)。
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的人物思想
5樓:網友
t·s·艾略特曾經將自己概括為「文學上的古典主義者、政治上的保皇派、宗教上的英國國教高教會派」,這三個標籤簡明易懂,並不需要詳細說明,因為它們都指向保守主義。他的保守主義實際上又根源於他思想深處相當嚴格的「確定論」,以及個性上過於誠實的自我意識,他不會輕易地接受混沌、朦朧和不可知的事物。從這方面說,保守主義代表著他與崇尚自由的現代價值體系保持的距離,乙個不亢不卑的距離。
他的批評在一種謙遜的外表下包裹著不容反駁的結論,非常地言之有物、條理分明和實用有效。任何讀者通過他的批評都能學會理解一首詩或一篇散文——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詩或不喜歡的散文。他的批評很少摻入個人感情,他為詩人分類用的是「大和小」,而不是喜歡和厭惡。
他在批評上的功績就在於建立起一種非常客觀和可靠的鑑別標準,使現代批評邁上能夠對一切進行量化的軌道。
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的寫作特點
6樓:血色薔薇
艾略特在他的早期創作中善於把自己藏匿在詩句背後,不斷變換面具和語氣。詩中的「我」大都是戲劇人物,不是直抒胸臆的作者本人。但是總的看來他偏愛一種萎靡不振、無可奈何同時又不失幽默的聲音。
這一特點確實使一般讀者難以理解艾略特的早期詩歌。艾略特的詩作往往沒有通盤謀劃好的思想脈絡,他數次開玩笑地引用拜倫《唐璜》中的詩行為自己辯解:「我當然不敢號稱我十分懂得/當我想露一手時自己的用意。
在**《玄學派詩人》裡他還表達了這樣的高見:當代詩人的作品肯定是費解的,我們文化體系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必然會對詩人的敏感性產生作用,「詩人必須變得愈來愈無所不包,愈來愈隱晦,愈來愈間接,以便迫使語言就範,必要時甚至打亂語言的正常秩序來表達意義」。
艾略特認為,在詩歌創作中有種「想象的秩序」和「想象的邏輯」,它們不同於常人熟悉的秩序和邏輯,因為詩人省略了起連線作用的環節;讀者應該聽任詩中的意象自行進入他那處於敏感狀態的記憶之中,不必考察那些意象用得是否得當,最終自然會收到很好的鑑賞效果。表現這種「想象的秩序」和「想象的邏輯」最為充分的大概就是奠定艾略特現代派主將地位的《荒原》。
艾略特的登峰造極之作是作於1935年至1942年之間的《四個四重奏》,它們分別是《燒燬的諾頓》、《東科克爾村》、《乾燥的塞爾維吉斯》和《小吉丁》。《四個四重奏》是**永恆和時間的哲理詩,但是詩人並不使用純粹抽象的概念,他帶領讀者在具體的歷史中探索永恆與時間的辯證關係。《四個四重奏》的用語普通正規而又十分精確。
對語言異常敏感的艾略特常會詞不達意,他在《東科克爾村》裡把寫詩比為「與詞語和意義的難以忍受的扭鬥」。艾略特對自己的信仰和創作始終不敢心安理得,他擔心語言會因使用不當而退化,這必然會影響到我們思想感情的品質。
《托馬斯小火車》有哪些著名故事,托馬斯裡都有哪些小火車
一 特別的火來車 二 拯救許願樹 三 故事哲理體現?托馬斯裡都有哪些小火車 托馬斯培西 高登亨利 詹姆士艾德華 託比艾蜜莉 唐諾道格拉斯 奧利佛 oliver t 11號 簡介 托馬斯 的原型最早出現在英國牧師瑞福 奧德瑞在1945年創作的 鐵路系列 故事中,這個擬人化的藍色蒸汽小火車和他一群個性迥...
托馬斯證明上帝的步驟,托馬斯證明上帝的五個步驟
上帝存在是經院哲學理論關注的中心,同時亦是托馬斯神學哲學體系的基石。關於上帝存在,托馬斯一方面認為上帝的存在與本質是絕對同一的,上帝的本質就已經包含了存在,所以上帝自身的存在是無需證明的。但另一方面托馬斯又承認上帝存在對人類的理智來說並不是直接自明的真理,因而需要對此加以證明。具體到證明方法,托馬斯...
小托馬斯首秀,為何痊癒復出的球員仍被控制上場時間?
虎撲月日訊 據雅虎體育記者shams charania報道,訊息人士透露,將在今天迎來賽季首秀的騎士後衛以賽亞 托馬斯的上場時間限制初步確定為 分鐘。隨著他復出的程序,將會重新決定他今天和以後的上場時間限制。根據此前的報道,小托馬斯將以替補身份上場,他將不會出戰月日騎士客場對凱爾特人的比賽。小托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