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2025-02-26 21:15:14 字數 2130 閱讀 7374

1樓:網友

方法是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練習法等,基本策略不知道。

教學策略與方法

2樓:富貴

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採用的方法、方式、**的總和。

教學方法是指師生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而採用的教學措施和教學手段,是教師和學生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絡。

一、講授法:教師口頭語言、系統地傳授知識。表現為講述(人文)、講解(自然學科)、講讀(文科)、講演(課題)。

要求: 1、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啟發性、趣味性。

2、講究講授的策略與方式。

3、講究語言藝術。

4、恰當運用板書。

5、輔之以其他教學手段和方法,使之與教授相互補充,克服講授法的弱點。

二、談話法(小學適用):也叫問答法,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包括複習談話、啟發談話。(代表人物:蘇格拉底)

要求:1. 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

2. 要善問。

3. 要善於啟發誘導。

4. 要做好歸納、小結。

三、 討論法(中學適用): 生生之間,**、辨明是非真偽。

要求 :1. 提前做好準備,問題要有吸引力。

2. 善於在討論中對學生啟發誘導。

3. 做好討論小結。

四、讀書指導法:培養自學能力。

2. 指導學生善於閱讀參考書。

3. 指導學生寫好各種形式的讀書筆記。

五、演示法:教師展示事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實驗或採取現代化試聽手段。

要求:1. 做好演示前的準備。

2. 使學生明確要求。

3. 感知演示物件,並能進行綜合分析。

六、參觀法:組織學生到校外一定場所進行直接觀察、訪問。

形式:準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

七、練習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

按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

按掌握的程序分: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

要求:1. 明確的目的與具體的要求。

4. 有恰當的分量與適當的難度。

5. 有正確的態度與良好的習慣。

6. 有及時的檢查與認真的總結。

八、實驗法:學生利用一定的儀器裝置,通過條件控制引起實驗物件的某些變化。

要求:1. 明確目的,制定實驗計劃。

2. 重視語言指導和教師示範。

3. 學生獨立操作,及時檢查結果。

九、實習法:又叫實習作業法。

校內外、實際操作能力。

比如:數學課測量練習、生物課植物栽培。

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區別和聯絡

3樓:為正義而奮鬥者

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區別和聯絡是: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概念有所不同。教學方法更加具體、操作性更強,且是為教育者熟知的一些教與學的方式,任一種可取的教學方法都可從中體現出某些教學原則的滲透。

教學策略是在教學規律的指導下,教師根據特定的教育、教學情境對教學原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變通使用,它的穩定性相對來說不足,而更具有靈活性。正因為教學策略在具體使用時「靈活多變」,教師在運用它時就更需要一種技巧。

教學策略就是教學方法.對嗎

4樓:生活達人小羅

不對,教學方法是師生互動的方式和措施,最為具體,最有可操作性,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學策略的具體化,但是教學方法是在教學原則的指導下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因此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其形成和運用受到教學策略的影響。

教學策略比教學方法的含義更寬廣,層次也更高。教學策略不僅表現為教學的程式,而且包含對教學過程的元認知自我監控和自我調整,在外延上大於教學方法。

5樓:觀培智

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育體制和要求,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工作作風,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

6樓:秒懂百科精選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 教學策略。

簡述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藝術的型別,課堂教學藝術的種類有哪些

小學科bai學課程 是一門以培養du 學生科學 zhi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dao段的核心課內程,在小學課程設定容中與其他主要學科一樣,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學素質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質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科學素質一般包括 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運用基本的科學知識...

課堂要素的基本構成,課堂教學的組成要素包括

學校教學系統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包括 等四個方面。a.教師 學生 教材 教學 b.教師 學生 教室 教學內容。c.教務部門 教學部門 學生 教材。d.校長 教師 教室 學生。五要素課堂包括哪些 第一個過程課堂準備,懷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三位目標即一知識與能力,二是過程與方法,三是...

小學課堂教學常用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1 個別教學 個別教學就是教師在同一時間以特定內容面向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辦學規模小 速度慢 效率低,但卻能較好地適應個別差異。2 班級授課 即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進行教學的制度。3 導生制 教師選年...